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外如何看“四唯”
所谓“四唯”,就是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职称。就汉语的表述来讲,在评价一个标准的时候,任何“唯”都是不公允的,这是很显然的道理。然而我们很多国人很喜欢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用力过猛。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去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职称,而不是抛弃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但执行起来,难度会非常大。比如说不要唯一论文,那么应该“唯”多少论文呢?论文的权重应该是多少才算合理呢?另外,在这四个“唯”中,它们分别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论文和学历通常在评职称,评奖项的过程中是参考的指标。而评职称或评奖的时候它们各自也会互相考量。最后,在评基金的时候,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又都是参考的指标,同时基金也会影响评职称。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影响的。单纯提唯哪个,或者一起唯,逻辑上都是说不通的。那么,老外是如何看待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的呢?
首先,我们谈谈论文。以我有限的对来自美国,欧洲和澳洲的老外朋友的交谈大概有这样一个共识仅供参考。论文在老外无论是评职称还是评项目的时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这里的论文包括论文数量和质量。所谓数量通常会统计两个数字,一个是你最近5年的发表论文的数量,一个是你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论文发表数量。这两个数字同时考量是有道理的。所有的论文数量代表你的科研成果的总量,一个工作30年和工作10年的学者要求当然会不一样。另外最近5年的成果,代表了别管你工作了30年还是10年,你最近5年是否仍然在学术上很活跃?是否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这显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评审人是绝不放心会资助一个最近5年不发论文,或很少发论文的人的。第二,再说论文的质量。如何判断论文的质量?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老外也是看你的论文发表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越是高档次的期刊,审稿越严苛,统计上讲越难发表,水平越高。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人经常用袁隆平,和屠呦呦的例子说事,说他们为人类做出那么多贡献,发的论文并不多,也不高端。其实袁隆平也好,屠呦呦也好,他们的情况非常特殊,是历史造成的。试想一下,以他们的科研素养,在他们最有活力的年纪,如果生活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地球村,一定会通过论文发表的方式频繁与世界同行交流科研成果,活跃在世界科研的最前沿。加强国际交流,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不矛盾,而是会互相促进。最后,提一下代表作制度。老外,在基金评审的时候,也都要求列出10篇代表作做参考。这10篇代表作只是你的所有发表的论文中最能代表你的学术水平的成果,其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评审人评价。代表作很多时候其实是无心插柳,并非有意为之。更不可能成为搞科研的目标。这是科研具有偶然性的规律所在。
第二是学历。学历,无论是本科学历,还是博士学位,只是一个敲门砖,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敲门砖。从概率上讲,越是名校的学生将来科研能力越强,因为他们在名校会受到比普通学校跟更严酷的训练。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科研这个行业,有点特殊。它与你大学生在硕士,博士期间的考试成绩关系并不是太大,搞科研更看能否创新。而创新在大家基础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关系很密切。所谓性格决定人的高度。这样,一个人在科研的路上能否走的长远,能否有创新,很多并非出自名门的学者也有了不少机会。大学毕竟不是大车店,没有成果终究生存不下去。学历的光环只是一时的,并非永远。
第三是奖项。奖励在老外眼里对职称晋级和项目评审的作用时候并不是很大,很多时候只是个荣誉而已,而且奖励的金额也不大。据我所知,很多很有名的奖也就几千美元甚至更少。在美国,也有诺奖得主的大教授在申请基金的时候竞争不过年轻的助理教授,就是明证。
第四是职称。对老外而言,职称在这几项里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跟自己的收入挂钩。然而,即使再挂钩,教授和副教授和讲师税后的收入差距也不是太大。但在整个社会的不同阶层里也算高的,而且属于精英阶层。普遍来讲,大富大贵不敢说,丰衣足食肯定没问题。这一点其实是老外这些教授很淡定的主要原因。他们不会为了多拿一些额外的灰色小收入而铤而走险,绝非因为多么高尚的情操,只是因为风险太大,得不偿失。他们在科研上为论文,为基金而奋斗,除了科研兴趣以外,主要是来自国际同行的压力。对他们来讲,搞科研相对很单纯。那么,职称对申请基金影响大吗?很多国家在基金评审的时候,更偏爱年轻的学者。比如澳洲就有DECRA这样的专门的基金只允许博士毕业5年之内的学者申请,Future Fellowship 只允许博士毕业5-15年的学者申请。它们都是很高的荣誉,对年轻学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基金项目。这个才是科研人的命根子。没钱啥也玩儿不转,这一条在全世界通用。如何保证基金评审的相对公正性是重中之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情关系很难避免,只能尽可能地完善同行评议制度,这是全世界的共识。有人担心我们的基金评审如果全世界范围内搞同行评议,会泄露国家机密,甚至担心把基金的评审权让老外去参与,这简直是丧权辱国,一觉睡到解放前的倒退。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因为,不要说澳大利亚,加拿大,北美,欧洲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基金评审完全国际化,最近澳大利亚ARC(类似基金委)邀请很多来自中国的教授学者加入他们的国家基金评审专家库,难道他们就不怕泄露国家机密,他们就不怕基金评审被别的国家所掌控和操纵?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只有充分融入到全世界的科研大家庭里,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科研体制才能在立于不败之地。不要动不动就拿“中国特色”说事。中国特色指的是在吃透别人制度优点缺点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的优点在自己家里能充分体现,并严格执行,从而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这才是“中国特色”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拿它做挡箭牌或遮羞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