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蓝瘦香菇”成了个网络热词,记得当时有不少挖掘“蓝瘦香菇”相关的文章,有说“蓝瘦香菇”有毒的,有说“蓝瘦香菇”可以吃的,曾经看到果壳网上有篇文章,根据网上流传最广的那张“蓝瘦香菇”的图片去找来了原图,然后很学术范的考证出它是粉褶菌属的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据介绍,这种蘑菇的菌盖最大约5cm,但菌柄很细,只有约5mm直径,名副其实又蓝又瘦。还给大家找了许多能吃的蓝色蘑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蓝胖香菇”:乳菇属的靛蓝乳菇,好像真的很美味的样子(见http://www.guokr.com/article/441778/?_t_t_t=0.8194784140214324 )。其实许多网络热词出现后总有各种热炒,便如“洪荒之力”出现后,也看到不少寻找这个词的出处和来源的文章,但许多考证其实根本不靠谱。
传说中的“蓝瘦香菇”
美味的“蓝胖香菇”
不过今天看到“蓝瘦香菇”被搬上高校餐桌 2小时60份卖光,倒是觉得把网络热词挖掘出了新意,比找那“蓝胖香菇”好像更有创意。到网上一查,才知除了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之外居然已经有广西大学、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蓝瘦香菇”。看来高校的确是紧跟时代热潮的地方,食堂的大师傅都能那么快就做出那么有时代感的菜品。只是不知道这些学校食堂是不约而同推出这个菜的,还是互相交流或抄袭了才弄出这么时髦的菜品的?
也不知怎么搞的,从“蓝瘦香菇”这个菜突然就想到了创新的问题,食堂做“蓝瘦香菇”算不算创新呢?排除抄袭其他食堂或饭店的之外,那第一个做出“蓝瘦香菇”的师傅算创新吗?即便不是第一个做这个菜,但同时想到这个主意并没借鉴其他食堂的“蓝瘦香菇”算不算创新?还有那种与大多数“蓝瘦香菇”的做法都不同的“蓝瘦香菇”算创新吗?比如江西师范大学的“蓝瘦香菇”,是以香菇和莴苣为原料,刷上蓝莓酱而成,与大多数食堂以西蓝花、廋肉、香菇为原料炒制的“蓝瘦香菇”相比,不同点非常明显,算不算创新呢?当然,有这么奇怪的问题,与我经常接触查新课题,常常要在“创新”的问题上纠结有一定的关系外,还因为今天还看到了一篇报道:金庸将畅销书作家江南告上法院,指控其《此间的少年》侵犯了自己著作权。实际上,早在2000年就开始创造并在清韵书院网站上连载的《此间的少年》,后来正式出版至今已有四个版本,累积销量超过百万。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 可见该小说的故事与金庸的小说完全没有共同点,仅借用了《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作品中的人名。而这样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了著作权,那“蓝瘦香菇”这个菜名完全借用了网络热词,是不是也侵犯了什么知识产权呢?
突然想到科网的王云才老师,我是他的忠实粉丝,他那老马系列和其他小说每次都能让人看了觉得很过瘾,记得他的不少作品也是借用了三国等作品的人名,不觉为他担心了,会不会某天会有人来找他理论,告他个侵犯知识产权的罪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