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奖学金,优秀论文奖等一系列涉及科研成果的评选总是引发争议。其中关键问题出在成果的审查和认定。
为了公平起见,建议对成果审定做如下处理:
1.奖励以三年级学生为主
研究生通常一年级学课程,打基础,读文献,渐入门,练技术,备开题。哪有什么成果?
二年级做实验,攒数据。实验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有时需要反复验证。就算顺利,统计分析写文章也需要时间。没那么快!
三年级对于优秀学生有可能出成果。但仅限于个别案例,一般还不可能出文章。否则研究生学制改两年好了。
2.三年级以下严格审查
若有文章,不能只看作者排序,更要把好验证关。
首先第一作者的真实性。这是诚信问题,原则问题!申请者应公开汇报,接受质询,说明在文章中的实质贡献是什么?最好与其本人开题报告对照(这是最直接证据)。否则与其开题不相干的文章,除了张冠李戴,借花献佛,不是弄虚作假是什么?毕业论文若与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不符就是在鼓励造假!
有人会说,科研是多人做的,文章人人有份。这是一笔良心帐,也是一笔糊涂账!就怕什么也没做,白捡了便宜!若仅仅挂名还好,但据此获利(国家奖学金,高额论文奖)就值得商榷了。这是投机取巧,钻空子!
老师算工分,学生算奖金。科研与功利混为一谈,就变了味。
对成果的认定是导向。实事求是是科研人的品德。若不辨真伪,只以文章论英雄,那么重赏之下的“勇夫”们就会应运而生。
其实谁都不是傻子。一起入学,一样起点,一样努力,一样花时间,可是为什么有人一二年级就发文章拿奖学金,难道真是奇才神童吗?难道其导师真的指导有方吗?
其实评审者和领导们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文章点数及第一作者就可评出获奖者,多么简单啊!单位业绩又多了一项,还省却了验证得罪人。
评奖本意是树立榜样,鼓励先进,激励大家。好的政策在操作中跑偏了,非但失去正面作用,反倒起负面作用。
不能总是让老实人吃亏,投机者占便宜的状况继续下去了!完善审定过程,让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让投机者无处遁形。还学术一个清新的环境。
参与评奖涉及不诚信文章的几种表现
1.挂名作者(沾光)
2.与本人现在工作无关(凑数)
3.别人的工作(窃取)
4.把以前的工作(原单位或读研之前)拿来发表(获利)
5.第一作者名不符实(侵占他人利益)
人情文章,把署名当做交易;无关文章,拿来获利。这些都是不诚信的行为。若助长这种行为,导致踏踏实实做科研的人得不到认可,耐不住寂寞,失去信心。投机者自认“聪明”,不择手段,使造假成为成功的捷径和“榜样”,将破坏学术圈公平规则,教坏了学生,导致学生间师生间矛盾冲突。在利益诱惑面前,能否经得起检验,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道德底线所在。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会毁掉科研和一代人的!
端正学风,从研究生评奖做起。
1/1 | 总计:10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