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大学教师在时间安排上为何越来越“卷” 精选

已有 6702 次阅读 2024-8-20 19:46 |个人分类:时间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40820194345.jpg

超时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身心俱疲……在微信号和杂志上,常见反映大学教师时间困境的文章。于是,有必要梳理清楚:大学教师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呈现何种规律?如何改进?

大学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是上课、科研、带研究生。为了上课,就需要备课;上完课还需要批作业,期末要批考卷、登分。为了能够做科研,就需要申请科研项目;做出成果后,需要写结题报告。

大学教师作为导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培养研究生。这包括指定科研方向、想科研点子、每周指导科研、修改学生的科研论文、指导学生参加中期考核和预答辩等。研究生做科研往往“不对路”,也很难得到有价值的结果;还有的研究生做着做着就灰心丧气,导师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哄学生。

帮学生论文也相当耗时。研究生写的论文稿往往很糟糕,“根本不能用”。导师需要花很多时间修改研究生的论文。特别是当课题组有多位研究生、导师的科技写作能力不太强、时间又有限的情况下。

上述工作任务看似只有三项,实则消耗大量时间,而且取得效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

微信图片_20240329082616.jpg

事实上,大学教师还有很多延伸出去的事,也消耗大量时间。比如,为了做好教学,就需要参加教师培训班、教学研讨会,并做教改课题。为了能够申请到科研项目,就需要做好平时的“铺垫”,多到一些学术会议“混个脸熟”。为了招研究生,就需要进本科生的班会去宣传发动、去考研夏令营宣讲,还需要参加保研、考研面试。

继续延伸出去,有更多的杂事,比如帮学术期刊审稿、评阅别的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做研究生论文答辩的评审专家。这些事并不是工作合同和年终计算“工分”的体系中要求的,且做多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比如,有的教师一年审稿10篇,有的教师一年审稿200篇。不但如此,事情做到什么程度都有很大区别。比如,有的教师审一本学位论文只需要半小时,而有的教师需要一星期。这就导致每个人的额外负担不同。

现在,大学里各种“规定动作”以及新增的任务特别多。有各种教学项目,比如课程思政项目、全英文课程项目、核心课程项目、专硕课程项目等等,都需要花时间申报和执行。还要指导本科生做科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并做本科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开展集体备课、参加教学研讨会。为了争夺生源,教师还需要参加本科招生宣传。

造成时间压力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学教师不仅仅为了满足年终考核要求而工作,而是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在申请科研项目的时候,谁能拿出更多更好的论文,谁就能在同等条件下占据优势;在评职称的时候,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被看重的。但问题是,产出科研论文没有那么容易。为了获得成功,大学教师只能努力地催促自己,也催促自己的研究生。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大学教师时间困境的规律——任务多且杂,且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间碎片化;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不清晰,晚上在家还需要处理工作上的事、回微信;有很多外延的事情需要做,做多做少凭个人选择;在具体做事方面付出精力的多少有很大的弹性。

微信图片_20240819152839.jpg

面对时间的掣肘,大学教师往往选择自己的方式。

方式一是让别人去代劳。差旅报销、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参观接待,都让研究生去做;甚至审稿、写科研项目申请书,都让研究生代劳。

方式二是撒手不管,表现在认为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自己的“作品”,导师对此不愿意花时间修改。

方式三是学会拒绝,即拒绝参加和核心的工作关系不大的事情,拒绝审稿,拒绝参加系内服务。

方式四是按部就班。举个例子:我的妻子是物理教授。她有近十位研究生。有的学生的论文稿在英语写作上还行,但在学术上还欠火候;也有的论文稿两者都不行。她只能把学生的论文“排队”,依次修改。

实际的应对方式往往不是简单的,而是“组合”的——总体按部就班,也会适当拒绝他人,找别人分担一部分工作,并在某些事情上适当放手。

当然,也要把握好时间管理的“秘诀”,比如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赶在时间的前面、要学会同时做几件事情、要掌握自己工作的效率最高的时间等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47430.html

上一篇:书是我的无价之宝!
下一篇:“你的生活取决于你的选择”
收藏 IP: 61.50.103.*| 热度|

18 马臻 王涛 刁空非 王从彦 夏向阳 郑永军 张俊鹏 汪育才 徐芳 许培扬 王启云 池德龙 杨正瓴 胡新鹏 褚海亮 刘跃 xtn guest85563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