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视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ch66

博文

质量是什么,来自哪里?

已有 7328 次阅读 2018-7-14 20:35 |个人分类:物理新视点|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质量是哪里来的?

           晏成和

摘要:元素周期表告诉我们,质子、电子构成了自然万物。那么,物质物理的奥秘必定蕴藏于此“两子”之中,科学探索就应该以此为依据,物质的质量也应该是来源于质子、电子。

质量:量度某单位范围内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感受到重力、感受到物体的重量。

因为物质质量大,受地球引力的数值大,所以常常用重量来表达质量。物质越多、重量越大、质量就越大。这种表达人们习以为常,300年来人们认为只要是物质,就天然的有质量。

上世纪20-70年代,学者不断地用高能粒子加速器把物质粉碎成最小微粒,从中检索出了63种轻、重粒子罗列在案,却发现只有三种粒子(质子、电子、中子)有质量,而绝大多数粒子竟然没有质量,面对这些像幽灵一样的众多粒子,让物理学遇到难题,物质的质量来自哪里?成为了物理学的新问题。物理人指望出现一个希格斯粒子能够整合所有粒子,赋予这些幽灵粒子质量。

这个未能谋面的希格斯粒子寄托了粒子物理学太多的希望。质量来自哪里?物理学还不知道,就希冀希格斯粒子给与这些幽灵粒子质量,实在是希望渺茫。物理学应该反思:质量究竟是来自哪里?物质为什么会有质量?为此只能从这些具有质量的粒子寻找质量来自哪里。

 

在我的探讨中,中子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粒子,而是由一个电子近距离环绕两个质子高速旋转的物质结构。于是排除了中子,那自然界只有两种具有质量的原始粒子-质子、电子。造物主也就是用质子和电子结合,就构成了大自然所有物质及其特性,并且让所有的元素都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就来探究大自然是怎样给质子、电子赋予质量。

周期表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构成,那么世上所有的物质就都具有质量;同时万物的特性(包括结构、力、热、光、电、磁)均发端于质子、电子;物质物理学的根本就必定存在于原子核及核外电子之中;物质的物理机理来自于质子、电子的相互联系和运动;那么,探索质子、电子的特性及其运动、就是研讨物质物理、搜寻物质质量来历的惟一正确的路径。

 

可惜百年来,物理人对质子和电子的探索止步于早年权威结论:认为原子核-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使得电子绕核旋转构成了原子。人们依照自然生物“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认识进行联想,导致质子、电子是异性相吸的论断几乎成为自然公理,于是、探索到此为止。物理研究只能改弦易辙、走进上述粉碎粒子、纠缠量子的缘木求鱼的曲折路。    

早年用“异性相吸”解释质子对电子的吸引来自生物学的联想,情有可原,费解的是之后几十年没人反思其中细节:硬是把质子、电子分别看成赤裸裸的两个“子”,两个“子”没有接触、怎样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忽略了物理的相斥、相吸是什么机理、是怎样执行?忽略了大自然赋予质子、电子各自伴生着的场,忽视质子、电子依靠各自的场与外界联系,这一极其重要的自然存在。

 

百年物理学忽略了相距条件下的相斥、相吸过程中,质子、电子伴生“场”的存在和作用,异性相吸掩盖了真相;抹杀了相斥、相吸的物理机制。

先来看电子,自从人类发现了电子,电子几乎就成了物理学的主角。

现代物理学忽略电子携带电荷、物质电荷不平衡就会产生电压等自然事实,把电子仅仅看成一个粒子。双缝实验后把电子看成是粒子又是波的一个“量子”。研究自然物理却无视自然提供的电子运动伴生的场,就像侦探不依据线索,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初中物理实验,把绝缘起来的金属球导入电子,金属球立刻就形成了静电场、同时产生了电压。这时,电子与电子发生相斥,细节是:1、电子之间没有接触,发生相斥,电荷趋表、趋尖;2、距离越近、外来电荷越多、电压高、斥力强。电子之间没有接触就产生相互排斥,排斥力来自哪里、如何起作用?为什么力与距离呈平方反比关系?

相距且相互发生作用,这之间必定是场——电子自身携带着场!事实说明:大自然在缔造电子时不是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粒子,而是让电子携带电荷、携带着场-与另电子相斥、与外界交流的场。电子之间的相斥,实际上伴生着场的产生作用的表现。

电子携带(伴生)着场是大自然赋予电子的重要的物理特性,该特性使电子之间推开距离。原子内电子分层,按2、8、18均布就是电子的这场特性的使然;同时也能使原子、分子分开距离,当物质蒸发成气体,分子之间推开距离、体积扩大千倍,也是电子场特性的杰作。(将在物质的相变中详述)

 

伟大的自然赋予电子的场不仅仅是相斥,在电子移动时其伴生的场是磁场,古老的奥斯特实验见证了这一现象,于是也就有了自然界的磁性、磁场。由此派生出物质内的一种连接力——电磁力;在电子振动时伴生的磁场脱离场源、形成了辐射的电磁波,于是就形成自然界的波,长波…微波…可见光…等各种频率的电磁波。

电子伴生电磁波,所以电子束当然也伴生着密集的波,于是电子束也就有了衍射、干涉等波的特性,用电子束所做的波、粒二象性实验(双缝实验、汤姆孙实验等等),显示出波的特性,都是因为电子伴生着波。大自然不会制造一堆孤立的粒子、又依照人的意识去偶尔把它变成波。

物理学不能低估自然造物的精巧,电子远远不只是个简单粒子。自然物质的构成及强度、温度、磁性、相变、发光等等物理特性都来源于核外电子有规律的运动。(现代物理把电子仅仅看成一个量子,会丢失多少信息!)

