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评价体系国际化能如何?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世故根深蒂固。中国很多在规章制度甚至法律面前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其实都是源于这个人情。最近科学网上很多人在讨论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问题,其核心焦点仍然是一个公平与公正的问题。而科研评价体系的公平与公正的核心无非就是科研经费的投入(分钱)的标准与科研成果的认定,转化的评价问题。而大家之所以诟病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问题多多,一个主要原因仍然是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里充斥着太多的人情因素。
首先,我们说说科研成果的鉴定。一提科研成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种级别的鉴定会。鉴定的结果通常都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甚至国际领先等醒目的字眼。有时候我很好奇,这些国内/国际领先是如何认定的?国际领先的的标准又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时候其实是无解的。因为世界上那几个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似乎并不像我们一样轰轰烈烈地搞这样的成果鉴定会,然后申请国家的各种奖励。那么这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对科研成果如何鉴定呢?根据我在香港,美国和澳洲的科研经历,我了解到,其实科研项目结题的指标无非也是论文,专利,培养多少学生等这些东西。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这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吗?我们的科研成果不也是这些东西吗?然而仔细想起来,其实此东西非彼东西。虽说都是论文,专利这些东西,但在美国,澳洲,当然也包括香港,这些成果是在一个相对非常国际化的情况下产生的。什么是国际化?简单地将就是你的论文,专利,甚至博士论文是要放到全世界范围内经过相对严格同行评审的。拿同是华人社会的香港举个例子,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是瞄准国际期刊/会议,专利也是以申请欧美的专利为荣耀,博士论文的评审人至少有一两个是国际上的知名教授,而且这些教授跟学生的导师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所谓利益关系,就是没有共同发表过论文,没有一起申请过基金等等。这里我不想说国际期刊,专利,非本土的国际教授水平比本土的一定要高多少,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这种规则的约束下,我们习惯的人情因素会大大降低。既然没有利益关系,人们必然会秉公办事,更不要说绝大多数国际学者本身就有很强的学术道德约束。这种方式显然能最大化地保证评审结果的公平与公正。至于说评价结果是不是国际一流还是领先,其实谁说了也不算。况且科学研究只认第一,连第二都不认。每年我们鉴定会上给出那么多国内领先也好,国际一流也罢,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刚才提到的科研成果的国际化的问题,其实就里面的论文来讲,这些年来,我们其实已经在逐渐走国际化的道路。君不见,我们的SCI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以我个人的体会,我在澳洲,而国内与我年纪差不多的很多朋友的科研成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科研投入的大幅度提高,这种势头越来越猛。说实话,这对我们这些所谓海不归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当然看到这些兄弟们的强劲势头,我们也是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毕竟祖国强大了,海外的华人腰板也挺的更直(这都是心里话,没有忽悠的成分)。然而,即使这样,在国际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做的其实还不够。比如说在国家基金评审这个层面上,国际化的步子再大一点能如何?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基金本子都是中文的,老外看不懂怎么评?而我的回答是,既然国际论文你能用英文发到世界第二,基金本子有啥不同?当然这种改革,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最大智慧就是先搞试点(划个特区)然后推广。我们中国不是有985重点大学吗?就拿985做试点如何?如果还底气不足就拿前十的大学和中科院试水如何?真正放到国际舞台上,看看我们的基金本子到底有多少斤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基金本子三个评审里会有一个与申请人没有任何利益相关的国际著名学者的评审意见,而另外两个国内的评审意见中有的水平太低,或者说掺入了很多人情因素,明眼人是一下就看出来的,这无疑会给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减少很多挨骂的压力,从而保证了评审结果的相对公平和公正。何乐而不为?
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什么事都找老外当裁判员,这不是崇洋媚外吗?“崇洋媚外“,这个词当然是个贬义词。但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我们换一个词不就妥了,比如说“国际化”,“与世界接轨”什么的。只要感情上不要太刺激人就可以了(我们中国人更在乎这些表面的东西)。关键是,至少在科研水平这个事实上,我们总体上还是落后的,落后就要学习,而不是闭关锁国,自己封闭起来玩自己的游戏,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样终将会被外边的世界所淘汰(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