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xie2000jhx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xie2000jhxie

博文

在合工大学习的日子里(1)

已有 274 次阅读 2024-6-18 23:5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在合工大学习的日子里(1978.3-1982.2)

~露天电影和体育运动

在合工大读书四年里,给本人印象最深的要算看露天电影(现在称坝坝电影)和每天下午打篮球了。每个周六或周日的晚上,学校基本上都要在露天电影场放一场电影。露电影场里除一个布幕,一片草地,偶尔散落在地上的几块红砖和周边矮矮的砖头围墙之外,啥东西都没有,没有看台,没有椅子。更神奇的是在电影场门口或周边见不到买冰棍和饮料的人,竟然没有人去打那么好商机的主意!(可能那时经商被认为封资修的)要占据正面看电影的好位置,不少人早早地就从宿舍里把自己的四脚凳搬去占位置,天刚一黑空手或拿着凳子的同学从学校各个角落涌向电影场,场面很热闹壮观。那时宿舍里没电视、电话、音响、电话,更不用说手机了。进城看电影既费钱又费时间,大家当然不会放过每周送上门这文化大餐。特别是一些经典影片,大家更是不愿意错过。记得在那里看过很多片子,比如法国的“佐罗”、“基督山伯爵”和墨西哥的“叶塞尼亚”,国产影片“庐山恋”、“小花”和“闪闪的红星”等等。我一般是等到电影快开映时,去宿舍搬凳子急匆匆奔向电影场,赶到时好位置都被人占,只能在银幕背面远远地看了。有时起了风,银幕开始摇晃变形,而恰恰就在这时电影却进入了精彩情节。大家伸着头聚精会神盯着摆动中的银幕,人物像哈哈镜中似扭来扭去。偏偏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开始是稀疏雨滴,后来越来越大,最后倾盆而下。在雷鸣夹着电闪中,一群落汤鸡似人们兴致勃勃在雨中盯着布幕,随情节的起伏发出一声声惊叹。这场景也算是人类电影放映史上的奇葩吧?!

 来合工大看露天电影的还有省体校和省艺校的学生。从风格一看就知道哪个是哪所学校的学生:合工大学生中老夫子型居多,戴眼镜穿中山装,衣服左上面口袋上插着钢笔,斯斯文文,谈吐文诌诌的,话语中还偶尓夹带着一两个专业术语;而体校的学生常常穿着背心,露出发达的肌肉,脚上总是趿着一双拖鞋。男女生之间扶肩搭臂,一路上有说有笑;艺校男女生走路笔直,脚下像安装有弹簧。特别是女生细细个儿,亭亭玉立的,像风中摇曳的花儿。她们与工大低头沉思,囔囔自语的夫子们似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压根没有交集。

  除了到学校露天电影场看电影,我们偶尔也会到省体育场去看露天电影。那时国外一些好的译制片在国内公映,一票难求(特别是一些限制片)。我们有时会约几个同学去电影院门“张票”(等退票和多余票)。记得一次我和韩承双去市区里电影院(淮海还是花冲?)门口等退票(大概上映日本影片“山本五十六”或“啊,海军”之类的),见人就问“有退票吗?”或“有余票吗?”有一次抬头时,猛然发现教我们数学分析课的万迪生老先生和夫人走过来,吓得我们赶紧溜进黑暗的小胡同,溜了。          

体育运动给我大学四年求学生涯抹上浓重多彩的一笔。  记得那是刚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年里,由于肠胃不适加之紧张的学习,自己的睡眠状况变得非常糟糕,经常是彻夜无眠。加大一功课学习异常紧张和繁重,给自已增加了无限烦恼,有一度曾有放弃学业的想法。有一次去校医院的路上,正好迎面碰到从医院门口出来的万迪生先生,他问我为什么来医院,我说到医院开点安眠药,他惊讶地说道“你这么年轻就吃安眠药了,那以后怎么办?你应该多锻炼锻炼身体,跑跑步,睡眠就会大大改善的”。从此之后我就放弃了安眠药,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的跑步,风雨无阻。特别是隆冬的田径场被厚厚雪覆盖着,只有自己一人深一步浅一步地在上面奔跑,在雪地里留下一串串脚印,自己还颇为自豪的。体育锻炼不仅加强体质,也磨练自己的意志,为完成学业打下基础。    

 校内虽没有游泳池,但斛兵塘水面非常开阔,中央还有一个人工小岛,是全天候天然的游泳池。而且斛兵塘的历史传奇更给她增添一层迷人色彩: 风吹过树叶的飒飒声,似当年曹操操练士兵时留下口令声,或是激情呼声的余音。然而在塘中游泳的人并不多,可能由于上来后冲洗不方便吧。可我却发现一处偏僻地方有一个水龙头,蹲在下面简单冲洗一下,再在游泳裤外面套上短裤,等外面短裤没有浸湿前就急奔回到宿舍,然后再换上衣裤,一身轻松地去教室或图书馆看书写作业,十分惬意!  

