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11日“冰点特稿”栏目,有一篇文章《当外婆还不是外婆的时候》,读了之后,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是一位年轻记者,因某种意外的原因,发现了自己外婆的故事。他很幸运,最后把外婆年轻时的故事总算都记录了下来,而且出了一本书。
记叙普通人的经历和历史,这也是近年来口述历史最关注,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普通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历史,许多人的历史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历史。这个记者,最初对自己的外婆并没有多亲近,但是他发现了外婆年轻时从学校毕业时的一个手写的纪念册,上边有些当年外婆同学写下的临别赠言,都是毛笔写的,而且字迹都特别漂亮,都可以算是书法艺术。这才引起这位外孙的浓厚兴趣。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长辈能有多少了解?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我们到底能了解到多少?父亲在晚年的时候,还多少讲一点他年轻时的事情,但也只是断断续续,连片断都算不上。当时甚至也没想起来给父亲做一个口述,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后来,给学校的一些老师做那种片断的口述,才发现这项工作实在太有意义了。可是对于自己的长辈,已经都是遗憾了。
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们唱《木兰词》,虽然正式出版物说那应该叫《木兰诗》。母亲从头唱到晚,一句都不会错。到了老年时,依然能完整地唱下来。后来,我想把母亲唱的这首《木兰词》给录下来。结果用录音笔录制的时候,母亲居然唱得嗑嗑巴巴。我心里很想让母亲再唱一遍,唱得更完整一些,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或许这样一个重唱的要求对母亲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毕竟是一个将近九十岁的老人了。嗑嗑巴巴,就嗑嗑巴巴吧,聊胜于无。总算把母亲的声音留了下来,将来的人们听到这样的歌声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的人们,包括那些歌唱家或者歌手,有多少人还能从头到尾唱得了这支歌?
读过一位朋友编写的《老北京人口述史》,其中有很多东西过去都不知道。比如,一位著名的医学专家,年轻时最喜欢听京剧,而且对京剧也很有研究。他说,京剧其实就是来自傀儡戏,就是木偶戏。我一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木偶是不会把头转来转去的。舞台上的京剧人物也似乎没有把头转过去的动作,都是身子连着脑袋一块转。京剧人物的舞台台步也跟正常人不一样,膝盖几乎不怎么打弯,这也符合木偶人物的动作状态。男人迈四方步,女人走小碎步,都像木偶而不像常人。
北京过去有专门给富人家养鸟送鸟,养虫送虫的营生,这在过去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是读过有关口述史的书,才得知的。这样的历史被称为社会史,正史或者政治史是不可能记载的。但是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只是被我们曾经忽略掉了。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历史都记录下来,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尽可能地把我们能记录下来的历史记录下来。一叶而知秋,一滴水能映射出太阳的光芒,这总是不错的。记录这样的历史,阅读这样的历史,使我们现在的人与将来的人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将会有过去不曾有过的亲近感和依恋感。这对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和进步都是很重要的。
我们怎样对孩子们进行这种悲伤与忧虑的教育呢?这恐怕主要还是要依靠因势利导。如果刻意制造这样的环境有点难度,而且不易把握。别还没对孩子进行好教育,倒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就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办。先要告诉孩子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再告诉孩子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孩子看上去是脆弱的,不能施加猛药。但孩子有时候也是很有韧性的,试着给他们加上一点压力是可以的,不一定会出什么大不了的事。当然,小心谨慎是很重要的,鲁莽行事绝对不可取。
一般做家长的,都会担心孩子很脆弱,其实,孩子确有脆弱的一面,也有韧性的另一面。只是我们不太清楚什么时候脆弱,什么时候又很坚韧。只有认真观察孩子,长期了解他们,或许能摸到一定的脉门。不对,有一个认识是很重要的,悲伤和忧虑不是毒素,从某种角度上看,它们同样也是孩子成长中的营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样的营养不宜过多,正如正面的蛋白质与维生素也同样不宜过多一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