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官方一手操办的“学科评估”结果正式公布。用“有人欢喜有人愁”来形容相关单位领导此刻的心情最贴切不过。这不刚读到一篇文章“北大、清华和人民大学为什么牛?”。文章主要就2012年教育部刚发布的全国大学学科评估结果,对那三个学科数排名第一的大学大加赞扬,尤其盛赞人民大学有9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文章目的可能是要批评那些合并大学中几个“超级”学校排名第一学科数不多现象。当然,我认为仅用这个学科评估排行榜就判断人家办学业绩不好有失偏颇。其实,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在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无论从历史沿革还是现实都是它的优势学科,多几个排名第一学科顺理成章。文章强调办学要有特色这个观点我很同意。但是作者却忽视了办的不比人民大学差的还有多所特色大学。这些大学可是无论国家投资和还是名气远不能与人民大学比。人家都只是与全国上千所大学一样属于“正厅级”,而人民大学当下可是“副部级”,要是放到几十年前,人家可能属于国家级了。你说上世纪50年代人民大学吴玉章校长的级别难道不比书记省长大。我想既然文章要强调办学特色,就应该客观、公正和公平地多介绍几所这样的特色大学。例如由于历史原因于上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而组建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著名八大学院这样的特色大学的情况。
我查了一下这个学科评估结果,果然不出所料,那几个“地、矿、油”单科性特色大学学科排名基本上都保持了第一的名次。它们分属于中国地质大学的理学“地质学”与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中国矿业大学的“矿业工程”。这几所大学的办学资源可是没法和人民大学比。因为,全部都是两地办学,又属于“地、矿、油和农、林、水”的“艰苦行业”学校,生源差,虽然都是“211”,但哪能和“985”比。而且所办的学科都是要花大钱的,然而国家投资相对少,当然石油大学由于行业关系,科研项目经费不少。人民大学的学科却是花钱不多,投资相对不少,更不要说多少学习尖子生被她们揽入囊中。
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一方面有利于让国民了解各个大学的办学质量与特色,有利于应届高中毕业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其中尤其对于选择二本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更具有参考意义。此外,还要让全国人民了解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效果,尤其是那些牌子大的吓人的超级大学,利用“985”的名号获得了国家巨额资金的办学效果。
这篇博文不去谈论这几个学科排名第一数量最多的学校。我想他们应该到国际上去比比,不需要在这儿“矬子里拔大葱”,况且国家投资相差几十倍的大学放在一起比较和排名实际意义不大。我想对这个学科评估结果中两个疑惑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
1、关于学科设置的合理性。我只能说自己比较熟悉的“地球物理学”学科。这个学科涉及“固体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两大学科。在参与评估的7所大学中只有现在并列第一的3所大学(北大、科大和武大)有空间物理(它们实际上主要也是凭这一学科优势获得第一名,尤其是武汉大学的固地球物理并不突出),其它4所大学基本没有空间物理学科。我不清楚具体在设计评价标准时,如何平衡“固体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之间成果。听说很多年前,这两个学科曾经单独分开过,因为,两者研究对象不同,一个对象是天,一个对象是地。据我所知,类似现象还有“地球化学”学科,原来曾经也单独过,现在归入到地质学里。不知道这些学科出来进去究竟谁说了算。
2、匪夷所思的排名结果。在公布的学科排名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的排名第一学科存在若干所并列学校。我随机抽查了几个一级学科,我们“地球物理学”是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三个大学并列第一,我们属于第二;“物理学”是北大、南大和科大并列第一;“力学”是北大、清华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第一;后面名次并列的学校就更多,在我查询的少数学科中,同一名次最多达41所大学。这就出来一个怪现象,例如,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属于以“地学”为特色的学校,但是 “管理科学”排第10名(71分)和“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能排到第15名。当然,这样好的名次除了反映我们学校这些专业办得好以外,实际上,前面很多名次中都有10多数大学并列的名次。我们的“工商管理”学科排名第13名就有并列学校高达22所大学(67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第17名(64分)高达41所并列。但是我发现在如此众多并列学校的名次中按说应该以拼音为序排列,显得更为公平些。因为,当我们审视这个学科排名表时,在41个学校并列某一个名次时,排在第一和最后的学校在视觉效果上可不一样。当然,我不清楚现在这样排列的依据是什么。刚刚听说在这些并列排名的学校之间分数上可能还是存在细微差别,也许这点细微差别基本可以忽略,因而产生大量并列名次结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