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本人父亲拍摄]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协的会刊。2009年至2020年,我在《科技导报》陆续发表通俗文章70篇。
关于“如何做”的文章
现在我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现在的我,接触了更多的生活(包括周末去上海各个公园、博物馆、老厂房变身的购物中心),了解了“象牙塔”运行的各种内幕,也学习了各种新闻写作网课。
而在十多年前,我的阅历还不丰富,也没有学过新闻写作。一开始我在《科技导报》发的文章,大多是关于“如何做”的,比如《在美国做博士后》《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出国留学问题答疑: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出国推荐信的门道》《在美国申请教职》《关于出国做博士后和职业发展的问答》。很多文章和出国读研、职业发展相关。虽然当时我不曾掌握新闻写作技巧,但是十多年写的这些文章,现在看起来仍旧没有过时。
新闻写作中有个“抽象阶梯”的说法——抽象阶梯的顶端,文字非常抽象,讲的往往是意义、道理;而抽象阶梯的底端,文字非常形象,讲的是形象的故事。一篇好的非虚构报道,需要在抽象阶梯的两段来回切换,即一会儿抽象,一会儿形象。我学到这个概念之后体会到,在大学座谈会发言也是需要这样,即把观点(抽象阶梯的顶端)和具体的例子、故事(抽象阶梯的底端)相结合。
十多年前,我不知道“抽象阶梯”的说法。因此,在《科技导报》写“如何做”的文章,没有采用“抽象-形象来回切换”的方法,而是把笔法落在了抽象阶梯的当中,即一直采用既不完全抽象也不完全形象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找工作、职业发展的一些流程和“定律”。这些“如何做”的文章,当然是我亲身经历以及看相关指导书籍的结果。
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
我喜欢看书。曾有一段时间喜欢看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一边看,一边在页面上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联想。比如,看到一段话,想到研究生培养,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等看完这本书,把有记录的几页纸头再咀嚼一下,就能有感而发,产生一篇博文或者报刊文章。
如此这般,我在《科技导报》发表了《战胜“心魔”》《自我修炼,不必急功近利》《找工作的哲理和心态》《做决定、做选择的哲理和心态》《走向职场要把握好得和失的关系》等文章。写作时,我注重心灵的体验以及引用书中的说法,把书中说法和自己的感受串起来。当时往往是先把文章发在博客上,再在“日积月累”“反复思考”之后,重新“提炼”或者“整合”出《科技导报》文章。
“早期”的此类文章中,写得最好的是发表在2012年的《当理想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我刚才说过,当时我没有学过新闻写作,这篇文章的路数也不是新闻写作,而是我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写作有种理工科的思维,即喜欢讲几个方面,每个方面还用1)2)3)等。从这篇文章可见,当时我还是比较书呆子气,喜欢分析事物的原因,给予一个现象合理的解释。如今,我有了更多的职场历练,了解了更多象牙塔的内幕,说话更加直接。你可以想象,如果现在我对一个来我们学校应聘的人,一定不会分析太多情怀、理想之类的,也不可能说那么多。
写作水平悄然提升
我反复讲过,那时候,我没有写过新闻写作。现在,我听非虚构报道者的网课,知道有个方法叫“双线叙事法”。2012年在《科技导报》发表的《从博士毕业到找到教职的经历》现在看来,使用的也是双线叙事法——写的是我和妻子各自的职业发展历程。这种叙事方法其实没有什么神秘,中学语文课本里很多古典小说的节选都有几条线索。我只是说,当我现在听了非虚构网课再去看当年写的这篇文章,想到“双线叙事法”,有种亲近感。
2013年发表的《回国任教之生活篇》有段话写得非常好:
独处时,也曾找到乐趣。2011年暑假,我赶到学校把实验装置开动起来,让仪器自动测试样品,然后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一条河边,把车停下,沿着河一直走到路的尽头……我还骑着自行车,到周围去看正在施工中的商品房,见识了一下房子里面的样子,熟悉了周围的地形。我还徜徉在市中心的小马路,听到熟悉的车水马龙的声音,闻着马路上熟悉的气味,把现在和过去的思绪连接起来,找到了以前的感觉和现在在这个城市中的位置。更多时候,我静静地看书。书把我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没有烦恼的世界。读着读着,我发现了更多的、更好的书,并知道哪些书可以丢弃,哪些书的哪几页值得保留。读着读着,书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我的智慧被开发了出来,一些原本搞不明白的现象、说不清楚的道理,渐渐清楚了……
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王维的《终南别业》。后来,我了解到王维富有意境的句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不正是“2011年暑假,我赶到学校把实验装置开动起来,让仪器自动测试样品,然后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一条河边,把车停下,沿着河一直走到路的尽头……”?
