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dci20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idci2004 就是一个普通人!

博文

一页

已有 4084 次阅读 2010-6-2 09: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是大学时和宿舍的舍友打赌,理工科的学生,总的来说是不不擅长写作的。所以他说小说评论写不了一页,我当然说说写得了,于是又了下面的这些文字,题目就取名为“一页”,不过里面有部分是转自网络的,没标记原创。不是想据为己有,也不是剽窃,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时间长了也搜索不到了,如果能搜索到我就加上参考文献了。到时候标记出来吧。
       
        自小至今(1999年冬天),小说看了无数,武侠小说看的更多,在此把我的所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记得最清楚的第一部小说是《聊斋》,而且是那种比较早的线装本,当时我还不怎么识字,里面的许多故事都是哥哥讲给我听的,唯一记得清楚的自己认识故事名的是《娇娜》,其实是记图画更清楚:一个姑娘被一个凶神恶煞给抓到空中,在飞的样子。后来又看了白话本的《聊斋》。再后来上学了,就陆续看了《飞狐外传》,当时那个版本是后面附有《雪山飞狐》的,只是都看不太懂。就算是到了现在,我看武侠还是特别爱看打斗的场面,一招一式都要看得清楚。当然也看一些其他的小说,像侦破小说《沉默的持剑官》,是以一张扑克牌J为线索的故事,还有《五粒蝴蝶扣》,就是以这五粒蝴蝶扣为线索展开的。其它的也还有一些,像《烈火金刚》。还有一本名字特别长而且还是16开本的侦破小说《中国飞盗与英国大侦探》。而看武侠小说,记忆最清楚的却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武当七绝》,后来改编成了电视剧《金蚕丝雨》,吴京主演的。只是当时在我家里只有上部。现在知道了那是黄鹰先生的《天蚕变》。后来小说看得多了,就觉得那个故事没有什么意思,特别是和金庸先生的书相比简直就是马尾穿豆腐了。再后来到我去舅舅家读小学的时候开始看评书,像《岳飞传》、《杨家将》、《月唐演义》、《五凤朝阳刀》、《三侠剑》、《续三侠剑》以及《白眉大侠》,《七杰小五义》等等。不过我看得最多的还是金庸先生的书。

 

    最早看的是《飞狐外传》,三年级左右吧,里面的情节直到后来重读的时候才了解的清楚一些,后来又看《天龙八部》,而且先看的是少林寺的那场打斗(第五部)。当时已经读五年级了,理解力和看《飞狐》时当然强了许多,所以我一直都喜欢这部书。特别是乔峰(我从来都不把乔改为萧,固执还是偏执?)出场的那一段话,端的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片喧哗叫嚷之中,忽听得山下一个雄壮的声音说道:“谁说星宿派武功胜得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
     
这声音也不十分响亮,但清清楚楚的传入了众人耳中,众人一愕之间,都住了口。
      
但听得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既矫捷,马亦雄骏,每一匹马都是高头长腿,通体黑毛,奔到近处,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闪闪,却见每匹马的蹄铁竟然是黄金打就。来者一共是一十九骑,人数虽不甚多,气势之壮,却似有如千军万马一般,前面一十八骑奔到近处,拉马向两旁一分,最后一骑从中驰出。”[金庸作品集,《天龙八部》,三联版]
    
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是各不相同的,最滑稽的当属韦小宝,满口的粗话。按这个来说,杨过的出场和他有一拼,杨过是郭芙携双雕和李莫愁打斗时出现的,而最难的则是令狐冲了,之前一直是从别人的口中传扬,先是林平之听其同门讲述他如何英雄,打的青城四兽只有以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狼狈而逃,又是仪琳讲述他和田伯光的斗智斗力,一直到了大概是第五章才出现。不过金庸先生所有的小说算起来,出场最慢的却不是令狐冲,而是张无忌。在《倚天》的开始,估计大家要把郭襄和张三丰当作主人公了,但是在书的第三章却只用了一句话“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就让前面出现的这些人都休息去了。那自然就是以武当七侠为首的这些人应该唱主角了,但是金庸先生的所有书里面,虽然主角都是少年人,可武当七侠里也有张翠山莫声谷,所以勉强也可以说这是以武当七侠为主角的一部书,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一场事故,使得张殷二人同时仙去,这时候,真正的主人公才崭露头角。其实这也是我不喜欢这部书的一个原因,我认为金庸先生在写这本书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框架结构。而在书的结尾——昨天中午听了一个关于文学的讲座,特别提到了文学作品中的未知结构,也就是两难结构——张无忌似乎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金庸先生的小说,无论是人物的出场,性格还是情节的设计以及打斗都是很精彩的。

 

