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大学写作课成刚需,如何跨越理想和现实的鸿沟 精选

已有 13089 次阅读 2020-8-28 09:14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80828-small.jpg

[博主按:本文由本人(马臻)原创,已发在2020年8月28日《文汇报》。]

        写作也许是能让人受益一生的技能。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看图写话,经历初中、高中的作文训练。但是及至研究生阶段,不少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仍然堪忧,套路作文、缺少逻辑、引用不规范、甚至东拼西凑……
        当大众为高考作文评价导向、中学作文教学争论不休时,不少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近年都已开出面向全校学生的写作课,无一例外是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学生写作能力的缺失。
        开设这类课程的老师来自各个学科。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马臻也是其中之一,他开设的“科研生存技能和学术规范”课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针对研究生的学术写作和通俗写作的问题。在他看来,大学开设写作课已成一种刚需。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主动摆脱应试作文的窠臼,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写作能力。他的同事,哲学系的郁喆隽更是追溯到,学生写作能力的缺失还在于为应试而长期“操练”的“药丸式”阅读。——编者

        ■马臻
        红色、紫色、蓝色、绿色……看着眼前这份被各种颜色高亮标出的查重报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幸亏这篇论文被编辑直接“枪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不禁责问涉事博士生:“你会写论文吗?”
        谈到自己的“写作史”,这位博士生以一种“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他告诉我,当年读中学时,语文老师给他们推荐一些范文模板让他们揣摩、套用,“这样高考作文至少不会得低分”。他在另一所高校读硕士时,周围研究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当时的导师就让他们参考、模仿一些写得好的科研论文写出论文初稿,然后由导师再仔细修改。
        事实上,我在教授研究生写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写作文的能力都不具备,我得费力地向他们强调“写作切忌平铺直述、记流水账、漫无边际”“要言之有物,有故事或者故事的片段”“文章要有褶皱、有立体感、有味道”……
        研究生本该习得很强的论文写作能力,高超的写作技能也是今后职业发展的“助推器”。但理想和现实之间似乎隔着一条鸿沟,现在大学的老师也得承担帮助学生跨过这道鸿沟的责任。
中学套路作文习惯拖了研究生学术写作的后腿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好几位学生都曾提及类似的“套路作文”经历,令我感到匪夷所思。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上海读中学时,从未读过作文集,也无作文模板可套用,无非是初中时看《少年文艺》,高中时按照语文老师的要求收听广播电台“今日论语”评论节目,还通过办校报、勤练笔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的作文曾经常得满分,被拿到各个班级宣读,还多次获得作文比赛的奖项。
        当然,中学时作文写得好,读研究生写科研论文不一定能“如履平地”。当我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读硕士,第一次写那种印出来只有两页的“快报”时,我停下实验,专心写了一个月,第二篇论文又写了一个月。期间经历的反复改稿,简直快要让我“衰竭”。
        如今,学生们在中学期间经历了更加“严格”的作文训练,但现在的研究生写起论文来,却仍然毫不轻松。
        论文的引言部分人云亦云,而且整篇论文像是流水账,既没有“故事”,也没有深入的学术讨论。至于英文论文,虽然很多学生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出的英文科研论文甚至连语法都不通。在我历年指导的近20名研究生中,论文写得令人满意的只有一位——在职攻读博士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而其他学生的论文,往往需要我改很多遍才能投稿。
        我认为,实验的点子、实验结果和论文写作对于论文发表来说,缺一不可。我身边的同行也都有共识,但很多研究生还是不重视论文写作。我曾经在论坛上发过一篇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帖子,有学生看后大为不解:学术论文最重要的是实验点子和实验结果,论文写作并不特别重要——只要句子通顺、读者能看懂就行了。如此强调论文的写作,岂不是在宣扬“文学霓虹灯”?遇到这种论调,我真是哭笑不得。
学生会考试并不代表会写论文
        通常认为,研究生写不好论文的部分原因在于学生读本科时一般不再学习语文。虽然本科生和高中生相比,阅历丰富了不少,但如果不经常练笔,那么自己的笔就“锈掉了”。而研究生写不好英文论文,是因为从中学到大学,英语教育中都是应试成分居多,学生会考试并不代表能用英文写好文稿。
        当然,科研论文是一种需要专门学习的应用型、学术型文体。写科研论文虽然无需采用修辞手法,但需要很强的分析、归纳总结和逻辑表达能力。