“我还骑着自行车,到周围去看正在施工中的商品房,见识了一下房子里面的样子,熟悉了周围的地形。”如今,我当时见到的农田早就成了商品房,我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可以说,我的文章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聚焦研究生教育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
后来,我更多地聚焦于研究生教育和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发表了《指导、管理研究生的实践和思考》《组织行为学对指导研究生的启发》《当研究生发表论文后——指导研究生手记》《带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尝试》等文章。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方面,发表了《与初入高校任教青年教师的问答》《青年教师撰写述职报告的门道》《砥砺前行的大学青年教师》文章。这些文章的特点是结合看过的书(比如管理学书)和亲身实践,写出了研究生教育的体会或者反映了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这两个话题至今仍然长盛不衰。
学习新闻写作之后
2016年下半年,我开始学习新闻写作。在《科技导报》发表了《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困惑》《一个普通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科研职业路上的决策》《研究生导师该如何与“90后”研究生相处》《研究生生涯发展和课题组生存发展: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鼓动课题组硕士生留校读博士:理想和挣扎》《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
在选题方面,写矛盾,写困惑。有面对指导研究生的困惑,有面对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矛盾,有揭示研究生生涯发展和课题组生存发展的矛盾,有关于做科研、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困惑,也有关于教师、科研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压力和困惑。这些文章不再是“怎么做”型经验介绍文章,而是触及更加现实的话题。当作者不是一味地写四平八稳的经验介绍型文章而是写矛盾和压力时,文章就更有味了。
在写作方法方面,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不同人的说法,有时候也写出了事物的两面性(有利有弊)。文风更加鲜活,因为学习了新闻写作的方法。但需要说明的是,写作水平和写非虚构作品的新闻记者是不能比的。不过这并没有关系——非虚构作品的记者是强调讲故事、报道人物,而我发表在《科技导报》的文章是需要通过反映一个现象来说明一些道理,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人物报道。
在为《科技导报》供稿的“最后”的日子里,我写的几篇文章都是不错的。《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尤其是采用了新闻写作的方法。比如:开头有场景描写,有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当中部分,先写乐趣,后写现实压力,体现了矛盾冲突;结尾部分,采用了“藏舌头”的方法,并且用当事人的一句句子结尾点题。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采访了当事人(就是我的妻子)。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写作。
《“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针对的是一个现实的话题——高校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面临项目、指导研究生等更大的压力;教师也会产生“中年焦虑”。但本文不是一味地讲压力,而是引用了《南方周末》新年致辞,提出了大学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要奋斗。应该说,这篇文章既指出了现实的问题,又有情怀。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我接连在《文汇报》发表我自己认为重要的文章,有关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师生矛盾、青年教师生存窘境、大学教师中年焦虑的文章。我认为,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够发在《文汇报》,是因为这些是这个时代的人应该去了解的话题。
《文汇报》比较适合发表“不看这篇文章就考不上大学、研究生毕不了业”类型的文章。《科技导报》聚焦于科技进展和科技政策,和《文汇报》相比,更适合发《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之类属于科教界语言体系的文章。《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通过一个一线青年教师的故事,讲述了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所在和现实压力,这个话题特别适合科教界人士阅读;而社会人士则不一定关心这个话题。这篇文章不是报道个人,而是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了科教界人士会面对的问题,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
结束语
2020年之后,我的各种工作很忙,而且当初我主持的“科技职场”栏目已经没有了,就没有在《科技导报》发文了。我“转战”《中国研究生》《中国科学报》《上海研究生教育》等报刊,又发表了系列文章。
我仍然会在“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上讲解我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的关于科技写作、写答辩信、作学术报告的文章,还会拿《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以及别的文章作为例子,来告诉研究生如何写通俗文章。课后,我还会把我发表在《科技导报》的“范文”发到课程微信群。
学生学了这门课,有的在《科技导报》《大学生》发表通俗文章,有的接连在《中国研究生》发表文章,还有很多同学在他们导师的指导下,在《Nature》《Science》以及《Nature》子刊发表科研论文。
我不想夸大“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这门课的意义,也不想夸大在《科技导报》发文的意义。我只想说,给《科技导报》撰稿是我难忘的回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