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青椒”的激情岁月
大家可能知道之前我写过一篇博文“博文集出版-靠谱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678906.html)。其实本来是玩的心态。怎成想受到出版社的编辑垂青,给我发来一封信如下:
出版科学网上的精品博文,我们最近一直在构思。恰逢昨天我看到了您的那篇博文,感觉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合作机会。
其实我知道这可能是运气使然,更多的可能是编辑的鼓励,当然我的理解也可能是出版社想先拿我试水,因为科学网上藏龙卧虎,水平比我高的多得是,这一点我很有自知之明。但我这个人有个优点,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认真做好。原因是,要不同样的时间不管怎样都会过去,为什么不认真一点?没准有意外的收获。这里坦白一下,我之所以有想出版博文集的念头,其实是有虚荣心在做怪。你想啊,要是逢年过节的,回国去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家串个门,如果光拎两瓶酒,总是感觉太普通,要是呈上一本书,一本谁都能读的书,尤其贴上我的大照,再来个亲自签名啥的,那感觉,指定晕乎。当然感觉归感觉,要是真出版了我仍然还是很忐忑,总觉着这事不是那么靠谱。因为这种博文集还不比专著,自己学术领域的东西心里还是有底的,而这种博文集其实属于文科类的领域,我一理工男瞎掺和个啥劲?正如我写的那篇博文后面的回复中,刘庆生教授直接批评我“年轻人出什么博文集!至少等到我们这把年纪再说,你们现在要出的是学术专著。”当时搞得我脸一直红到脖子根。刘老师是我很尊敬的老先生,一个前辈的良苦用心我当然能理解。当然后来也有李竞博主发文给我打圆场。但不管怎么说,这事总是有点不务正业的嫌疑。另外我也在我们内部的群中做过“民意测验”,已经有师兄弟开始给我起哄,所以心里越发没底,并向出版社编辑暗示了我的担心。不料编辑又给我来了一封信,再次把我狠狠鼓励了一下。
看到编辑的这次回信,我不得不认真起来,并专门咨询了自己出版界的朋友。才知道,出版业也是有大学问的,书能否畅销,除了书本身的水平以外,市场运作非常关键。然而当我听到“市场”二字的时候,心里不由更加紧张。我担心的是一旦在市场的运作下,这本集子真得畅销了,我写的那些博文是否经得住考验,推敲?那么多人看,尤其是年轻人,这是要负责任的。后来琢磨琢磨,也别前怕狼后怕虎了,现在出书算个啥?有多少阿猫阿狗都出这个集那个集了?你还别说,这几天我真从网上看了些名人,明星的传记,说实话还真不怎么样。有时我都怀疑,就这水平都敢出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激励。科学网博主怎么啦?东风吹,战鼓擂,科学网人怕过谁?还就真不能给大家丢这个份子!
我觉着我写的博文还是有些特点的。在我的博文里,留学,科研这两部分,我是根据自己在香港,美国,澳大利亚一路走来的切身体验,原汁原味地跟大家分享了我在求学,科研上的心得,经验,教训。我真得是用心写了,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见得非得出自一个大牛,大明星等成功人士之手,一个正在前行的青年学者的心声可能更能打动你,更能产生共鸣。另外,我再解释一下生活篇博文, 很多文章貌似在讲一些平常的故事, 其实里面体现了我对家庭,事业,亲情,爱情,友谊以至人生的解读, 同时对子女教育,环境保护,社会热点等问题也进行了"旁敲侧击",这里未必见得有多深刻的思想,见解,但我确是在用心挖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最纯粹的感觉,无论美丽的还是丑陋的,高尚的还是卑微的,都是真实的。通过我的博文, 我还想表达,不仅文科类的学者可以写出优美的文字,关注社会问题, 理工类的学者照样可以有人文情怀, 同样可以"悲天悯人",毕竟大家的高数基础都不错,看问题可能更尖锐(跟极限,导数,微分有关),这是一种别样的风采。另外, 我还想告诉大家, 不见得非得名人,伟人可以指点江山, 忧国忧民, 普通人,草根照样可以激扬文字,挥斥方遒,这将是一个新的视角。
另外,在我计划出版的这本书里,在每篇博文后面我都精选了大量的博文评论。坦率地讲,很多评论水平很高,甚至超过正文,这种“互动”会让每篇文章更加精彩。这应该也算一种创新吧!你想想看,谁出书能跟读者评论一起发行?这实在是一种智慧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也是科学网众博主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里用“集体智慧”这个词其实挺睿智的。好在哪呢?好就好在,一旦这本书将来有什么好处,我一个人全捞了,要是最后丢人了,大家都有份!反正我山高皇帝远,想抓到我不容易!
书的名字暂定为:一个“青椒”的激情岁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