 

再来看看质子,现代教科书中写到:“质子是带正电荷且电量为e的粒子。”因为“异性相吸”,吸引了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我们暂且承认异性电荷相吸,但是,应该如何面对原子核内质子的同性相斥?

核内那么小的地方,带正电荷的质子相距很近、只有核外电子距离万分之一,如何能够相安无事的挤下几十个携带正电荷的质子(银47个、铅82个)、同性相斥的巨大斥力哪里去了?可见质子带正电不是自然真实,是早年错误的猜想、是一种错误的生物学联想。

早年,日本的汤川秀树提出介子理论解释核内巨大的斥力。大自然不会先让质子带上正电荷,在核内产生很大的斥力,再去搞一些神奇的介子在其中调和,巨大的斥力怎么调和?介子是一个臆想的胡说,其作用就是去掩盖前面的胡说-质子携带正电荷。

 

事实上质子根本没有携带电荷,质子对电子不是异性相吸,而是自然之神赋予质子专门的质子场。

质子携带的场也是多功能:1、定量地吸引电子、平衡电子的场,导致电子运转。2、对所有的场粒子(电子、质子)都有吸引力。 3、没有边界,只能有聚合功能、因而质子的引力场不能屏蔽只能叠加。4、质子对电子的引力随着温度发生变化,因此核外电子的速率随着温度发生变化。

大自然让质子的场与电子所伴生的场精确对应,并且原子核各面都需求有电子的覆盖,所以形成等量的电子绕核旋转构成原子。质子场与电子场电平衡,使得原子不显电性。当物质内多出了电子,多的电子在原子周围没有归宿,造成了复合场的不平衡,物质显负电。当物体缺少了电子,原子相互挪用电子,物质显正电并且产生电压。物质显现正电、负电,同时产生电压,是大自然特地让物质内的电子趋向平衡,是物质的整体行为,不是所谓质子带正电。

 

大自然让电子所伴生的场相斥,导致粒子分散,却让质子的场吸引相聚。自然之神在设计最基本的粒子时就精明的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法则。

质子-电子复合场能够随着温度改变电子运转速率,能够辐射、接受电磁波,因而也造就了物质的各种温度特性(物质的相变、热性能等)。

百年前刚刚发现电子、质子,人们对其性能猜想粗放,提出质子、电子正负电相互吸引是权宜之计,衣钵相传成为金科玉律。今天,我们应该重新研读质子、电子,特别是关注自然赋予质子、电子的场。

A、质子场与电子场:相互作用能够形成质子-电子作用力:定量地吸引电子、平衡电子的场,导致电子运转(即构成原子、分子的主力)。质子定量地吸引电子、构成了原子。质子-电子力没有边界,会相互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构成原子之间的价和结构,构成晶体。

B、质子场与质子场:对所有的场粒子(电子、质子)都有吸引力。所以原子核内不存在同性相斥的斥力,质子场力会无限延伸,形成万有引力。

引力与质量成正比,质子越多、引力越大(引力大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在地球表面这种引力表现为重力(重量),于是物质也就有了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是质子场的引力的宏观表现,引力越大,表明该单位范围内所包含的质子越多。物理学的万有引力公式,引力与m1,m2成正比正是反映了这种客观存在。

 

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认为质量具有很大的能量,赋予了质量更多的故事,这个核能量的故事留着在讨论原子核的时候再讲。

文章开头的60种幽灵粒子没有质量,是因为它们是在高速加速器中的粒子碎片,寿命短、不是完整粒子、不具有伴生场。之间没有场的相互作用、没有作用力,所以就没有质量。有人会说:光子的寿命很长啊!是的,寿命长,但是光仅仅是电磁波,不是粒子、不是光子。

虽然质子场对原子的吸引也包含原子中的电子,由于原子中电子质量太小、且与质子成比例,所以在地球表面用重力来表达物质的多少是正确合理的。

踪上述,质量是什么?质量是哪里来的?——质量是 单位范围内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由于物质的质子场天然存在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物理人就把这种引力(重力)的度量值(重量)来表达物质的多少——质量。

                              2018/7/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1124070.html

上一篇:电磁波靠什么传播?
下一篇:相变之谜
收藏 IP: 117.151.48.*| 热度|

4 史启权 魏焱明 朱晓刚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