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高校学报原本是学校对外宣传科研成果的一个窗口。可是近年来学报面临尴尬的境地。优秀稿源不多,学报提升空间有限。
纵观国内高校学报,有些鸡肋之嫌。不办不行,办又难以为继。为何学报陷入如此困境?
国内高校现行的科研考核制度决定学报稿源质量。本校能力强的教授不会把自己实验室最好的成果在学报发表。原因很简单。SCI更重要!学报文章与SCI文章相比,待遇可谓天壤之别。甚至只算业绩,不算奖金。试想,一个连学校领导都看不上的刊物,怎能吸引优秀稿源?
有人提出,可否发英文稿?但新闻出版署有规定和限制。中文刊物不得发通期英文论文。即便允许,英文编辑的缺乏也难以保证质量。
一些院校学报国际化办刊,将学报交由国际出版公司打理,但这与国内高校学报名称不符。高校学报毕竟不是专业学报。也有人说多拉一些国内大牛,但如果学报的文章都以外校为主,那将失去自我。
高校学报的出路还是在学校内部挖潜。调整激励机制,鼓励本校老师研究生投稿,在评职考核政策方面有所倾斜,适当吸收外校优秀稿源,出一些本校优势学科栏目专辑,这或许才是正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