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发展与传统

已有 2220 次阅读 2016-6-29 06:4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人说,过去常用汉字有五万多个,现在只剩下七千多个。然后讲了一些原因。记得小时候,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康熙字典》,随机翻开一看,这一页或者两页上,一个认识的字都没有。而且好多字笔画之繁琐,结构之复杂,根本就只会让脑子里一片晕眩。“忧郁”的“郁”的繁体字,台湾称为“正体字”,至今都是只会认而不会写。如果看着那个字让我自己写出来,一定极为难看。而且《康熙字典》里字的读音用的是反切,究竟是怎么反、怎么切,我也不知道。一个字到底怎么念,也只能蒙着来,至于是不是念得对,心里根本就没准谱。

可以想象,过去的读书人,单在识字这一项上,要花费多少时间,而且还不能错。参加乡试、会试什么的,还一个字不能写错,写错了字不仅扣分,而且功名什么的就根本没有指望了。如此繁重的学习识字的任务,再加上还要阅读四书、五经,这大好的青春时光还能干点别的吗?估计悬了。像现代青少年所要学的数学、物理、英语什么的,在那样一个时代,恐怕根本就没时间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好多不同的字,现在都用一个字来代替,固然有一些不便的地方,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可能出现混淆的时候。但不管怎样,这大大减少了识字的时间,减少了写那些笔画繁多的字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件提高效率的大好事。尽管今天有人说,简体字不好看,像日本的假名,还有人说,很多字的含义都给弄混淆了,乱了套了。不如繁体字意义明晰。这些话说得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大道理就是简体字方案的实施,让中国更多的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有了文化,掌握了读写的能力。

也有人会说,那些繁体字是我们的瑰宝,是我们的传统,那是不能扔掉的。谁也没说要扔掉传统,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只能抱残守缺,一动不动。那样一来,我们永远无法进步。如果让那些鼓吹要恢复繁体字的人们天天都写这样的字,也不许他们阅读有简体字的文本,他们是不是会疯掉?如果再较一点劲,不允许他们使用电脑写作,也不许他们用钢笔、铅笔、圆珠笔,只许他们用毛笔,因为这才是传统。不许他们用一得阁的墨汁,只许他们用砚台研墨,这也是传统。传统如果像他们说得那么好,那他们为什么自己不首先身体力行,去尽力做那些恢复传统的事情?

这话说得可能让人不太舒服。但是话糙理不糙。社会上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代价。我们原来穿棉布衣服,但棉布衣服没有化纤的挺括、漂亮,人们就去穿化纤的衣服。其实更根本的原因,是棉布生产起来成本更高,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在那个年代不可能只靠棉花纺纱织布。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也知道穿棉布更舒服了,也愿意穿棉布衣服了。可是在市场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所有的服装都恢复为纯棉布的质料了。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代价。

人们都说吃天然食品更健康。这话没错。可是如果当初不在庄稼上施化肥、洒农药,那粮食产量根本就无法大幅度提高。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解决起来可能更加困难重重。中国只能选择先活命,再健康的路子。你想让食品无化肥无农药,可是我们连能吃饱都做不到,那还有条件讲究什么化肥和农药的问题吗?或许我们可以研制开发出不需要化肥和农药但同时又能高产的作物,但是这要等相当多的年头。谁愿意饿着肚子等这么多年?有这样的可能吗?

所以,凡事都要想开一点。传统固然好,发展更重要。咱们中国的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特别是其中的榫卯结构,其精巧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可是今天我们还有那么多时间一点一点去做雕梁画栋吗?如果还那样做,我们的建筑成本提高的就不止是一倍两倍,要多花个十倍百倍都可能不止。而且木结构对于火险有着天然的不免疫性。在防火上,是不是还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我们今天使用的那些阻燃材料大约就都无用武之地了。

对于我们传统中的好东西,当然能保留还是要尽量保留一些。但是要求当代人的生活都恢复到传统上去,那是不现实的。文明的进步都会有这样的代价。现在的人们对于某种传统文明成果的遗失感觉遗憾,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句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正如我们今天还有必要保留熊掌的烹饪方法、保留虎骨泡酒的工艺吗?这些传统,如果要保留,也只是象征性的保留在博物馆里吧?没有必要再拿出来满大街地吓唬人玩儿了吧?

对于研究古文献和古汉字的学者来说,认识五万个汉字或者更多一些汉字也是无可厚非的。那是他们的正差,别人无须置喙。但对于更多的人们来说,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87396.html

上一篇:钱、杨二位先生
下一篇:读到美国的一本书
收藏 IP: 61.51.75.*| 热度|

3 徐令予 吕喆 wangbin6087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