   不可否认,乔峰在哪里都是锥立囊中,但他的悲剧也正是由此而来。无论他是南朝的丐帮帮主,还是辽国的南院大王,都注定了要和另一面做对。对国家尽忠,就是对自己的兄弟不义;对得起自己的兄弟,又势必使自己在辽国难立足。乔峰不是令狐冲,令狐公子可以隐居山林,自在逍遥,但是乔峰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那么做,他只有死。“我怜乔峰真英雄,不欲帮主再重生”。悲剧如乔峰者,书中第一。而侠之大者,则非郭靖莫属了。这在《射雕》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像他揣摩练武功的目的就是他的探求,而在华山之巅,听到了洪七公斥骂裘千仞的一番言语,才解开了他的重重疑团,只要可以将一身武功用于仗义为善,又何须将功夫抛弃忘却。到了《神雕》中,郭靖教训杨过的话,显然意思又深了一层,当时正值镇守襄阳,杨过却还在那里犹豫不决,什么是所谓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而在二人去蒙古军营解救大武小武的时候,这种感觉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杨过的心中。另外就是黄日华的表演,在83版的《射雕》中,黄日华演的郭靖把一个刚刚出道的江湖新人给演的是惟妙惟肖,而同样是黄日华,在《天龙》中,把悲剧人物乔峰也是演的深入人心,从刚刚出道的江湖小子到人人钦佩的丐帮帮主,从名不见经传的郭靖到人人知晓的被乔峰,这种变化在郭靖和乔峰两个人之间是一种变化,在黄日华本身也是一种成熟。在我看来,郭靖和乔峰更像是一个人的两个不同时期。黄日华的表演把郭靖和乔峰已经演到了顶峰。看后来的张智霖,聪明有余,憨劲不足,而李亚鹏,☆※^@#△◎,张纪中纯粹是在糟蹋金庸小说,算了,不说了。

 

   而从张纪中拍的《天龙》来看,胡军只能说是有匪气,而不是豪气,说他像个土匪头子我觉得更恰当些。和小说中要表现的乔峰的英雄气来说,差得太远了。

 

   金庸小说中涉及的人物众多,除了悲情的乔峰,慷慨的郭靖,还有情圣段誉,潇洒的令狐冲和随波逐流的无忌,他们哪一个不是活在亿万人的心中?

 

   另外就是女主角了,曾经有人把金庸小说中的数位女性的性格特点以谜语的形式写出来,让大家自己想是谁,我在这里把这些写出来,也请大家猜猜:[来自网络]

 

    一:少室山头琴未冷,风陵渡口似闻声。人间自有情难老,不信娇女白发生。
       
二:白马未驮夕照去,西风已送伤心来。中原可有英雄泪,为洗秋兰带露开。
       
三:灵枢终未得天枢,素问何曾问髯胡。烛泪滴残海棠冷,忍听山歌到晓无。
        
四:漫唱采茶觉已迟,犹怜深信未相欺。世间多少痴情女,伤尽男儿不自知。
       
五:燕子坞前从此醉,杏花林里向来痴。红颜老去英雄在,落日牛羊归去迟。
       
六:倦世何由惜此身,杨郎履下漫多尘。人间自有花如雨,妾是花中第几人?
        
七:万骑却回千骑分,将军无计御香尘。世间一死宁无惧?君为家山我为君。
        
八:来如流水逝如风,何处来兮何所终。沧海茫茫挂帆去,天涯从此各西东。
        
九:风中弱絮荡轻盈,赢得世间倾国名。昨日江山今夜月,琵琶一曲唱生平。
       
十:平生至乐在何处,平生至爱是何人?一醉千杯君莫问,怜取姑射山中人。
       
十一:淡淡相思未许深,玉萧声慢涩瑶琴。寒衣检视旧针线,无处相寻一片心。
     
十二:慧骨灵心济国危,衣衫似雪雪如肌。襄阳城破家亡日,重寄桃花第一枝。
     
十三:鸦头不着未如霜,语带娇柔意带香。侠气偏多苗寨女,不教脂粉亚檀郎。
      
十四:百战军中最从容,掩映黄衫骑万重。苍天总为红颜妒,不教翠羽遇萧峰。
     
十五:不是人间凡种花,相思偶染漫天涯。缁衣消尽千山月,却向江心忆晚霞。
     
十六:凝雪曾临姑射山,偶坠红尘作散仙。最喜石门清夜月,怜他只为一人圆。
      
十七:于多情处最无情,荣辱轻馀生死轻。寂寞春归空观冷,清风独扫乱花平。
      
十八:但记英风未记名,今生已矣有来生。来生深知多相误,差得郎君半日程。
      
十九:逢君不迟别君迟,壮士心怀未忍知。玉女峰下花正好,依稀风雨似前时。
       
二十:苦海欲归何处归,青灯黄卷一缁衣。早知因爱生忧怖,无奈人间梦未稀。
    二十一:有心不知恨与悔,有口难辩是与非。人情终究薄如纸,不如雪岭待云归。
    二十二:凤尾瑶琴品不凡,平沙落雁在关山。懵懂一错千古恨,琴丝永断不复弹。
    二十三:文华清雅态多娇,婷婷春禾雪中摇。素馨香里忆往事,冰峰山下日暮薄。
    二十四:清波深处荷映日,吴侬软语唱小词。苦乐年华君莫问,他自疯癫我自痴。
    二十五:两情相悦又如何?灵犀未通玉凤折。多情偏将情勘破,十五月下听梵歌。  

