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l2431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l2431 我创作诗词与书法,写些日记,也写些其它文章,发些照片。

博文

七绝 看饿死大学生

已有 3797 次阅读 2012-3-19 16:19 |个人分类:诗词近作|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生, office, style

 

七绝 看饿死大学生

 

专心专意去攻书。大学文凭未煮熟。

 

学校家庭同社会,各方关系不排除。(注)

(注)

1、学校 唯应试是务,与做人、活人何关?

2、家庭 唯学习儿子至上,溺爱犹恐不足,岂能让其劳动、报恩?

3、社会 闲游、享受成风,劳动光荣不再。

 

【相关资料网上下载】

长江商报》消息  近日,湖北十堰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死在家中。该男子名叫王小林,是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最终被人发现“宅”死家中,疑是饿死。

     

王小林生前居住的房屋,如今已大门紧锁

     1995年的大学生,在当时还是很金贵的,很多单位都当宝贝一样看待,本可以有一番作为,却选择辞掉工作,终日无所事事至死……看到这样的悲剧,唯余一声沉重叹息。

     当然,大学生“宅”死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个例和偶然因素,但必须看到,这并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更是教育和社会的悲哀。与之相佐证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独立自强?为什么一个大学生独居家中14年,社会都没有拉他一把,使其早日回归?这个不幸的故事引发一系列沉重思考,更折射出当今教育的三大缺失。

     首先是家庭教育缺乏独立意识培养。
     心理学认为,“啃老”的最主要原因是“父母包办”产生的后遗症。对儿童正常行为的压制和约束,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格;而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包办得太多,代替孩子成长,又会使得孩子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尽管报道对王小林的成长经历报道不详,但仅从“读大二时父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的细节来看,父母的呵护溺爱可见一斑。

     其次是学校教育缺乏人格意识塑造。
     奥尔波特在《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中提出,“所谓人格是决定个体适应环境所独有的心理——生理内在动力系统”。形成对自己社会地位、尊严、能力的思想意识,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心理成熟的标志。毕业后,王小林不能适应工作,不满学校的安排就辞职不干;回到家后,也很少帮助母亲干农活,甚至为此争执把母亲打骨折。显然,我们的国民教育培养出的只是会读书考试的大学生,而不是一个拥有成熟人格的社会人,无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甚至没有用劳动创造价值的自尊。

     此外是缺乏自我挫折教育。
     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因在大学生自己的身上。“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S.H.E的《不想长大》就像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承认,就业压力的确很大。2011年约有650万毕业生,加上往届待业者,不少于900万人需要就业,要找一个什么都满意的工作不是不容易,而是相当的不容易,特别的不容易。而且,一旦进入职场,或许没有“职场宝典”里的钩心斗角、明枪暗箭,但再也不会有人宠着,有人娇着。(从受父母溺爱的孩子、象牙塔里单纯的学生转变成一个自谋生路的职场人,这里面的新旧角色冲突让很多大学生一时吃不消,更别提那些四年大学都在打游戏、谈恋爱的孩子了。笔者就曾倾听过一些“宅男、宅女”的担忧,未来一片茫然,不知该怎么去面对。)似乎60后、70后敢打、敢拼、敢闯的精神和那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在他们身上都不见了踪影。但需要警醒的是,即使工作那么令人不满,职场那么“令人不安”,作为一个成年人,这些都不能成为畏缩不前的借口。谁能不经风雨见彩虹,职场的成功人士谁没经历过这些小风小浪。放弃工作,无异于不负责任地放弃未来。


     社会学家指出,“啃老族”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化成“社会问题”,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如今,一语成谶,大学生“宅”死家中,提前为我们敲响警钟。早日修复教育和社会的缺失,让每一个公民心智成熟,独立坚强,不再游离于社会之外,这既是对生命的呵护,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他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工作,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饭,最终被人发现死家中,疑是饿死。他叫王小林,生于1970年,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6组人。312日,当邻居再次透过窗口看到他时,他的身体已经僵硬,没人知道他是哪天去世的。(2012318日《长江商报》)

 

