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博文“MIT印象”里提到在CSAIL实验室所在大楼空间广泛分布的可供书写的白板,MIT人戏称为“白板文化”。唐常杰博友评论:“建议加一两张白板的照片,走(再)好有文字,描述学术气氛”。为此,前几天晚上再次到实验楼详细考察和随机拍摄了一些白板,响应唐教授建议。我想通过这个“白板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理解MIT的学术文化和特点。
在那个外形和内部结构很不规则大楼里面,只有位于地面一楼结构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尽管平面分布也很复杂),此外只有乘坐电梯上楼才会有楼层的概念,而步行上楼是万万弄不懂是第几层楼(图1)。在“白板文化”中,一楼主要以黑板为主,以几块小黑板拼接成的大黑板面积很大,可以占据一面墙(图2)。有的黑板与公告栏目合并在一起,构成一面信息墙(图3)。在这些黑板附近就有若干桌子和凳子,旁边还有一些小吃店。大家可以坐着,一边喝着咖啡,吃着点心,一边利用大黑板讨论问题,显示一副自由自在的学术交流氛围和风格。图4-7为楼上一些开放空间矗立的白板,在这些白板上还留下一些学者讨论问题的痕迹。这些位于开放空间的白板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位于非限定开放空间的白板,这类白板可供任何人自由讨论使用(图4, 5);另一类主要位于一些研究生(主要为博士)工作区间的白板,它们主要供研究生讨论问题使用(图6, 7)。从白板上保留的痕迹看,这些学者们确实在讨论一些科学技术问题。这些似乎表明,至少在CSAIL实验室,使用白板进行学术交流是一种习惯。
还有一类白板位于教授(泛指正式教师)和博士后的封闭办公室内。儿子办公室的白板原来写的东西都已经擦拭干净,由于他11月3日就要在新科大给大二学生正式上课,所以我给他示范讲课时书写了一些我的专业内容(地球物理学专业-Geophysics),并告诉他上课时尽量做到微笑面对学生,让师生之间有一种亲近感(图8),那样会提高讲课的效果,这是我几十年来站在大学讲台上的亲身体会。儿子说和他一个办公室的秘鲁籍博士后(博士毕业于纽约大学,专业是机器学习)平常的演算推导公式就喜欢在白板上写,然后再将最后正确结果记录下来。
我和儿子也讨论过为什么他喜欢在打印手稿上修改,而不是直接在计算机的Word文档上或PDf格式上修改手稿。他说这种习惯也是在与MIT一些教授接触中感受到的一种“良好”习惯,在打印出来的手稿上修改手稿和在计算机上修改效果不一样。从心理上分析,在打印纸上修改手稿精力容易集中,而计算机上修改有时会受到网络咨询的诱惑(尤其是年轻人)。例如有时认为需要休息一会儿,不自觉地打开相关网站游览一些“八卦”消息,分散了注意力,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就像我多次提醒有的年轻科学网博主花费过多时间在网络上,一定会影响他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我曾经在王英安博主的博文:“为何科学网争吵多于实干?是科学家突出的思辨习惯使然?”评论:“科学网上看不清楚谁是实干家?”,他回复说:“实干家都在做事,没时间经常写博客”。心理学家研究也发现,现在对小孩教学中相对于以前明显不同;对于同一个事情,以前也许只需教一遍孩子们就可以记住的东西,现在也许需要几遍。因为现在小孩拥有的信息量多,思想不容易集中。当然,作为一种写作习惯因人而异,不可能千遍一律,最后效果才是检验这种写作习惯优劣的唯一标准。
其实,作为一所世界级名校,还有很多学术特色,例如丰富的学术信息量。儿子去MIT才7个多月,手机里面保存了来自MIT各类未读邮件900多个,包括事项通告与学术报告通知,并且以后者为主,未读邮件是指只看了邮件主题发现不是很相关没有打开的邮件,加上部分已读邮件估计总数超过1000个,平均每天5个。我想,拥有这样多学术信息通告量的现象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和学生长期受到良好学风熏陶的结果,这种结果经过长期积累,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最终导致世界上学术牛人和优秀学生趋之若鹜,并产生正的“马太效应”,这也是我的“中国大学发展之梦”。
2013年7月25日于波士顿
图1 CSAIL所在大楼内部空间复杂结构,这时从一楼地面步行上楼梯的照片
图2 位于一楼的大黑板
图3 位于一楼的黑板,与右面公告牌一起构成一面信息墙
图4 一个楼层上非限定开放空间上的白板
图5 一个楼层上非限定开放空间上的白板
图7在一些开放空间中研究生工作区域的白板
图6 在一些开放空间中研究生工作区域的白板
图8 我在儿子办公室的白板上给他示范讲授“地球物理学”课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