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haidehao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haidehaohan

博文

波兰尼的知识理论

已有 11764 次阅读 2012-2-22 11: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知识, 缄默, 言明

根据不同的知识表达,波兰尼把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
知识作为人自身的创造产物及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的构成和分类早在古代哲学中就已开始。比如,亚里士多德将人类知识分为三大类:纯粹理性(几何、代数、逻辑等)、实践理性(伦理学、政治学等)、技艺。德国哲学家舍勒的分类:工具性知识、理解性知识和宗教性知识。而当今最新、影响最大的知识分类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报告中作出的。报告指出,知识可分为: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 — 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 — 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 — 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而信息。
其中,(1)(2)属于编码化的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构成信息的主要来源,(3)(4)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不易从正式的信息渠道所获取。这无疑带有波兰尼知识观的影子。
 波兰尼认为:人的知识分为两类。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字公式来表达的东西,只是一种知识,而非系统阐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
 如果称第一种为言传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第二种为默会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前者也称为名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后者也称为非名言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
 默会(tacit)本意指:缄默的、含蓄的,不言而喻的,心照不宣的。有学者将其译为“意会”;有学者则习惯译成“默会”。总之,它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正如老庄等哲学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表征的是知识的那种不可言传特征。如技能作为知识的一种,其不可言传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靠的是师傅教徒弟的方法来传授,各种技能或行家绝技如果在一代人中得不到应用,它们就会从人类的知识中永远消失。
波兰尼认为默会知识是超越言传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知识。我们缄默的能力(mute abilities)正是在我们的名言能力(articulate powers)的运用过程中持续增长。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他还声称,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即无论在前语言的认识中,还是在掌握了名言符号——语言之后,默会认识始终是人类知识的总根源,并在人类知识中起决定性作用。
概括地讲,波兰尼的知识观蕴涵三条原则:(1)真理的发现不能用明确的语言规则系统来说明,即真理的发现过程是默会能力在起作用,很难用明确的知识系统来加以逻辑描述;(2)知识是个人的,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公共的。亦即知识是由人建构并且包含了人的感情,但由于包含了普遍性意图,知识超出了主观视野的狭隘,能够走向普遍性;(3)构成明确知识之基础的默会知识更基本。所有的知识或是默会的,或根植于默会知识。
总之,把那种不可能用我们的语言系统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称为缄默知识,也称不言明知识、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或隐性知识。它只能借助于一种身体力行的参与来获得。在情景交融、主客体相融合的状态中相互磨合、共创而生,需要认识主体的置身其中、体验和感悟,靠实际经验的积累才可获得。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有点直接经验、亲身体验的韵味儿。当然,凡事都用自己的亲自践行、感受个中的过程、寻求根源、以及清晰的脉络和方法运用,见证其生成的全过程,以此来增加自身的直觉、感官、感知、认识和认知能力,那当然再好不过。但是,对于庞大、繁杂的知识群体,我们接受的只能是前辈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精华”,其已被普遍认可并得到验证,证实了它们的正确性、科学性、完整性。
从而,在我们的浅层意识中,所有在书本、刊物、影像、广告、通讯等媒介中所传递的信息就被视为知识的全部,殊不知它们仅仅是我们所认为全部知识的一小部分,在它的底部蕴含着广泛而涵义深刻的缄默知识,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它都在有形或无形中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和实践。它存于我们的大脑皮层,或敲击我们的意识群体或留意我们的直觉、灵感、顿悟,通过这种能力,我们内化了外表的所见、所闻,内隐到躯体的意识层面,从而深刻体会到那些明朗的书面文字、符号公式下隐含的深层理解,存于个体又和其他个体存有巨大不同。
当我们重新审视一些经历、成长的过程时,总会自然流露自身的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带有某种偏向或喜好,而这些有时无法用言语表达,或用文字表述后就会变味儿、失真,只有当事人、那个亲身体验的人才真正知道其中的滋味儿,当然包括酸甜苦辣 ~ 所以,换位思考,理解、沟通和交流或许就显得很重要;有时旁观者的一面之词并不能否定或肯定一个人的全部;用一种外部的思想无端强加给一个人也是不合理的;给一个人留有一个自我、自由的空间也是允许且符合科学性的……我想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波兰尼的知识理论上加以适当迁移、推广和扩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5242-540165.html


下一篇:郁积的迸发
收藏 IP: 59.73.208.*| 热度|

12 曹聪 黄富强 谢龙 曾杰 刘广明 张玉秀 王鸿飞 马雷 曹文得 平果 程少堂 sowhat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5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