  大家在一起打球,不仅切磋了技艺,更重要是建立了友谊。汗撒运动场,挥写青春的大好华章。合工大出大门就是省体校,右手边有省体育场,这里体育运动氛围十分浓厚。我们九号楼宿舍(感谢同窗叶建乔告诉了楼号)就在田径场和足球场边,中央人行道将田径场与篮球场和排球场隔开。每天下午这里人声鼎沸,一个活力四射合工大展现在人们眼前。 

 一般下午4点多钟大家就陆续回到宿舍,换上衣服和鞋就急匆匆跑到篮球场上。一般三至四人一边,谁先进3个球或5个球,就把对方淘汰,换另一组上来。我们班上李力,张伟林,孙振华等都是篮球高手。我们还被选入过基础课部篮球队,参加过学校院系间的比赛,成绩还相当不菲(不记得获得前几名了)。我还记得我们班男生两个小组间还举行过排球赛。当时打得难解难分,最后一局赛点后比分交错上升,一直打天黑才分出胜负来。一次合工大女排与安大(?)女排在省体育馆进行比赛。合工大的学生倾巢出动,是本校女排的铁杆子啦啦队。当时掌声雷动,呼喊声震耳欲聋,体育馆的屋顶都要被掀起似地。我们班肖海虹同学是校女排的扣球手(记得她上大学前是省体校排球队员),更是我们班的骄傲。在省体育馆我还第一次看到精彩的手球比赛,特别是主攻手强力突破人墙,奋力鱼跃向前,在完全失去平衡的瞬间把球掷进对方球门,那身姿优美极了。     

记得后考入合工大不久,学校还搞过一次长跑比赛。可能由于组织者经验不足,有人一出校门就坐上在外面等待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只见自行车一路狂奔,马拉松变自行车比赛。有人想象力更丰富,抄近路从侧门跑回了终点。好像那次比赛成绩作废了,学校再也没有举行类似这样的活动。    

在合工大最值得骄傲一件事,是由我们宿舍4人(实际是3+1,另外一个人是工程制图班一位帅哥)组成基础课部4x100米接力队曾获全校第三名(或第四名?)。这四人中我要算最弱一棒,记得泾县中学当体育代课教师时,本人100米最佳成绩只有12.9秒。而汤建,王光荣和那位帅哥据说都参加过地区级田径赛,100米成绩都12秒前后(汤建最好,应该11秒多一点。他是文体积极分子,校团委负责人,后来还担任过副校长)。       

学校体育活动中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事故,当时我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至今记忆犹新。大概是两个系男生间进行足球比赛,我当时在靠近宿舍这边球门旁看球。突然对面球门前传来“呯”地一声闷响,只见有两人瞬间同时倒在地上。原来一方后卫和另一方前锋争头球时,双方的头狠狠碰在一起,其中一人倒下后不久就站起来了,毫发无损。可惜是另外一位一直昏迷不醒,送进医院抢救,已经是回天无术了,大家都感到十分惋惜。在校四年中发生两起伤亡事件都与体育运动相关,但从未听过跳楼或跳湖等自杀的事情,只听说一位女生晚上睡梦中起来持刀砍伤了同学,最后医院判定为梦游,没有追责于她。   

1986年寒假我带新婚妻子,回老家见父母,顺路去合工大看望父亲的一位熟人。从熟人家出来后,已是夜幕四合。在校园白炽灯下,那熟悉一切突然梦幻般地回来了:我仿佛从图书馆出来,就直直向九号楼走去。夫人直叫“你向哪里走呀?我们来时不是这条路呢!”我突然醒悟过来了,然后奔向篮球场,凝视那风中摇曳的篮球网,依然还是那半边脱落半边悬挂空中样子,那是多少次进球冲刷的结果。我轻轻地抚摸篮球架上以前常挂书包地方,真有点情不自禁了!

谢建华,2024.6.18

(本入学通知书由我们班董加林同学保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5950-1438748.html

上一篇:生活在成都(3)-受伤
收藏 IP: 60.255.166.*|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