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如何让催化论文顺利通过 精选

已有 10351 次阅读 2010-7-16 22:21 |个人分类:科研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文献的引用要注意“尺度”。比如说,你首次报道了一个含硫的离子液,用于稳定黄金颗粒,并研究这种黄金(胶体)颗粒的催化,那么在引言部分至少要引述别人用其它含硫的离子液稳定黄金颗粒的文献。为了把文章放在更妥当的上下文中,还要说清楚含硫的离子液曾被别人用来稳定铂[1-3]、钯[4-5]等颗粒,并引用离子液稳定金属颗粒的经典综述[6],比如P. Migowki et al., Chem. Eur. J., 2007, 13, 32. 不能够笼统地说:“离子液被广泛研究[1-6]”,而要“细化”、“清晰化”。视情况,还可以更详细地说“谁谁谁用什么离子液稳定了什么金属,并研究了什么反应,发现效果比普通金属颗粒提高了。”而如果你不写清楚,审稿人便认为你没有概念,不懂行。

2)当你给出电子显微镜图的时候,就要清楚你要说什么,不要留下活靶子给审稿人打。比如你比较图A和图B,说图A里面的纳米颗粒比图B里面的纳米颗粒大。但是,审稿人明明看到你图A和图B里面各自有且仅有一个纳米颗粒,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图A表示的样品的尺寸正好就是那个“典型性样品”的尺寸?为什么不显示一张含有大量纳米颗粒的图呢?

3)小心一些“活靶子”术语,比如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该术语在催化中有专门的定义和范围。可是,在文献中往往看到这样的术语被误用、滥用:当金属颗粒被载体稳定,作者就解释道:“这表明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这样,就留下活靶子给审稿人打了:你说是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其本质是什么?你有没有一把尺子来量一下有多强?单位是什么?你说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就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啦?有没有直接的超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证据?还有些“活靶子”术语为:“电子跳跃机理”(你眼睛看到电子跳跃了?)、“氢溢流”等等。千万要小心,读文献、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

4)写综述的时候,要避免通篇“谁谁谁做过什么,他们发现了什么”,而到了结尾部分虎头蛇尾,没有任何insight。这样的欠火候的综述,往往引言部分很长,而结尾部分非常短,感觉就是刚开始写的时候热情洋溢,但写到最后草草收尾了。

5)在催化中,文章的新颖性是有层次区别的。比如你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无机纳米材料,并测试了一氧化碳氧化反应,这样的文章就是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而如果你的无机纳米材料都是别人报道过的,你只是依照文献合成了样品,并把样品装在反应器上测试一氧化碳氧化,那就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说,无非是说这个样品比那个样品好。那么,这样的文章大约只能投Catalysis Letters。

另外,看新颖性还在于你这篇文章是不是合成一个催化剂,然后如“十全大补膏”似地把催化表征结果堆积上去,而这些表征都是你把样品交给技术员,他就能测出来的。这样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立此存照”(即你做过了)的文章,并不受好杂志审稿人青睐。

6)你研究了一个催化剂的一氧化碳氧化反应,发现了奇特的机理,或者奇特的活性位。一般的人都“孤立”地、“执着”地报道自己的结果,言之凿凿。粗看起来打不倒。是这个机理吗?是这个机理。但是,这个机理究竟只适合于这篇文章用特殊方法合成的单个催化剂,还是具有通用性?你敢说你发现的催化机理能推广到所有催化剂?能够“以偏概全”吗?你敢说在特定金催化剂上,金离子起作用,在任何金催化剂上金离子都起作用?那么,写作中如何操作呢?当然,在靠近结尾的讨论部分,可以用“打补丁”的方法预先就打下“预防针”,承认自己工作的局限性,承认目前文献中认识的局限性,并提议在未来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7)在英语写作方面,有三个问题:第一是英语的语法和表达;第二是段落意思、意群的组织和表达。很多文章英语语言非常好,但是读起来要么觉得东拉西扯,要么觉得不不懂;第三是参考文献部分的引文格式。那个地方往往是“重灾区”,比如有的文献只引起始页码,而同一篇稿件引的其它文献引了起始和结束页码。有的文献作者为全名,而有的名字用缩写。有的杂志用了全称,有的用了缩写。如果在这些地方出现如此“低级错误”的话,审稿人的印象会怎样?

8)报道数据当然要规范。我曾经审到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科研者的稿子,他把采集了八个样品的紫外光谱,便把八张图依次、分别地排在稿件中,而不是把八条曲线叠加在一张图上。还有的常见问题是:报道比表面的时候,很多人喜欢仪器测出来123.456 m2/g,他就照着抄到文章里去。审稿人就会说:你的仪器有那么精确吗?即便那么精确,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把两个样品的比表面区分开来,现在一个样品的比表面123 m2/g,另一个36 m2/g,不已经区分开来了吗,为什么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344679.html

上一篇:催化论文的“陷阱”
下一篇:机会是鱼龙混杂的
收藏 IP: .*| 热度|

16 朱丽红 王晓明 刘建彬 余世锋 孙学军 蒋敏强 刘红超 梁建华 李国强 吕喆 盖鑫磊 李学宽 林锋 杜恣毅 郑永军 littlejoy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