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误国误民的应试教育

已有 3271 次阅读 2013-4-29 05: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多年来,所谓素质教育其实一直被放在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如何应付考试,从某种意义上看,虽然与知识传授有关,但是已经不再是完全的知识传授了,而是要把传授到的知识牢牢记住,而且要能在复杂的试卷上表现出这种记忆结果。而这种记忆的能力成为各项升学途径的主要考核标准。应试教育,要求不仅要记住结果,甚至也要记住算法。这是一种广义的算法,包括语文、历史之类都存在这类算法。

如果严格说来,其实素质教育中应该包括着这种记忆知识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是片面强化这种单一的能力,从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其他内容,甚至是主要的内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培养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心智健全的人。这样的人,不仅要能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更要能与社会相融合,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能量。而现在的应试教育,似乎有一点与这样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片面强化记忆方式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无论是在培养对社会做贡献方面,还是与社会融合方面,都在起着一定的负作用。

文革前,我们把教育的目标定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教育的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许在今天有些人看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一条在有点扎眼,但在实质上,这一条并没有什么毛病。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这当然应该成为教育的方向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多的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考虑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也不能算是什么大的问题。而应试教育,与这条教育方针是相悖的。

今天我们也还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字面上看,“美”与“劳”的添加有点画蛇添足。“劳”本身就是“德”的一部分,厌恶劳动、鄙视劳动的人,怎么能有“德”?而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中,“劳”这一块,即劳动观念、劳动态度以及对待劳动人民的正确态度恰恰是最为欠缺的。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高年级,还有正经的劳动课吗?至少我们在初中时,每星期都会有半天的劳动课。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的劳动大都是在农田和果园里,除了付出体力外,还学到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作物种植的知识。而且,我们那时所受的教育,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劳动人民,特别是要尊重那些曾经在旧社会受到歧视的从事所谓不那么体面劳动的劳动人民,如清洁工、农民等。当然,我们今天的教育从表面上看,也不会与此唱反调,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你没有好成绩,就进不了好学校,进不了好学校,就会被分流,就会去做那些所谓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以及被今天的一些人们仍然看不起的劳动。这种应试教育与表面上所称的“德智体美劳”有什么相干?这不是在唱反调又是在干什么?

美育,当然是必要的,只是在咱们这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从某种意义上,现在还只是一种奢侈品。对于中国农村教育现状来看,能够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的学校估计还是凤毛麟角的。也许美育在未来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看来,还难以在现实中完全实现。而且在我看来,美育应该是智育中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单独列出来。因为美育,包括对艺术领域中的知识学习,包括对美的事物欣赏的能力,当然也包括对艺术领域中某种技能如绘画、器乐、声乐等的学习与掌握。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这都是需要学习的。把美育划分到智育的范围之内,没有什么不妥。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下,德育是软性的,体育是陪衬,而智育被畸形强化。应试教育是对整个民族的戕害。因为它造成了对下一代整体的损害。这种情况如果再不能加以根本性的改变,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应试教育不仅破坏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由应试带来的作弊以及对作弊的宽容都是对人的品格的极大损害。还有就是,一些官员与富人为自己的子女上好学校大行不正之风。有人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问题。这话有道理。但是目前要完全改变高考的形式是有困难的,但是不妨先改变高考的内容。对于所谓标准化考试的方式及内容,必须要做大的改变。那种连作家都得不到高分的语文试卷,是不是就不要再出现在我们的考场上了?



再见城市和乡村.MP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84971.html

上一篇:学生不听课咋办?
下一篇:读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收藏 IP: 114.246.165.*| 热度|

10 吕喆 宁利中 王涛 赵美娣 曹聪 杨正瓴 李宇斌 翟自洋 罗春元 ycjy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