    二十六:青衫折扇斥方遒,负屈只为把情留。珠花暗藏三生缘,终得檀郎忆绿柳。

 

    [以下来自网络,关于郭黄二人的年龄讨论]然而,尽管金庸小说有这么多的读者,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当高,但是其中也有许多硬伤,提起最多的就是郭靖黄蓉的年龄问题:实际上,黄蓉比郭靖的年龄要大,而书中郭靖遇见黄蓉的时候,却说她只是个小姑娘,“突然身后有人轻轻一笑,郭靖转过头去,水声响动,一叶扁舟从树丛中飘了出来。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在《射雕》的尾章“华山论剑”,郭靖大约是二十出头,就算他二十岁吧(下文将会表明,郭靖的年纪越大,漏洞也就越大),小说交代,华山论剑是二十年一次,那么倒推回去二十年,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郭靖出生的时候。通过小说中几位人物多方位多角度的回忆叙述,我们可以整理出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后大致的情节线索:王重阳技压群雄,夺得九阴真经;与老顽童谈论真经的存毁问题;携老顽童远游大理,与段皇爷交换武技,在大理一呆大半年,其间老顽童还与瑛姑惹出了一段痴缠不清的纠葛恩怨;返回终南山后又设计装死重创了西毒,这才仙去。老顽童带着真经东跑西颠觅地收藏,路遇东邪夫妇,被黄药师骗去真经下卷,由黄夫人强背了去。黄夫人把真经默写了一份,后来却又被桃花岛的两位不肖子弟陈玄风和梅超风偷走,黄药师一怒之下把其余所有弟子打折双腿,逐出了桃花岛,其中包括了曲灵风。按照正常的情节进展,从第一次华山论剑到这时候,至少也该过了三、四年,也就是说,曲灵风腿断的时候,郭靖至少也该有三、四岁了;但小说第一章“风雪惊变”,曲二(即曲灵风)一出场就已是一个跛子了,而此时的郭靖——根本还没出世!

 

  [这以下是自己写的]《射雕》是我在初中时候才读到的,在此之前已经看了《飞狐》,《天龙》和《笑傲》第一册,还是16开本的。当时真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如果是现在,肯定不会这样了。

 

    金庸先生用他的笔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大家虽然是毫不知晓,但却又是谁都渴望的武侠世界。

 

    曾经看到网上还有各家报纸在说金庸要二次修改他的小说(现行的都是经金庸先生修订之后的版本),并且说已经有《碧血剑》出版了。其实又何必再添蛇足呢!就像是以前的评点本。正如说莎士比亚那样,“100个人看莎士比亚,就有100个哈姆雷特”,我觉得100个人看金庸,就有100中不同的观点。何况评点本也代表不了大家的意见,当然如果是像金圣叹评《水浒》那样,到是可堪一读。

 

    先不说金庸了,百年一金庸,金庸说不完。

 

    港台新武侠小说大家提到最多的当然是金庸了,但是真正的开山鼻祖(不包括旧的武侠小说)却是梁雨生。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龙虎斗京华》,但是我没有看过这部书,看过的有《散花女侠》、《女帝奇英传》、《七剑下天山》和《云海玉弓缘》以及《侠骨丹心》等。总觉得里面的人物比较单薄,而且不论是谁,出场就吟诗,感觉没有武林人物的豪爽,倒有几分书生会谈的意思。事实上,梁羽生笔下的主人公尽多儒侠,一个赛一个风流蕴蓄、文采飞扬。每一代武林中最高的高手,不论正邪,无不是满腹诗书的饱学之士。这一点便与金庸明显不同。金庸只在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里着意塑造过陈家洛这么一个典型的儒侠形象,此后再无重复。要说段誉么,虽然会比划几下六脉神剑,但是半痴不狂的,怎么也谈不上“侠”字。要说胡斐么,虽然曾与苗若兰唱和《诗经》,但那一部络腮胡子,实在不象个“儒”。当然,胡斐年轻时并不留胡子,但他那时还没有空读书,更不算“儒”了。黄药师和无崖子的学识武功俱臻上乘,可惜前者在“射雕”里邪气太重,后者只在“天龙”里露了一面,何况两人都是上一两辈的人物了,对主角只起陪衬作用。只有袁冠南还有点象,但《鸳鸯刀》是个短篇,到了结尾袁冠南仍在武林中无足轻重,“侠”的份量实在不足。其实金庸小说里最像儒侠的还是陈近南,可惜他一生的目的多半没有放在行侠仗义上,可惜了。

