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本文是本博主写的,已发表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内部刊物《研究生教育论坛》总第22期。]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该意见,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5月至10月举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至今该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年到了大赛前夕,各高校发动本科生、研究生积极申报,还组织各种辅导和选拔活动。虽然有很多研究生积极参与大赛,也获得各种奖项,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全面铺开。
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学习创新创业本来应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生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有的还有能够推向市场的技术;研究生思想更加成熟,而且时间安排相对灵活。然而,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理想化的。
首先,研究生的时间紧、任务重。我在秋季学期讲授《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大课,看到很多一年级硕士生在课上打开手提电脑,准备各种文献汇报、小论文作业。还有些同学热衷于“刷”大学英语六级成绩、考各种证书、参加企业实习。当他们读到三年级,又需要花很多时间找工作——忙完了“秋招”,又要忙“春招”。一些研究生连毕业、就业都不能完全保证,他们无法把时间用于创业或者学习创新创业。
其次,院系和教师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还不够重视。虽然很多大学向本科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也允许他们以创业、参加“互联网+”大赛等形式完成部分学分,但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要求。导师往往认为,研究生的主业是参加课程学习和做科研;如果培养方案上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要求,那么研究生不必多事,导师也没有义务教研究生创业。
再次,社会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共识。最近在出差回来的列车上,我遇到一位民营企业销售经理,他告诉我:高校教师给学生讲创业,有纸上谈兵之嫌。“如果教授真的会创业,那他们自己怎么不去创业?”在他的印象中,创业不是靠上课学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打拼学会的。
上述几点原因,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还没有全面铺开。这就带来了矛盾——每年在“互联网+”大赛前夕,学校催着各个院系发动学生参赛,生怕在大赛中“落单”,但大多数研究生都没有准备好参赛,也没有准备好在毕业后创业,甚至对就业还不甚了解。
我认为,虽然不是每个学生将来都得创业,但至少学生得有就业乃至创新创业的基础。但是,很多学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只管眼前的事情,根据一个又一个的“截止日期”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无暇顾及毕业后的长远发展。当他们开始关注毕业后的发展时,又缺乏来自于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因而会迷惘或者浮躁——忙于考各种证书,以为这能大大推动他们找到好的工作。并且据我观察,有些学生在专业课上不善于举手提问、回答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表达能力离就业和创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此,高校得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是怎么一回事,打开学生的思路。《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我就参加了复旦大学组织的多场创新创业讲座,直观感受是:提出一个商业计划,就像写科研项目申请书,需要反复思考和论证,也需要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如果能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哪怕毕业后不去创业,也能提高综合能力。
我们还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相结合,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例如走访创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相结合。例如:开设相关的研究生课程,课程内容既包括职业规划、应聘面试技能、职业规范,又包括创新创业;既有任课老师授课,又有企业人士现身说法,还有实地考察;成绩评定的依据是学生出勤率、课堂讨论以及提交的商业计划书或者小论文。
我认为,研究生除了搞好科研,还要明白自己毕业后究竟要做什么,并且利用平时的点点滴滴来提高自己。而参加关于创新创业和职业发展的学习、参加企业考察,就是很好的了解自己、接触社会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挖掘参加这些学习和活动的意义——不是为了浮躁地“刷简历”,而是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