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做科技评审专家的额外收益 精选

已有 10675 次阅读 2014-3-10 11:1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应用研究, 评审专家, 废水处理, 提标改造

现在一些课题的验收、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审核、清洁生产企业的验收、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等等都需要请专家参加评审会。大部分项目的评审,往往半天就可以完成,正常的专家费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对于绝大部分专家来讲,做评审工作,也不很在乎专家费,专家费的多少,并不影响项目评审结果。有不少专家就明确讲,若只是从赚钱的角度讲,将做专家的时间用来做其它更能赚钱的事,应能赚更多的钱。给专家费的信封,几乎没有看到有专家当场打开数钱的。对于我来讲,我更看重的是做专家的其它收益。

有些人认为:搞科研的人,就应该整天呆在实验室或研究室,钻研学术问题。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除了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很多研究都必须与外界交流来获取灵感。参加国内外的真正的学术会议,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同行们的研究进展,这是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方法,这对基础研究比较重要。而走出象牙塔,到外面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对应用研究来讲,更是一种很好的与外界交流的方式。通过做专家,可以了解实际工业真正行业状况,其真正的技术水平,有什么技术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开发的技术,找到可以应用的市场。

找我做专家的机会是相当多的,我将学校的教学工作设定为最重要的工作,有其它时间时,还是尽量选择参加。因最近太忙了,我推掉了下周二与周三连续二天的四个项目的评审。在做了那么多次的专家中,我觉得额外收获最大的是二年前到广州市最大的纺织印染企业做的一次专家。那次是做清洁生产验收评审,该企业确实做得不错,验收顺利通过。在与企业交流过程中,企业希望寻找更好的废水处理技术,以满足将来国家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的需要。我们手上就有研究开发了十年,希望在企业推广应用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厂里的工程部负责人也有技术背景,很快就了解了我们的工艺原理,并希望与我们合作。这样,我们就联合申请广东省的科技计划项目。虽然我们的申请没有得到省科委的资助,但企业仍要开展这项研究,很快我们做了一套中试系统,每天处理25吨的印染废水,并由企业支付50万元的中试费用。

在中试过程中,我们全力以赴,中试装置不仅要满足工艺的要求,还要求有良好的外观,且要有便于检查考核的参观通道。在中试过程中,大家合作良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中试实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公司原来的董事长,现在的大股东,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对母校的建设很热心,近年来,给学校捐助达数千万元。我们就组织由双方的领导出面,建立了我们学院与企业的产学研基地。

对于印染企业,废水排放的环保新标准即将实施,工厂的提标改造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我们的中试装置的稳定处理结果,再加上近一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决定4万吨的废水深度处理工程,采用我们的专利技术“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由我们提供工艺与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及生产调试的全部工艺技术包。这是我们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到目前为止拿到的废水处理量最大的处理工程,是从每天处理数千吨废水的工程应用,向数万吨处理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是我自认为做得最漂亮的一次专家了。话讲回来,作为搞应用研究为主的研究人员,了解市场需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推广和应用自己开发的技术也是研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时,即使不能推广应用自己开发的新技术,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动态给企业,帮助企业技术升级,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俗话说“机会总是落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若有可能,就让我们都能做“有准备的”专家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774667.html

上一篇:某世界名校的自动拒绝录取清单
下一篇:建立“婴儿安全岛”需要更详细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收藏 IP: 116.56.130.*| 热度|

46 武夷山 李学宽 陈小斌 梁洪泽 陈振国 张士宏 李国亮 陈希章 王春艳 强涛 陈楷翰 唐常杰 水迎波 毕鹏翔 沈小梅 温世正 曹须 徐军 周健 李万峰 张文增 刘智颖 翟远征 曹聪 李健 彭真明 张忆文 赵凤光 陈冬生 张江敏 韦玉程 杨正瓴 陈一良 王永林 翟自洋 赵美娣 戴德昌 杨顺楷 方铮 刘胜强 mpywang zizelantk bridgeneer zhucele PWANGSEIDON muguiy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