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照镜子——教授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

已有 18095 次阅读 2018-9-2 08:35 |个人分类:我的故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timg.jpg

  在同事面前,A教授是个随和的人。他从不争抢学科建设费,遇到有些抛头露面的事(比如拍集体照),他习惯缩在后面。面对学生,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微笑。

  但人无完人,A也有弱点。他不怕将弱点示人,用他妻子的话说——这样,她就不在乎他招收女研究生了,因为“除了我,没有人受得了他”。

没有生活情趣,和家人难相处

  A对别人随和,但对家人不随和。有一次,他的妻子听说女儿幼儿园同学及家长们准备周末去炮台山湿地公园玩,便提出也过去。但A不喜欢凑热闹。即便他勉强答应去公园,但仍然提出独来独往。到了公园北门,他让妻女先进去,他去停车。妻子说她们会在半路上和小朋友及家长们打个照面,那些人从南门进。结果,A找了好久才找到妻女,看到她们和小孩的同学及其家长在草坪上玩耍,且没有要走的意思。他就不高兴了,说“你不是说不和他们在一起玩的吗?”他像个小孩一样地嘟嘟囔囔,把大家都搞得很不开心。

  他还嫌烦、脆弱。周末他们一家三口到他父母家吃饭。只要家里哇啦哇啦声音一响或者他的妻子在他的父母面前议论他,他就飞快吃完饭,跑到外面去散步了。

  总之,他是个和社会脱节的人,只适合活在象牙塔。他喜欢面对书、文献,喜欢写文章、发表论文,希望把醒着的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其中。

  那他为什么不合群呢?为什么他不苟言笑呢?

  有人说性格是遗传的,也有人说受后天环境影响大。他也搞不清楚自己的遗传基因是怎样的,只记得从小他的母亲对他管教森严,叫他不要和“坏孩子”在一起被带坏。有一次,他们小学翻新校舍,班级部分同学去一个女同学家做功课,他晚上就在该生家里吃了晚饭才回去。那时没有电话,他的父母急得到处找他。等天黑了他回到家,被母亲一顿臭打!

  在当时中学的环境,平时每天都是两点一条直线。周末,他也给自己在家里安排好“课程表”,自己学习。除了在学校以外,课余他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当时上海交通不大发达,他也没有怎么在上海玩过。那时他的确适合以这种模式生活——一心只读圣贤书。  

  成人之后,他还是无趣。他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不喜欢泡吧、看球,几乎不看电视节目。哪怕是读研究生,每天都还是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难道,做科研的人都这样?  

从独来独往到两人世界,再到三口之家

  一个“书呆子”一个人的时候过得很自在,谈恋爱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人和人之间相处、在一起、发展,又不仅仅停留在谈恋爱时两情相悦的,以后还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小孩出生、自己工作又需要花更多时间时,矛盾还是挺大的。

  他的小孩很聪明。小孩小的时候,A还是挺喜欢她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教授在育儿方面败下阵来。他们夫妻买了不下十多本育儿的书,但他几乎不看。有时候,好不容易他准备看一本书,但工作一忙,刚看了开头,就没看下去。

  慢慢地,他发现一家三口就像是“三国”——他教训小孩的时候,妻子指责他;妻子教训小孩的时候,他指责妻子烦;而妻子宠爱小孩的时候,他怪妻子把小孩宠坏了。

  小孩吵闹很是常见。在小孩还小的时候,有一次一家人去虹口区凯德龙之梦商厦,小孩看中了一个玩具,吵着要买,他们不给买,抱着小孩回家了。在地铁,小孩一路上哭闹。A就抱着小孩折返商厦,给小孩买了两个玩具。

  还有一次,说好他妻子去接小孩,原因是他下午开会。结果会议提前结束了,他就打电话给妻子,说就由他去接小孩。结果小孩看到他,说他不讲信用,闹了起来。

  关于小孩吵闹,A的妻子总是说谁家的小孩不闹呢,但A除了责怪就是歇斯底里。他分析说,小孩刚出生没多久,A的妻子就出国做博士后了,丢下小孩一年。后来回国任教后,又经常出差。这首先使小孩不舒服,其次,使妻子自己有愧疚感——一旦离开,深有愧疚感;一旦回来,就抱着亲着小孩,补偿小孩,这样就把小孩宠坏了。

在工作和生活上,不完美地存在着

  他处理家庭的事情,只适合做一些粗线条的“充塞时间”的机械劳动,比如接送小孩、洗碗、跑外勤。并且,他带小孩、陪家人就像是完成任务似的,一点也不享受生活的美感。

  他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不动脑子的、短平快的、一条条的任务型事情,能够写到他每天笔记本里的事情,比如审稿、看报纸。也许,这不是喜欢,而是一种无奈或者干这一行就是这样的习惯。能直接产生效益的有用功并不太多。

  他喜欢理想化地做事,就是一个时间段只能做一件事,抓紧把这件事情做完。否则,就有种心里被吊着的感觉,哪怕这件事是他妻子的事。一件事情没做好(妻子出差、不出文章),他心里吊着事情,不能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下一个工作,只是艰难地等着时间过去。

  干这一行的,往往是忙的时候十万火急,接着就突然闲。他会周末十万火急赶到学校加班加点,处理电子邮箱里大堆电子邮件。但有时到了周一却降低了效率,甚至会有气无力。

  他外出旅游时住在旅馆,会买一大堆书报杂志。他会感到他就是要花这些钱做这样的事。可是一旦手里有大量的报纸,他就觉得烦,而是喜欢一种“清空”的感觉。平时他兜里面有些钱,就喜欢去超市买几百元的东西,存在家里,“反正以后要用的”。

  他很在乎感受和经历,需要心灵的梳理,每天流于琐碎的事。他每天记录自己干了什么,每天花时间看报纸。他很多张纸片记录了心灵的感悟和对自己的分析。

  当自己压力大时,他甚至会把压力转移到别人头上,比如抱怨妻子没有整理文章,没有出文章。而且,想到什么事情(比如妻子工作上的事情),一旦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或者对方还嘴,他会一直想,很不开心(就是纠结)。

笔者手记

  谈到A的表现,妻子说当初谈恋爱时,觉得他为人不错,也对她好。但现在想想,自己当初“太傻太天真”。

  笔者写下的,是一个凡夫俗子的真实情况。“照镜子”“正衣冠”“出出汗”,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个写照既说明人无完人,也说明做科研并非纯粹的事情,还需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事情,比如和家人的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反思和直面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132304.html

上一篇:一个大学教师的“中年焦虑”【修改后发表】
下一篇:复旦教授告诉大学生|面对人生的困惑和纠结
收藏 IP: 202.120.234.*| 热度|

28 黄仁勇 刁承泰 彭真明 康维钧 刘铁 李毅伟 张晓良 武伟伟 俞立平 刘立 熊建华 程强 孙杨 赫荣乔 汪波 包云岗 汪晓军 徐耀 黄永义 毛吉平 冯兆东 郑永军 吕洪波 江克柱 刘山亮 赵甜芳 shenlu jinchengfei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