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江豚踪影

已有 3822 次阅读 2019-3-30 16:03 |个人分类:鲸类动物保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是篇大传,涉及到吴、楚、越、鲁、齐、晋、郑、秦等诸国;人物以伍子胥为主,兼涉楚平王、太子建,吴王阖闾、夫差(阖闾之子)、太宰嚭,越王勾践等诸多人物。

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年),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本是楚国大夫伍奢之子,伍奢被楚平王冤杀,他辗转逃亡到吴国,帮公子光(即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设计建造了阖闾大城,作为吴国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吴王夫差时期,伍子胥劝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吴王不听,渐被疏远,最后吴王夫差赐剑命他自杀。《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呼!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部分译文——伍子胥告诉他亲近的门客说:“你们一定要在我的坟墓上种植梓树,让它长大能够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于是用属镂之剑自刎而死。)

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在此加注:“东门,䲕门,谓䱐门也,今名葑门。䲕音普姑反,䱐音覆浮反。越军开示浦,子胥涛荡罗城开北门,有䲕䱐随涛入,故以名门。顾野王云:䲕鱼,一名江豚,欲风则涌也。”

本博主附言:吴国都城的东门,又名䲕门、䱐门,唐代名葑门。䲕和䱐是江豚的别名,当年越军围吴国都城,攻城不下,越国大夫范蠡夜梦伍子胥,命从东南入城。越军开渠名示浦,伍子胥显灵以怒涛荡开城垣,有江豚随涛入城。张守节又引顾野王(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的解释:“䲕鱼,一名江豚,欲风则涌也。” “欲风则涌也”,正是说的江豚特有的“拜风”行为。

春秋时期吴国、越国地图

两千五百多年前,无论是长江岸线还是东海岸线,离吴国都城都比今天的苏州城近得多,又没有闸口的阻拦,成群的江豚(䲕、䱐)从长江口经吴淞江随涛而入,环游于䲕门(又名䱐门、葑门)附近,其体型硕大,腾跃于水面,蔚为壮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170531.html

上一篇:江豚群嬉图
下一篇:古今诗词咏江豚(续三十二)
收藏 IP: 27.17.222.*| 热度|

10 郑永军 尤明庆 史晓雷 李雄 姚卫建 杨正瓴 徐旭东 宁利中 韩玉芬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