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本文是本博主(马臻)写的,发表在《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日第4版]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纲要》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科学素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全面地提出了科学素质建设的使命、行动计划、重点工程和组织实施措施。
谈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学普及。科学普及是指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借助媒体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等,具体而言涉及发表科普文章、出版科普书籍、开设科普讲座、开放科普场馆等内容。科学普及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甚至是一条主要的途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既是开展科学普及这一行动的目的,也是持之以恒、大规模开展科学普及之后的必然结果。但科学普及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因为大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以及理工科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培养也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谈到“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人们往往认为要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人群——只要持续不断地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那么假以时日,随着社会的新陈代谢,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的比例必然能逐渐提高。而《纲要》不仅仅针对青少年群体,还针对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分别设定了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例如,针对农民,要“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针对产业工人,要“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针对老年人,要“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进一步强化他们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这样的设定,针对“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关键问题,抓住了开展工作的重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不仅仅要加强科学普及,还要依托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并且结合不同人群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侧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民众的科学素质、技能素质、职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支撑。
这样的设定,凸显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紧迫性——不能只是注重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等待他们慢慢成长起来,而是要“时不我待”地在各个人群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也有“久久为功”的持续性——我国在2002年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并在2016年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正是在经年累月的努力下,我国全民科学素养有明显提升——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的比例,在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分别是1.60%、3.27%、6.20%、10.56%。《纲要》定下新的目标:该比例在2025年超过15%,在2035年达到25%。
《纲要》不但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五个提升行动,还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五项重点工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事实上,一些地方在这些方面已有推进。比如,上海建有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玻璃博物馆、地质科普馆等科普场馆,还设立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用于资助系列科普教育课程和课件开发、新媒体科普短视频创制与推广、科技奖励获奖成果的科普宣传、学会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健康科普项目等。上海还设立科普教育创新奖,包括科普杰出人物奖、科普贡献奖、科普成果奖、科普传媒奖、科普管理优秀奖、优秀科普志愿者奖等。《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经常刊登科普文章、报道科学人物,上海的一些中小学也经常邀请大学教授开设科普讲座。但是,我国科学素质建设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各地、各单位、甚至公民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当地民众的需求、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职责定位等),因地制宜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例如,知识界人事可以创作不同形式的科普作品(文章、书籍、动漫、短视频等),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出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出力。
综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针对多个重点人群,有侧重地开展科学普及、学校教育、职业教育、适应社会能力提升等工作,还需要系统性地推进重点工程,并需要从内容、形式、队伍建设、组织实施等方面施力,确保取得实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既有现实的紧迫性,也有“久久为功”的持续性。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不是简单的政府行为、场馆建设、内容供给,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虽然无法一蹴而就,但是它就像全民健身、文化建设那样有意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