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评审涉及到高校教师切身利益,而且每年都做,是高校圈子的一个高关注话题。近年来作为评委多次参加正高、副高学科组、评审组评议工作,平时也与朋友有一些交流,难免有些感想。
职称评审一般是院系推荐、学科组答辩加评价、最后评审组投票。表面上没问题,但实际未必。博主体会有几点:
第一,院系推荐,如果秉公办事,当然利大于弊,毕竟院系最了解参评人情况,但由于利益牵涉大,实际上往往是材料最硬的当然通常没问题,但很多人都属于可上可下,在院系推荐排序上就有了打招呼、托人之类的一定操作空间。
第二,学科组答辩加讨论,答辩往往就十来分钟,基本上评委就是看材料,对比文件规定,如果答辩的人多,评委没那么多时间,对于材料最硬的极少数人,都一致通过,但剩下的多数,就基本参照院系推荐排序了。此外,讨论环节的局限是容易出现领导或者资历深的人发言定调的情况,不能真正匿名投票。
第三, 评审组基本上就按照学科组排序来投票,很少出现改变学科组排序结果的情况。
第四,一些地方的一些文件规定需要尽快改进,如广西今年职称文件要求科研型教授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但社会服务型教授要3篇,显然很不合理。博主以为,社会服务型教授要求1篇即可,否则谈不上充分体现分类评职称的政策意图。
建议职称评审下放高校后,取消传统所谓学科组、评审组,完全按照学科来组织职称评审,且校外专家人数政府应该统一要求,比如校外专家不低于一半,且评审组长在校外专家中抽取产生,也有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交流,而不是绝大部分评委都是本校人员。至少对于很多同在一个城市或者高铁两三小时范围内的同层次高校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最后一点感受,破四唯在非顶尖高校意义很小。职称评审文件仍然是论文、课题为绝对要求,且一般高校评委很少问答辩人你的工作在所在领域处于何种位置,有何创新之类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一般高校多数教师的论文或者研究基本上都是跟风,所以比拼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研究本身有何价值反而退居其次。当然,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创新本身不可能多,多了也不叫创新。不可否认,非顶尖高校也有少数积累较多的学科和平台,可以做出有一定影响的创新,但毕竟太少(想一下,全国有985创新平台或者类似水平平台的高校多少所?),平台、氛围、研究生生源都是很大的瓶颈因素,概率上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原创性论文,不能只看期刊,而要看其论文内容,但是原创性论文显然不可能多。实际普遍情况是:某个理论,往往由欧美一流大学的少数研究者提出,然后国内一流大学的一些人引入,在国内好期刊发文,再逐步三四流高校的人跟风,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只好看期刊影响因子。在确认并非抄袭的前提下,以刊评文概率上对多数人的评价还是比较正确的,毕竟好的期刊评议人平均水平比一般期刊评议人平均水平高,而一般高校找的职称评审专家平均水平未必高于好期刊的评议人平均水平。简言之,以刊评文如果有条件地合理使用,仍然可以做为一种快速、低成本、评价正确性尚可的学术评价工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