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的神圣职责与首要任务是什么?
李连达 李贻奎
在第19届中国科协中医药学会上,我做了《试论中医十大问题》的发言,提到“医生的神圣职责是治病救人,首要任务是提高疗效、提高医疗水平”。并对“过度强调”科研型医院,科研型医生提出三点意见。
一、强调“医生的神圣职责是治病救人,首要任务是提高疗效、提高医疗水平”。其他任务不应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二、有条件的医生、医疗机构应该鼓励、支持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但不应一刀切,硬性规定所有医生都必须以科研为主,发论文为主,“过度强调”所有医院都成为科研型医院,所有医生都成为科研型医生,脱离实际,脱离国情的提法应该慎重。
医生做科研工作需要几个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搞科研,2、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争课题、争经费,3、有起码的科研条件、设备、助手或团队。但是大量临床第一线的医生,医疗任务重,责任重,都在超负荷、超强度、超时间、日以继夜的治病救人,健康情况在恶化,在三个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还要他们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做科研,出成果出文章。岂非强人之所难?!
三、“过度强调”科研型医生的三害:
1、医生评价标准及职称评定标准,理应以医疗水平高低,疗效好坏做为主要标准。但是有些医院以论文多少,特别是SCI论文做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对医生的发展有导向性错误。
2、对临床一线医生不公平。他们把全部精力、时间用于治病救人,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搞科研,不具备起码的科研条件。他们救人无数,但在晋升职称时却困难重重,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不公平的。
3、医生发展的方向不是以治病救人为主,而是以论文为主,将使一些医生重科研、轻医疗,临床医生的医疗水平,数量及质量将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解决“看病难”问题,也不利于临床医生的健康发展。
四、关于“救100位病人,做1000台手术,不如一篇SCI论文”是否危言耸听的说明。以一位急诊科住院医生为例:每日救治病人至少十余人,按每日/人计算,做4年住院医生才有资格晋升主治医,4年至少治疗1000多位病人,但无论文(SCI论文)者,极少能够通过评审,晋升主治医,有的十年八年仍是老住院医,并非少见。
以一位外科住院医生为例:每日做手术1-6台,按每日/台手术计算,4年至少做过1000多台手术,没有SCI论文者,极难晋升主治医生。十年八年的老外科住院医,并非少见。至于主治医晋升高级职称至少要6年以上的临床工作,更是救治100位病人,做1000台手术,不如一篇SCI论文。并非危言耸听。
有些医疗机构评价医生、评审职称时,唯论文倾向十分严重,以论文为主要审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误导医生的发展方向,不利于医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广大群众。
“过度强调”科研型医院、科研型医生,将医生分为“医匠”、“医师”的提法要慎重,要符合国情,符合实际情况,要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提高医疗水平及疗效为主。医院和医生的发展要服从于人民大众的需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9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