        我也曾经感到写论文难,后来提高固然一方面是因为熟能生巧,写多了就熟悉了。另一方面,我在学术生涯起始阶段曾经遇到几位“高人”,他们对我的指导,令我收获颇丰。
        我的硕导高滋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当时兼任几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中英文写作水平都很高。课题组研究生把论文稿打印出来给她,她会重新阅读相关文献,然后拿出一刀信纸,花几天时间,用铅笔重新写英文稿,然后让研究生在电脑上把稿子打出来。她写的论文往往令人读来感觉“珠圆玉润”。更有意思的是,她写累了,会走出办公室,把在实验室的学生叫过去面授论文写作之道,有时,她会兴奋地说“又把这篇文章救活了”。我有幸成为她的“重点培养对象”。不过,当我毕业时,她告诉我,山外青山楼外楼,我还得在出国之后跟“高手”继续学习。
        2001年我去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师从Francisco Zaera教授读博。从委内瑞拉到美国读博士并留在美国任教的他,兼任几家国际刊物的编辑。
       第一次我将写好的文稿发给他,他用红笔把论文改得“一片红”。我以为只要按照他的意见修改好就能投稿了。改好发给他,结果第二次收到文稿,又是改得“一片红”。他不但让我补充实验数据,还把我的文稿“束之高阁”,等“冷处理”一段时间后再继续修改。一篇论文要改好几回才能投稿。我忍不住找他理论:“你改后,文章不还是表达我原先的意思吗?”他回答我说,他不能随随便便投稿,必须确保他改过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
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成为一种刚需
        在美国做博士后时,我研读了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书,比如美国化学会编的《The ACS Style Guide(美国化学会风格指南)》、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e Like A Chemist(像化学家那样写作)》。读这些书使我“开窍”,把写作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我还接触了一些关于通俗写作的书。
        我坚持认为,写作是大学生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而从本科到研究生毕业,学生更要加强学习学术写作和通俗写作。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两者都需要准确、清楚、简洁,都需要有读者意识,把真实的信息高效地、有逻辑地传递给读者,并启发读者思考。而且,写科研论文,也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单词、句型就行,关键是要有学术性和逻辑性——知道这篇论文要配以什么样的讨论,知道论文里漏了什么文献,知道哪些学术观点是错的;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先后顺序来呈现论文的各个部分,使论文能自圆其说而且让审稿人觉得论文思路清晰、实验设计巧妙。这些都离不开实操和学习。
        2009年回国任教后,我迫切希望能开设关于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多次申请都没有获批,原因是“这些东西是技能,而不是知识”。但是,近年来,论文写作课逐渐引起国内高校的重视,我们学校其他院系也陆续推出相关课程。2015年我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申请到“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类课程”建设项目,获准讲授“科研生存技能和学术规范”课。
        这门课主要讲授科研方法、学术道德、论文写作、通俗写作、作报告、时间管理、职业精神、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至今累计有400多人修读,还做成了网课和暑期课程。我仿佛成了“公共导师”——把来自于各个院系、各个课题组的研究生凑在一起,给他们讲解科研和写作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论文写作这么重要?”“过了英语六级就能写好科研论文?”“英文润色公司能解决所有问题?”“论文写作是文学霓虹灯?”这是我在课堂上经常会问学生的问题。
        我不但把论文的各个部件“拆开来”给学生分析,写论文不要人云亦云——“如果别人这么写引言,你也这么写,你的文章就发不出”。我还会把作者与编辑、审稿人打交道的“秘辛”告诉学生,甚至当堂展示“惨不忍睹”的查重报告,警示学生不要抄袭剽窃。
         这门课期末考核的要求是写一篇和课程相关的通俗文章。除了讲解学术写作,在课堂上我还亮出自己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兴致勃勃地讲解通俗文章写作,包括导语写作、文章立意、再现场景法、“藏舌头”、“形事情理典”等知识点。有的知识点(比如“形事情理典”“三点一线法”),学生们未曾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听到过。
        我鼓励他们,就像小孩学骑自行车,总要把自行车旁边两个辅助轮拆掉的,“丢掉模板去写作,你行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248203.html

上一篇:破除“唯论文”要谨防理解误区
下一篇:“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课开讲啦,这些要点你get到了吗?
收藏 IP: 101.87.208.*| 热度|

30 高友鹤 王安良 刘立 檀成龙 冯大诚 郭战胜 杨金波 郑永军 姚伟 卜令泽 褚海亮 郑强 刘全生 梁洪泽 李升伟 曹立创 黄强 张晓良 张红光 黄永义 任胜利 吴嗣泽 汤茂林 彭真明 周忠浩 吴晓敏 罗帆 信忠保 王林平 傅蕴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