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节约与经济学 精选

已有 5211 次阅读 2014-4-25 00:2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节约其实是一种习惯。小时候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读得很熟,但并没有实际的体会。直接体会到的是,在饭桌上,如果掉了饭粒,父母是一定要求捡起来放进嘴里的。如果掉在地上,就说不要再捡了,因为吃着不干净。后来到农村劳动多次,拔麦子插秧都干过,确实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对节约粮食就更自觉了。但是对于蔬菜,似乎就没有对粮食那么特别注意,一来是古诗中没有“谁知盘中菜,片片皆辛苦”的句子,而且自己也没有专门去种过菜,不知种菜的辛苦,所以在今天,如果有了剩菜,下顿还可以吃,再下顿即使没有坏,只要看上去已经不那么顺眼了,也不会再去吃了。而这样剩菜的出路就只有倒掉了。

有时跟朋友或家人在外面聚餐,如果有饭粒掉在桌上,仍然会下意识地捡起来放进嘴里,有时家人会说,别捡了,让人看着多不好。我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不好的?捡起来吃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可能家人觉得这样子不好看,或者也认为掉在餐桌上的饭粒,不那么干净了吧。如果说不那么干净,倒也可能。只是能不干净到哪儿去,没有大肠杆菌,没有痢疾杆菌,没有葡萄球菌。一般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家里有不少一时半会用不上的东西。如包装纸盒,家人的态度就是赶紧处理掉,或卖给收破烂的,或者干脆一扔了之。我总觉得这东西暂时看上去没用,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得上。所以总想留下来,当然要尽量少占地方,不要显得那么杂乱无章。但即使这样做了,家人也不能容忍,总说留这些东西,会很乱,还是坚持扔掉。我当然不愿意为这点事与家人闹不愉快,只好悉听尊便。可是有一次要搬家,还得找超市,去买一些用过的包装纸箱,每一个就得好几元钱,大个儿的得有十多元钱。如果早先那些纸箱留下来,何至于花这冤枉钱?

可能在家人眼里,家里的整洁最重要,而那些没用的东西,可能将来用得着,可能会省一些钱,但这又能省多少钱?扔了再买也费不了几个钱,可是家里太乱实在让她们难以容忍和接受。所以即使多花钱,她们认为该扔的也要扔掉。

女士们对于她们购买的服装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当时看着很好,脑子里连个奔儿都不打,掏钱就买。买回来一看,总觉得这也不对劲,那儿也不合适,买回来后就压在衣柜里,看也不想看,动也不想动,根本不要说会穿出去了。时间长了,要么送人,要么干脆扔掉。这样的浪费也不是一件两件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她们觉得扔这些东西不用太在乎,因为买的时候,也并没有花大价钱。虽然说不是花了高价,可那也是钱哪。只是女士们的随性是男性们永远无法理解的。不是女士们不会过日子,也不是女士们天生就只会糟蹋东西,只是她们对于这类女士专用的商品总会采取这样的态度。

关于节约的话题,也曾在经济学界有所讨论。比如过去说穿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于这个节约的观点,很多经济学家严重地不同意。他们说,如果消费者都这样使用商品,那么经济还怎么发展?社会还怎么进步?他们的意见是,只有加快资金周转,让商品不断地缩短使用的周期,那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一直弄不太懂。一件商品,经久耐用,难道不是好事吗?40元的东西,能用十年,而20元钱的东西,只能用两年,对于消费者来说,哪一个会是他们的首选?除了时尚商品对于青年人来说,可能会选择后者之外,成熟理性的消费者只会选择前者。但经济学家们不答应,他们一定要让消费者统统选择后者。这不明摆着,让消费者多掏钱吗?多掏钱就会让经济发展,那老百姓兜里的钱少了,谁兜里的钱多了?当然是老板了,还能有谁?这是让经济发展吗?这是让资本发展,让资本家发展。

而且,这种所谓通过加快周转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其结果是所有的商品生产都很难让消费者放心,很难让消费者信任。社会充斥着疑虑和担忧。我不知道这样的一种消费环境会是一个让人放心和舒心的环境。

德国制造业讲究的就是质量,质量高的商品使用期限自然就会长。可是没听说德国人为了促进经济,就会缩短生产商品的使用寿命,或者降低质量标准。这不光是钱的事,它涉及的方面相当广泛。中国的有些经济学家脑子里不知琢磨什么呢,把这种过去奸商的所作所为当成合理正当的做法,真是有点岂有此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88326.html

上一篇:说“坟”
下一篇:记大学时代的几位老师
收藏 IP: 114.246.166.*| 热度|

9 吕喆 武夷山 陈冬生 王春艳 王利国 孙学军 李学东 李宇斌 truth21c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