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开放存取(OA)不会成为主流出版模式 精选

已有 6194 次阅读 2012-7-11 21:35 |个人分类:出版视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章, 编辑部, 死胡同

  今天,突然接到北京王主编的短信:已经到西安,刚下飞机。说:晚上有人请酒,下午有空要来拜访我。开玩笑地讲:要来看看我的办公环境。我与老王是网上认识的,为此我前年去北京时还专门拜访过,我曾经在博客上记录过,好像篇名就叫“北京会网友”。下午4点不到,老王打车来到了学校的东南门,我急忙下楼去迎接。带领他看了一下我编辑部的办公环境以后,就到我办公室喝茶聊天,一直聊到六点多。因他参加他朋友的晚宴而不得不离开。我们聊工作、聊读书、聊社会、聊退休后的生活安排,聊得甚至愉快。惹得跟他一起来的编辑部的小编辑,只说:没有白来!
  下午聊的话题,多是闲谈,我也记不住,更形不成系统。但是,有一个观点,我回答完后,感觉比我以前的思考更深了一步,这就是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
  话题是老王谈起的,前些时候他参加总署的主编培训班,一位主讲教师提出:未来的出版就是作者缴费、读者按着自己的意愿,免费获取。老王问我如何看?这个问题,我09年写过一篇文章,之后,声称再也不研究了,认为开放存取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没有研究的必要。今年年初,澳大利亚的一位传播学博士做学位论文时对我进行过采访,我也是这样回答过(发过博文)。
  今天老王问我,又要求我必须谈谈我的看法。我就直接表示,不感兴趣。他不甘心,又问我:你是否同意未来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会以开放存取为主要形式。这倒让我不得不回答。我干脆地说:不会!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永远不会代替商业出版模式,或者说作者付费出版模式永远不会取代读者付费模式。
  刚听到我的回答,老王不认同。反问:为什么。我当时也一时有点语塞。心想,为什么?我怎么敢这么武断地断定!作者通过科研项目付费,读者免费获取,对学术研究来讲不是很好嘛?国际非政府机构和政府机构不都在积极推动吗?科研项目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免费获取不是很正常吗?我又想,商业出版不同样可以采取作者付费的方式盈利吗。一个个疑问,让我一时无言回答。但是,我潜意识里就是坚定不可能。
  我迟疑了一会,我顿悟到:这个问题不是开放存取本身的问题、不是出版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的机制问题。因此我回答:因为,社会的发展主要应该以市场的竞争为动力,而不是以政府的力量为主导。政府应该背负社会公益,但是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背负的越多越好。否则,这样的社会就会缺乏发展的原动力,就会将社会拖垮。就如同“福利制”社会一样,谁都高兴高福利,但最终还是要社会全体来承担“安逸”所带来的苦果。简单看来,作者付费用的是国家的钱,读者付费也多是使用公共财政的经费,但是,这里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作者付费更多的是政府公共财政负担,而读者付费并不完全。因为读者不一定是从事公共研究的作者,而是社会的全体,包括企业和个体。也就如同解决的是“全民”福利。是学术资源的全部免费享受而不是部分。
  另外,社会发展的原则应该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就应该放开让市场调节;能够不使用公共财政负担的尽量不通过公共财政负担。公共财政应该是用来解决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和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是纠正市场的偏差。公益机构发起的、公共财政支持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目的是“平衡商业出版”的垄断和高利润,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为了消灭商业出版。现实是开放存取模式被出版商利用,商业出版同样会反过来通过作者付费来赚取公共财政的钱。
  在开放存取被商业出版利用以后、在开放存取模式不能减轻公共财政的负担的情况下,必然是应该探索其他的、制衡商业出版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定不是“开放存取”——因为他已经被出版商所利用,将通过读者赚取公共财政经费的方式,转变为通过作者赚取公共财政的钱——不管是科研项目或是图书馆采购经费,都是公共财政。
  就此记录一下,欢迎交流!
【回复】感谢大家的留言。抱歉,我不能一一回复。感谢编辑的推荐!我这也是被朋友逼出来的思考,的确值得我们出版人和关心学术出版的学术人思考。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本身,所以我将“论据”扩展到了社会和社会公共财政的范围,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研究、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591254.html

上一篇:沧桑过后的坦然——读《热土亲情,此生所依》有感
下一篇:论文摘要四要素的通俗解释//赵大良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15 许培扬 张玉秀 曹聪 王晓峰 彭真明 苏德辰 任胜利 李伟钢 朱志敏 何学锋 王春艳 吕新华 唐常杰 NoteFirst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