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学网上热议导师,既有胡娟的新闻效应,也有嵇少丞-林中祥的斗嘴,还有王德华的感悟,贾伟的评论。我想起了几年前科学网上也有过几次关于导师的讨论,遂把2010年3月的旧作翻出来读了一遍,发现至少到今天还未腐朽,重贴于此,绿色一下自己的脑细胞。
从最初的因果关系看,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之所以需要导师,学术界之所以有了导师这样一回事(或曰制度),既不是因为需要导师搞钱,也不是因为导师可以将本质上只能够成为秀才的人改造为天才。导师的本来作用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对于学科领域甚至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尽可能早的时候看到尽可能远、尽可能全貌的未来以及尽可能真实的通向未来的道路。导师通过一席又一席的话语,必要时包括“拼刺刀”在内的身体力行,使学生了解这一切,也了解自己的悟性和能力,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天才还是秀才。如此,学生达到了“胜读十年(或若干年)书”的求师效果。
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导师们欲将导师这件事做到最好,自己必须处在其学科领域的最前沿,成为其同行中站得最高、看的最远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这是他/她的学生们能够在与其资质相同的人们的竞争中尽早地做到情况明了、心中有数的前提。科研水平的高下往往不在于投入资源的多寡,而在于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重要程度和所采取的方法的巧妙程度。
学生们要在其同等学术资历的人们中先知先觉,还须跟随导师在其学科领域的最前沿行走和修炼一段时间,经历问题、挫折和转机,才能把从导师那里听来和看来的信息和观点变为自己的卓见和本领。导师要能够解惑并带领不同资质的学生走在其学科的最前沿,仅仅是自己看得远就不够了。对于天才资质极强的学生,也许(仅仅是也许)导师摇两下鹅毛扇就够了,但对于秀才型或准天才型学生,导师和学生一起深入问题,拼两三个回合的刺刀恐怕在所难免。毕竟,一个研究生导师不能只会指导超级天才,让具有秀才资质的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秀才,让更多秀才型学生参与、体会和贡献于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是导师更经常性的工作内容。
今天,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一方面成为了一部分人们赖以谋生的职业,另一方面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带来了研究资源(经费)的不确定性。于是搞钱,搞到赖以维持研究活动的最低限度的经费便成为导师在学术之外必须衍生出来的一项能力。在本来就“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人类社会,让别出心裁的思路唱起来动听绝对是一项艺术(应用性研究好些);在中国现行的评价体制下能够得到大量经费而不对学术正义的沦陷做出贡献更是一项挑战。所以,导师要有靠少量经费实现研究计划的能力。
事实上,纯粹的“小米加步枪”很难取胜,取胜的“小米加步枪”一定别有洞天。如上世纪40年代末的国共内战,打的是谁掌握了农民这个当时最大的战争资源;上世纪50年代初中美在三八线上较量的是两国国民的战争承受力。以较少的经费做更有意义的研究,导师得靠未来前途的吸引力、民主作风的感召力、技术路线的巧妙性、以及合理妥协的对外合作凝聚和善用科研资源。作为一句题外话,让高年级或助手级学生接触和参与这些学术之外的活动也应是导师的指导内容。
最后,无论导师如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选择和主宰着自己学习活动的走向、进度和结果。导师能做得只是兜售建议、演示方法、和质量控制。比如,具有秀才资质的学生一心要成为天才,导师唯有大力支持(当他/她面多拼几次刺刀),而不能限制。相反,对于决心按照国内现行的评价机制靠跟踪效仿式研究尽快装点履历的学生,徒有学科前沿思路的导师失望之余也只能尽力而为,而不能将其逐出师门(合理妥协)。
以上体会不知同仁们、学生们以为然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748504.html
上一篇:
以文化对抗文化,对长篇小说《重大计划》的期待下一篇:
哈佛大学校长辞职始末——摘录自中国科学院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