  大活人,被饿死?听起来不敢相信,以为是假新闻。但细读相关报道,还真有可能——王小林,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当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1995年毕业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回到家乡。却因干活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失望的母亲从此住到女儿家,一住就是14年。14年间王小林不做事也不做饭。想吃东西,就到别人家菜地里拔点菜。直到312日,当邻居再次透过窗口看到他时,身体已经僵硬,疑是饿死。

 

  这是个个案,但却是典型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牺牲品。尽管王小林从小学习成绩多么多么的好,还考上了大学,但他只会读书,书都读傻了,而且只能在顺境中生活,其性格与缤纷复杂的社会不接轨,酿成心理疾病,最终没能逃出困境,成为牺牲品。

 

  溺爱的家庭教育害了王小林。王小林的父母没有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原则,更没有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格,只知道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忽视了先成人、后成才的千古家训。过度的溺爱,使得身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王小林未曾经过农田艰辛劳动的锻炼,以至于辞职回家的王小林不能胜任农事的繁重和辛苦,竟然因为干活的事,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过度的骄纵,使得王小林成长的全部意义只是上学读书,不让其经历任何挫折和磨难,在家里,姐姐为他读书而早早辍学;怕影响他读大学,父亲去世也对他相瞒。在王小林的母亲遭受到儿子的暴力后,失望的母亲竟然住到女儿家,一坐就是14年,对其不管不问。

 

  由此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报道——据《青岛早报》报道,家住福州市的李女士日前坐飞机给在青岛某大学读大一的儿子送了一碗馄饨,因为她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李女士说:听到孩子的哭声,我很揪心。李女士家不是那种一掷千金的富裕家庭,因为她这么说:这碗馄饨花了我近一个月的收入,但只要孩子高兴就值了。李女士的舔犊之情,实质上与王小林父母一样对孩子过份溺爱,着实令人担忧。

 

  应试教育种的苦果。我们的教育,只知道教给孩子课本知识和应付考试的技巧。孩子一旦进入学校,面对的都是接受式的学习,在考试指挥棒的挥舞下,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锁定在课本知识上,智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弱化了德育和体育,因而培养了一大批未能正确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高分低能儿。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想做,怨天忧人,虽说像王小林这样饿死的极少,但择业时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并非鲜见。

 

  应该说,王小林的悲剧,社会、学校、家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小注重对孩子持之以恒的吃苦教育。吃苦和吃苦教育不仅是对孩子毅力和生活能力的一种磨练,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不能吃苦的民族是希望渺茫的民族,害怕吃苦的孩子是失去希望的孩子。我们应该教诲未成年人学会如何做一个,然后才是传授知识。这不光是学校的事,家庭和社会都有义务。

 

 

近日,湖北十堰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死在家中。该刘姓男子是村中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不愿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其母亲因争吵被其打成骨折后住到女儿家。男子像野人一样生存,不在厨房做饭,冬季只吃生蔬菜,而村民否认其患精神病,怀疑他是饿死。(318日《 长江商报)

  一个大学生,本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本该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可却是不愿意出去工作,却是宁愿饿死,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诚然,其中有教育失败的轨迹,有家庭失教的痕迹,但终究是一个人的错,我们对其离世,不必作过多的解读,实际上也解读不出什么东西,如果一定要解读,恐怕是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或是偏面的元素,对于普世的价值观来说,并不具备说服力。

  一个在读书期间是班长的学生,一个村中第一个大学生,本该自强不息的,况且为了他的读书,父亲死了,家人也隐瞒了好久,姐姐过早的辍学,对此,理当心存感恩之心。而分配到学校教书,这样的工作,显然也是相当不错的,实在是没有理由放弃,可他却放弃了,而且根本就没有再找工作。回到家,也很少帮助母亲干农活。有一次,因为干活的事,他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一个不愿意工作的人,一个敢打母亲的人,一个没有丝毫报恩之心的人,你能说是教育的失败吗?在我看来,完全是个人因素所致。就像许许多多的流浪汉,他们宁愿过流浪的生活,也不愿意自食其力,对此,我们难道也要将责任推给教育吗?

  每一个人的生活是不尽相同的,而作出生活的选择,也是个人因素占据主要因素,而这显然不是教育力量所能够达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107-549407.html

上一篇:七绝 斥美军肆意杀人
下一篇:zhsh撰书作品3件
收藏 IP: 218.89.130.*| 热度|

3 陈永金 吕喆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