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卓越
前几天,一位本领域的著名华人教授访问我们的中心。因为这位教授是我原来导师的好朋友,来之前导师还特意叮嘱要好好接待一下。我自然不能怠慢,当然也是向大牛教授学习的好机会。
大牛教授,其实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就跟他吃过饭,当然是导师请客,我们这些学生跟着沾光。当时的感觉是,这位老师怎么这么年轻就是国际牛校的正教授,还是本领域著名期刊的主编,实在是厉害,膜拜啊。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像这样的大教授,在国内普通老师,学生是很难接近的。为什么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必须得说,就是这些大牛教授身上是有光环的,这些光环其实很多是别人或崇拜的人有意无意主动给戴上去的,大牛本人也许未必很在意。那么光环下真实的大牛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我去机场接机,为了表示重视,我还特意带了个“小弟”(博士后),担任司机(我回国好几次,参加饭局,发现凡是有身份的人都带司机)。飞机准时到达,大牛教授远远走来,我一看大牛这身打扮,一下子就放心了。要说这也是国际著名教授,穿的比我俩还随便,这要走在国内大街上,完全是泯然众人。寒暄过后,大牛坐上我的车,一路飞驰。为什么开这么快了?因为有一个重要的报告(seminar)等着大牛去做,一大堆老师学生都等不及了,都要看这位华人教授到底有多厉害。
我通常有个习惯,只要是中国人做报告,不管认识不认识,我都会不自主地替他们着急,总担心别出什么大的失误啊。其实这是一种自己也不自信的反映。中国人普遍都比较害羞,大牛教授也不例外。然而牛人就是牛人,牛人自我调控的能力非常强,而且控场能力很强,无论是演讲过程,还是后面激烈的答问环节都尽显实力,游刃有余,有着极强的自信。说实话我们这些中国人的情绪都受到了感染,都不禁跟着自豪起来。这实在是很成功的一个学术报告。
晚上,我们中心的大老板专门宴请大牛教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其实西餐,就是再上档次,也没啥吃的。每次我吃西餐都吃不饱,回家还要再泡袋方便面,肚子里才踏实。西餐完事,老外们都走了,就剩中国人了,这才是真正放松的时间,大家才能说些真心话。
跟大牛教授聊天,给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关于研究方向的讨论。以前,也有很多国内来的访问学者,到这里访问,交流。来的时候,因为时间仓促,都是拿着相机,一路拍。我问他们拍这些有啥用。通常的回答都是,最近我们国内大学学科建设有一笔钱,得花出去呀,看看你们这里的研究方向,我们能不能借鉴点,尽量向你们靠拢,跟国际接轨嘛。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我也不好拒绝,拍就拍吧,这种跟踪说实话是很难跟得上的。就这个问题,大牛教授是这样认为的,他说一个人不要什么方向都搞,一个人一辈子能在一个方向做到卓越,已是非常不容易,更不要说随便涉猎别人的领域这是不绅士,不道德的。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一提谁谁,大伙一下就想起他搞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或者说,一提某个研究方向,就一下之想起某位教授,这才是成功学者的标志。我进一步请教,你是什么时候树立这种学术观念的呢?大牛一笑说,这可能跟你受教育的大学有关,一个大学的学术传统(风格),会深深影响她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做人做事风格。我接着问他,你博士毕业的那所欧洲名校的风格是什么?大牛回答说,追求卓越,要做就做到最优秀。在这种校训的激励下,每个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都非常自信,都以一生追求卓越为自豪。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很多大学(中学)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什么的,跟人家的这校训一比,这境界差的实在有点远啊。
话说追求卓越,其实挺难的。别的不说,国内一般40岁之前搞不定优青,45岁之前搞不定杰青(院士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基本也就放弃追求了,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国外其实也是一样,很多人拿到高级讲师,副教授,工作也就稳定了,不少人也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了。说到教授,不光国外很难,这些年国内评正教授也很难了。所以我不少国内朋友把副教授拿到后,基本再也不为文章发愁了,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上,赚钱去了。理由是,靠大学那点工资,自己再不想点辙,老婆孩子还不喝西北风去呀。追求卓越的事,还是交给牛人去做吧。
因为大牛是牛刊的主编,我对如何成为牛刊的编委很感兴趣。大牛说我们中国人有个问题,就是很多人都非常愿意当牛刊物的编委,但奇怪地是很多人并不愿意为刊物审稿,你说天地下哪有这样不讲理的事?国际著名期刊的编委,哪个不是给期刊审了好几年稿了?如果学术水平又很高,才考虑吸收为编委的。后来大牛自己解释说,国内的学者为什么很多不愿意审稿呢?很简单,审稿费时费力不说,主要是不算很多大学的考核指标。义务做奉献的事是没人愿意干的。我问大牛,一般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牛刊主编?大牛首先谦虚一下说,他自己做的还很不够,然后说,其实牛刊主编,不仅学术水平要让人信服,主编的做人魅力也很重要。说白了,大家愿意向你这个刊物投稿,某种程度上是给你面子。所以说,学问做到一定程度,如何做人的重要性会越来越突出。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但银色的海滩上仍有人在流连,意犹未尽。海到尽处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