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从鱼与渔想开来 精选

已有 15802 次阅读 2022-11-15 09: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所走过人生之路,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不断升华的过程。

   教育的理念授人于渔与授人于鱼的含义迥然不同。前者教人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后者只是提供具体的知识。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具体知识,练好基本功。此时需要更多的“鱼”,吸取营养,积累知识,提高素质。而大学阶段,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继承),更多要学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力),以便为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奠定基础。此时需要的不仅是鱼,还要学会捕鱼的基本要领。研究生则需要创造新知识的本领,成为高级人才,学会更多的捕鱼技巧(创新能力)。不同阶段的老师则担负起相应的培养责任(从授鱼者到授渔者角色的转换)。
   多数学生只想得到鱼,既方便又快捷。但这些鱼从何而来,却鲜有人去追究。这是国内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负面效果。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以分数论成败,这样培养出来的“吃鱼者”,只会张口等鱼,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高分低能的弊端显现。让这样的学生去创新,恐怕只会在红烧鱼还是水煮鱼之间折腾吧,绝不可能在发现什么新鱼种方面做文章,更谈不上去南北极探险了。这也许是国内科研原创少,模仿跟踪多的原因,或许也是一些师生逃离科研的借口。因为实在就那么两条鱼,翻来覆去,当初看到鱼时的那种新鲜感很快就会失去。几经折腾,兴趣索然,自然就会逃离。而渔则不同,它会激发你内在的动力,总想获得新鱼的愿望一旦成为你追求的目标,你就会义无反顾,坚持不懈。哪怕是坐在岸边一天不吃饭也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搞科研,还会逃离吗?
   鱼与渔都想得,自然是好学生。而现实是这样的学生太少。只想学渔的则更是凤毛麟角。
   大批的求鱼者造成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缺少个性和创造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求渔者,中国未来的“诺贝尔”梦才会早日实现。    

   作为老师,不仅是授鱼者,更应该是授渔者。海洋是广阔的,你有再多的鱼,也有吃尽的那天。而只有去闯海(带上你的学生),才会体验历经风浪捕鱼的艰辛与满载而归的快乐。
   鱼与渔是不能分离的。鱼取自于渔。渔提供更多的鱼。离开渔没有鱼。多培养些渔者,鱼就会源源不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织网还来得及。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363793.html

上一篇:学习是一种能力,创新是一种灵感
下一篇: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收藏 IP: 119.129.51.*| 热度|

18 褚海亮 刘坤 李陶 许培扬 刘立 李学宽 郑强 郑永军 张士宏 王从彦 彭振华 晏成和 曹俊兴 鲍海飞 周忠浩 程少堂 史晓雷 汪育才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