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ianda 座右铭:胸怀坦荡,刚直不阿,直言相谏,无所畏惧。

博文

科技改革势在必行 精选

已有 9879 次阅读 2012-6-25 08: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 答疑

科技改革势在必行

(兼答疑)

李连达 李贻奎

        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科技改革。在“科技体制机制的行政化权力化亟待改进”及“当代专家的类型”两文中,揭露了科技领域的一些问题,批评了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明确表示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在科技改革及学术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有争论很正常,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泼妇骂街,人身攻击。

       有人对“当代专家的类型”一文,提出不同看法。原文的六类专家是:1、官员型专家,2、社交型专家,3、工头型专家,4、商业型专家,5、埋头苦干型专家,6、综合型专家。对埋头苦干型专家的介绍充满敬意,是最应尊重、支持、关怀的一类专家。对123型专家则充满贬义,是应该揭露、批评、改革的一类,毫无赞美之词,而不是“毫无批评之意”。对于46两型则不能一概而论,凡是用正当方式对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者,应该肯定;用不正当方式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利益者,应该否定。这部分内容得到多数专家的认同。

       在结语部分,文字比较含蓄,没有恶语伤人和泼妇骂街的不文明语言,但态度明朗,爱憎分明。前半部分强调六类专家的“不同”,是正确与错误的不同, 是与非的不同,肯定与否定的不同,例如有的是埋头苦干,有的是以权谋私,有好有坏各不相同,而不是好坏不分、真伪不辨。文中提到各类专家“为国家、为人民、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这里有正面的积极贡献,应该肯定;也有反面的消极贡献,应该否定,并非全部肯定。很多专家都正确理解了原文的内容及涵义,但有人不解其意,认为原文“提倡官学结合”、“真伪专家和睦相处”、“毫无批评之意”等等。

 原文敢于揭露一切不合理的问题,敢于把矛头指向为官不正、为富不仁的达官贵人,敢于指向123类专家,提出尖锐批评。爱憎分明、态度坚决、无所畏惧,这是“毫无批评之意”?是提倡“真伪专家和睦相处”吗?有人指责原文提倡“官学结合”、“以权谋私提升学术地位”,并问道“权力真能提升学术地位吗”?不仅看反了原文之意,也分不清“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之不同,将二者混为一谈,“歪批三国”。文中之意是批评以权谋私者利用权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不是学术水平),在评选教授、学术带头人、获奖项目及各种学术等级及地位时,事事抢先,青云直上。这种情况,随处可见,岂能视而不见?

结语的后半部分是针对“埋头苦干型专家”而言,他们身居一线,是科技工作的主力军,贡献最大。共同特点是正直、善良、勤奋,有献身精神。既反对趋类附势,阿谀奉承,又反对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他们无职、无权、无后台,甚至“话语权”也很有限。最大的特点就是埋头苦干,奉献一切。因此,他们没有必要羡慕或嫉妒任何人,只要“根据自己特点,找好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专长,各尽所能”,能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必然会“其乐无穷”。

 在写这段文字时,有愤慨,也有无奈,愤慨的是这些不合理不公正的问题,如此强势,严重阻碍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无奈的是缺乏扭转乾坤、根除一切不合理不公正的力量,只能期盼科技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绝大多数专家是科技改革的拥护者参加者,而围攻“拥护者”的是些什么人?是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及其代言人,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科技改革是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所有科技人员、知识分子都应以大局为重,为国分忧,为民尽责,敢于讲真话,直言相谏,无所畏惧,爱憎分明,为科技改革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顺便提个小建议:中国人要学好中文,读书看文章要认真一些,至少要分清褒义词与贬义词,批评与表扬,肯定与否定,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不要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指鹿为马,歪批三国。

 再讲个笑话:

甲说:张飞的母亲姓吴,

乙问:有何证据?

甲答:“无事生非”就是吴氏生张飞的铁证,小学生都知道,你不知道?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585547.html

上一篇:当代专家的类型
下一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3%未完成验收,谁之过?
收藏 IP: 124.127.140.*| 热度|

33 罗德海 蒋继平 黄顺谋 王涛 吴巍 喻海良 李锐 刘耀 曹裕波 方琳浩 温景嵩 文克玲 杨洪强 张鹏举 罗祥存 戴德昌 姜宝玉 许立信 肖振亚 鲍得海 崔全顺 孙学军 赵凤光 贾俊光 apple2011 dangping jwcatalysis fansg keen3 piaoyao998 hangzhou xindaxiang2 qiudy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