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平衡 精选

已有 6034 次阅读 2023-12-7 19:28 |个人分类:时间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31207191454.jpg

[照片由本人父亲拍摄]

在大学,时间严重碎片化怎么办?需要做的事情理论上的总耗时数远远大于自己能够使用的时间,怎么办?这些都是问题。对此,人们会说:你可以“学会说不”,拒绝做一些事情呀。你可以采用“授权”的方法,让别人(比如手下)来做事呀。但问题是,当你把事情“丢”给别人去做,那别人的压力就增加了很多。

细细分析,大学教师在时间管理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assignment(任务)多。开会多,填写表格多,交报告多,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情多。

但其实,自己是有选择的。

比如,院系推荐你做研究生教育督导。你可以选择做,也可以选择不做。一旦你成为研究生教育督导,研究生院要求你一个学期参加三次督导,你可以选择一个星期集中完成三次督导(听课、旁听答辩等),也可以选择每个月完成一次督导。

在外地即将召开一个研究生教育论坛。你可以选择投会议论文,去作报告,也可以选择忽略会议通知。如何选择,取决你认为什么最重要。

再比如,你目前在新校区工作,但有时候需要到老校区交单子,或者把一个文件交给在老校区工作的教务员。你可以选择今天开着车专门去老校区交单子或者文件,也可以选择下周去老校区开会的时候顺便把单子交过去,还可以选择用“闪送”或者快递把文件送过去。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的智慧。

还比如,面对清单上的很多待做的事情,你可以选择今天硬着头皮把几件事情都“强攻”做掉,也可以选择今天做一件重要但自己不大喜欢做的事,并且作为奖励,接着做几件容易的、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的习惯。

到老校区开会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算好时间,在正式开会的前一分钟到会场,也可以选择提前一两个小时到老校区,找一个咖啡厅或者大楼走廊的位子坐着打电脑。你可以选择“前门签到,后门溜走”,可以选择在会场上一边听讲一边在笔记本上做别的事情,也可以选择认真听讲。如何选择,取决于哪样最合适。

你会发现:1)需要做的事情理论上的总耗时数远远大于自己能够使用的时间;2)每过一段时间,确实也有推进,但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顺利,有时候有别的事情插进来);3)自己其实把很多时间花在别的事情上,比如去公园散步、上网、看短视频,而如果不做这些事情的话,那么自己也很难在下班后集中精力做工作上的事情。4)人并非处在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自己也需要面对家庭杂事,这些很可能会对开展工作造成影响,比如小孩生病等。

这么说,你会推导出一个结论:大多数人都不是超人,不可能就你觉得忙,别人不觉得忙。你到大学里,问一问路上的老师,问一问他们,我想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说自己压力山大。

于是,我们需要调整一下心态,同时也要有做事的技巧。比如,我就对我的妻子说,做实验的时候不要一看到有所谓“好数据”就想着能发Nature、Science;需要把旧的文章“卖”出去,再想着新的文章;旧的文章卖不出去,一味地搞新的文章是可笑的;学生招太多的话,可能自己兜不住,一旦父母身体有问题,会严重影响工作。

但问题是:每个成年人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谁愿意听别人的说教呢?如果你到我跟前跟我说教,我愿意听从吗?

微信图片_20231207191532.jpg

那么,我们究竟可以怎么做呢?

我觉得,可以询问一下别人(比如自己的同事、学术界的同行)是怎么做的。院系、工会、学校教师工作部也可以组织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我不认为大学里会有很多“超人”存在,别人无非是善于取舍,善于让别人来分担一些事情,善于高效率做事。

通过调研或者交流,你可以明白,还有很多人的时间管理更糟。当然,也有很多“成功人士”表面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这也意味着以牺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为代价的加班加点以及对下属的催促。

还要注意:不要矫情。路是你自己走的,选择是你自己作出的。当你选择了参加网文作品比赛,选择了去外地参加研究生教育论坛,选择了去申报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选择了当研究生教育督导,你得到了证书,你收获了奖状,你见到了世面,你增进了对大学的认识,就不要矫情了。

在明白规律、接受事实的基础上,还要学会live with that。时间严重碎片化,没有完整的时间做整块的事情。打个比方,如果自己没有舒适的大床躺着睡觉,也要学会在旅途中坐在椅子上间歇睡觉,学会靠在墙上或者坐在地上睡觉。这是没有办法的。比如:把小孩送到跳舞班或者画画班,需要等两个小时。这时候,完全可以找个茶馆,打开手提电脑处理一些事情。在火车上,旅途是那么的漫长,这是也可以用手提电脑做一些事情。

我也强烈建议新闻媒体调研一下:大学教师平时都在忙些什么?有哪些事情会消耗他们的精力?大多数人会说自己很闲,还是很忙?有没有“超人”的存在?他们怎么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法、时间管理经验?

问题是:现在一些报刊文章在报道科学界人物的时候,侧重于报道科研进展和发表顶刊论文的传奇经历,却很少呈现当事人的痛苦、挣扎。的确,记者也呈现了部分挣扎,比如论文被顶刊枪毙。但是,我更想了解的是:无论是科研英雄还是普通的大学教师,究竟是怎么进行时间管理的?

我当然了解我的妻子:她几点去上班,几点回家,周末是否工作,每周时间花在哪里。但是,大家在困惑于自己“压力山大”的同时,不清楚别人是怎么管理时间的,别人有哪些困惑,又怎样走出这些困惑?

学校里也曾搞过教师培训。但问题是,培训的内容往往是如何做教学、如何管理研究生。谁会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和盘托出呢?不花力气也能成功的“牛人”,真的存在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12885.html

上一篇:出差和旅游路上:难熬的和快乐的事
下一篇:论文被退稿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收藏 IP: 223.104.159.*| 热度|

19 胡新鹏 王涛 卫文强 许培扬 刁承泰 武夷山 褚海亮 汪凯 张俊鹏 段含明 汪运山 郑永军 陆仲绩 张林 郁志勇 王成玉 孙颉 Guest810 guest2181895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