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机会:珍惜与舍弃 精选

已有 12406 次阅读 2011-1-3 08:59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以前的博导Francisco Zaera喜欢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贴墙报,并且鼓励大家参与。记得系里每年新生入学后都要举办“研究生墙报展”,他敦促每个研究生、博士后都要张贴墙报。当时我觉得这很无聊:按照传统的国内思维,发文章才是“老大”,而贴墙报根本“不算”。后来读了一些科研生存技能的书,才知道,这叫“重在参与系内的学术活动,成为系里的‘好公民’,而不是什么事情都和我无关的人”。

        我离开实验室以后,有次美国化学会举办博导的博导Gabor A. Somorjai祝寿专场,我的两个师弟都投了摘要,并且被遴选做口头报告。据一个师弟说,那次我的博导特别风光,从不和学生吃饭的他破例请两个师弟美美地吃了一顿,并且说不要轻视学术报告,说不定项目的潜在评审人和文章的潜在审稿人就在听众当中。这话他也对我说过。我知道的还不止于此:很多时候去参加国际会议作报告,一些学术刊物和专著的编辑也在听众中,听了你的报告便送上一份邀请,让你写篇综述。

        回想起来,老外的确极为注重学术交流和宣传。君不见很多老外教授的学术简历和主页上都密密麻麻、事无巨细地写上自己作报告、贴墙报的情况。后来我读到《科技导报》主编冯长根的“主编心语”系列文章,特别是最近几期,悟出这就叫做“积极参与学术共同体的活动,融入学术共同体”。

        读博士时,我根本不重视这些;离开博导后,博士后导师也常鼓励我们出去开会并给于资助,于是我便珍惜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国际会议参加了多次,哪怕是几个大学合办的地区性的催化会议也参加,每年都能排上做口头报告。

        回国后,也珍惜各种机会。哪怕是小小的校庆报告系里的分会场,我都投递摘要。记得有次系里承办博士生论坛分会场,周日我就要去广州参加全国催化会议,学生组织者临时请我周六出席当博士生论坛的评委,而本来周六我要去看父母和小孩的。我犹豫了一下,改变了计划,还是出席了。再比如我参加了在上海长兴岛、厦门、北京、广州举报的4次全国或者国际会议,并参加了上海化学化工会的地方性催化会议。在参加广州全国催化会议时,有的同仁在墙报前看到我,便问:昨天看到你作报告,今天看到你站墙报?我的回答是:“一样出钱参加会议,便多参与一下,珍惜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开会期间,我并没有到广州市内去玩,而是在会议中心多和同行交流,哪怕对方是学生。

  回顾过去,读博士的时候各类机会(包括审稿、写综述、被邀请为报刊杂志写稿、参加会议等等)很少,电子邮箱里冷冷清清的。成为博士后以后各类机会接踵而至。当老师后各种机会更多了。有的机会我抓住了,有的机会我舍弃了。比如《科技导报》、《科学新闻》、《求学》、《求学-考研》都约我写过稿,我都抓住了机会。回国后,很多乱七八糟的国外学术刊物邀请我投稿,我都舍弃了。号称被EI收录的,但要交钱而且专业相关性不大的“学术会议”,我都舍弃了。邀请我进行“绿色产品鉴定”的“机会”,我舍弃了。还有的报刊让我写一些东西(比如如何填报高考志愿、诺贝尔化学奖介绍等),我都婉言谢绝,因为我发表的都是我有深刻体会的、体现我的文风的精品文章,没有深刻体会的、靠看报纸现学现卖的都不能写。

        还有些机会也“失去”了。比如一年前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邀请我的博士后导师为他们的“纳米器件专刊”写篇文章,他转而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写篇金催化剂方面的。当时,我也犹豫了一下:为了应付年末的考评、“挣工分”,出篇文章很诱惑我。但是我觉得杂志的范围和文章的内容不对口,读者群也不对口,并且该刊物当时也不是SCI。我对导师说:“如果我们课题组的金催化剂的工作能整理出篇综述的话,不适合发表在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还是留在以后发表吧。如果现在就先‘卖’出去,以后要是还有机会怎么办?总不能同样的东西发几遍吧?”做出这样的选择(按捺住自己而压住不发)有点困难,但是我还是这么决定了。不久,Nano Research策划了纳米催化剂专刊,我这才写出了一篇金催化剂的综述。http://www.thenanoresearch.com/files/0025.pdf
就在这篇文章投稿以后,我们还收到一些刊物的邀请,我都按捺住自己。

        回顾这些经历,我体会到,生活要有舍有得,不能全得,只有“舍得”。有时候,放弃“机会”并不可惜。比如说婉言谢绝报刊的邀稿并说清自己的宗旨是只发最有体会的、最好的。这表面上看是丢弃了机会,实际上不是这样:编辑说不定被你的态度感动了,以后找你写你最擅长的话题;或者说你真的有好的体会,现在不在这个报刊刊登,以后时机成熟时也可以在别的报刊刊登。

        关键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我目前当老师的理念是:我要在教学、科研、学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都取得进步,我的行为就按照我的理念进行。回国后常有学生请我看他们的出国申请简历。有些申请读美国理工科研究生的简历象国内本科生评奖学金似的“不放过任何机会”,连无偿献血200毫升、参观敬老院、参加商业活动都堆上去,而反映申请人学术潜质、学术倾向的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贴墙报却没写。看来,“有舍有得”还得好好把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400424.html

上一篇:我在美国的八年留学生活【已发表】
下一篇:论文撤稿,该责怪谁?【已发表】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31 王力 王进 章成志 郭向云 王应宽 孙学军 王德华 毛培宏 李鑫 吉宗祥 吕喆 盖鑫磊 李学毅 张旭 许培扬 曾庆平 蓝宏运 刘安金 徐耀 任益辉 周灵娜 蔡津津 王萌杰 何红伟 伍松林 黄锦芳 欧阳扬 陈飞 ddengjian littlejoy weibin31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