 

    总之,我不是太喜欢梁雨生的小说。

 

    在1972年之后,金庸封笔了,而这时的古龙却已经掀起了武侠小说的另一个热潮,从开始代笔做枪手,到各个出版社争相上门约稿,古龙的小说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古龙的《绝代双娇》、《武林外史》以及《多情剑客无情剑》都可以代表古龙的成绩。但是古龙的不幸夭亡使得武侠世界里顿失一颗明星。

 

    古龙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写些虎头蛇尾的作品,代表作《白玉老虎》,这是典型的没有写完的作品,就算是我知道文学作品里有未知结构这个概念,我也只能把它说成是没有完成的一部作品。

 

    我们不能否认古龙的功绩,在大家都认为金庸已经把武侠小说写到了颠峰,再也没有人可以突破的时候,古龙的出现还是给了很多人希望的,大家终于知道了原来武侠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古龙善用短句,尤以描写人物的心理见长,它的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是斗智为主,斗力为辅,即便是有斗力的场面,也是闪电之间,胜负立判。如李寻欢,如沈浪,又如陆小凤。金庸先生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佛教禅理都知道一些的,并把这些都写到了小说里,这也是先生小说的一个特点。这在他的小说中表现的也很明显。估计古龙对这些知道的少些,所以它就避而不谈,干脆从另外的角度——人物的内心——入手,倒也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像《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就在阿飞因为林仙儿的原因而落魄竟然要去捡上官金虹丢在地上的银子时,李寻欢出现并和上官金虹较量了一场,两个人的话既是关于功夫的见解,也是当时两个人的心理活动。古龙的小说多用短句,这固然可以使人感觉倒现场的情景紧张激烈,但凡事应适可而止,否则佳肴美酒也就成了杰米扬的汤了。古龙小说里几乎每个人都是懒得说话,都是惜墨如金的文字大师,给大家千人一面的感觉。特别是楚留香和陆小凤两个人,除了前者擅长弹指神功而后者以双剑为兵器之外,别的几乎都相同。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古龙不如金庸。古龙创造了一些孪生兄弟。而金庸小说里的人物特征更明显。另外《武林外史》中的沈浪和《绝代双娇》中的江鱼,也都走的是同一个路子,但是我认为《武林外史》中的沈浪更成熟稳重些,只是显得不如江小鱼那么灵活,而且江小鱼是古龙小说里唯一的一位大家口述能详的,而且是慢慢成长起来的一个英雄,另外还有《孤星传》中的裴珏(估计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小说)而其他人物不论是李寻欢,沈浪,还是陆小凤或者熊猫儿王怜花以及萧十一郎,这些人的功夫都是与生俱来的一样,这也无可厚非,本来嘛,我认为大家看武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遣,何必看的那么累呢。

 

    古龙颇有柳永之风,甚至连他死后的情形也和柳永相似。但在他生前,特别是古龙热的时候,他常常要同时给几家报纸写连载,这就难免造成了他的小说中有重复雷同的情节,因为在这部书里还不成熟的想法可以在另外的书里好好地写一下,这可就有一稿多投的嫌疑了(这很像《此间的少年》中柳永以情书换鸡腿的现象)。古龙最热的时候,《多情剑客无情剑》被翻拍成电影《小李飞刀》(还有电视版的《小李飞刀》,焦恩俊吴京和贾靖雯主演,贾靖雯后来又出演了最近一版的《倚天》中的赵敏),东南亚的演唱会上这往往就成了必唱的曲目,甚至有的歌手要在上场前现学。电影和电视对小说知名度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还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像《流星花园》的漫画书和电视剧就是相互影响的,还有《红苹果乐园》以及现在根据几米的漫画改编的电影《地下铁》以及《向左走,向右走》等等。当时的传播手段估计只有靠报纸了,就是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写出这么经典的作品来,放到现在,估计金庸已经用不着去办《明报》了。做一名网络写手就足矣。

 

    虽然古龙的小说有那么好的市场,但是他自己也有点不珍惜,他自己忙的时候他也请枪手代笔,世上又岂能有这么多的从枪手出身的高手呢?代笔之人的曾一度使他的作品失去了影响力。但是代笔写的好的也有,最好的当推台湾的黄鹰和于东楼……(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551-331228.html

上一篇:6.1
下一篇:一页(续)
收藏 IP: .*| 热度|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