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an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anwu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博文

学科交叉中的比较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之可行性探讨(7)

已有 2758 次阅读 2012-4-29 15:08 |个人分类:学科建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构, 可行性, 比较文学, 批评理论

   对尼采的总结:
   尼采如此狂野,一颦一笑都那么富有不羁的美。他充满热情和善意,但却没有受到人类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他清醒的剖析和实践人性的无限潜能,却被放逐于社会之外,成为一个不可理喻的边缘人。“众人皆醉我独醒”,尼采就犹如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异端,越是压抑,越是高声呐喊;越是高声呐喊,越是遭受孤独的背叛。他是精神病院唯一清醒的人,他是平庸社会里唯一的疯子。他勇敢的追求自由,但一次次被自由放逐。更可悲的是,他最后以他肉体生命的无知觉完成了他的灵魂的超越,可他用生命换来的思想结晶没有让广大民众受惠,却影响了纳粹头子西特勒,孕育了他的强人政治,结果造成了人类历史中最悲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确,尼采不是为他的时代而生的,而尼采的灵魂,他的思想的精华在他去世2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超前的,他所揭示的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超越自身的局限、时代的局限,成为尼采口中的超人。超人越多,我们的生活将更绚丽多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越无限可爱。

    有人反驳我: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交流:“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多么无奈。似乎颇有道理。但忽略了个人的创造性,就像索绪尔忽略了日常语言的创造性一样。是致命的缺陷。
    一谈人的问题,就得谈哲学。从整体的角度,古今中外哲学发展变迁的过程,也许能揭示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历程。
以下是我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感想:

    首先我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读一切文字作品,作为读者,一切的解说都是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对西方哲学史来说,罗素是一种解读;对中国哲学发展历史来说,冯友兰是一种解读。 就像我们常说,一万个人读《红楼梦》,便有一万个《红楼梦》的版本;一万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我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亦然。但没有深刻了解哲学原著、没有熟谙哲学经典,仅从这两本史书上引申开去,连感悟都羞于承受,更别提什么权威之论了。
还是先抛开语言谈人的问题:

    “哲学”二字对我来说曾经是那么深奥抽象的词汇,迄今为止除了基本的哲学研究方法外,窃以为这两本书该是本人涉猎哲学著作的导航书籍了。“哲学” 一词英文为philosophy,它源于希腊文,原义为爱智慧(love of wisdom),或是对智慧的追求(strive for wisdom)。罗素把“哲学”总结为“关于真理的学问” 。冯友兰引用宋代邵雍的诗句,“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认为“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 牟宗三说,“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 。尼采认为,生活就是哲学思考,哲学思考就是生活,哲学以探求人生意义为鹄的。这样一来我和哲学一下子变得密不可分,它如同我的影子一样,只要我站在阳光下它便从未离我而去。因为每一天我都可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只要我在思考人生和宇宙的种种问题,哲学就和我同在。

    既然哲学思索是任何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都会具有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或多或少,或主观或客观,或悲观或乐观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在反思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只不过有系统与不系统之分而已。但由于人们的经历、阅历不同,每个人的想法和思考人生的角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人们的某一思想意识成为当代的思维习惯,而这种思维定式被他们的倡导者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记录下来,便成了当时的哲学思想?那么,同时代里不同的思想的碰撞,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一种“冲击”,在矛盾中发展和成长。有的思想流派被统治者相中并加以利用,成为时代的思想统治的工具,其他的流派则变成非主流的思潮。但由于社会格局的改变、人情世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演变等原因,主流和非主流、统治思想和非统治思想持续竞争和角逐。在这个竞争和角逐过程中又有流派之间的兼容与中和,以及不断产生的新的思潮,形成相互争鸣的局面。就这样,只要人类的历史延续,思想便不断传承。生活在不同的地球角落里的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时间如白驹过隙,人类已经从一个初生的婴儿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垂垂老者(至少也已经三千多岁了)。如果霍金的“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的预言准确的话,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是否因为要搬离地球而变得面目全非了呢?人们常说:大浪淘沙,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那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姓氏为“人类”的那两位老人,一个名字叫“中国”,一个名字叫“西方”,你们在回首漫漫人生的一刹那,是否内牛满面地幡然醒悟:那一生穷尽力量追求的,究竟有没有一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千古流传、万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7113-564945.html

上一篇:作家谭恩美本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作家之为作家的传奇经历
下一篇:女性文化载体的运用和解读:谭恩美的《喜福会》(3)
收藏 IP: 218.199.207.*| 热度|

1 曹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