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有点得罪科学网领导的选题,但愿他们能够理解我的苦心。因为,最近在科学网上刮起了一小股将谁“揪”出来的风,并且呼请科学网封杀谁的博克等事情引起。我的看法与一些网友不尽相同,想发表一点意见,供大家,尤其年轻网友们参考。这个事情一下子让我想起乱世的文化大革命中年轻人的表现。当年我们一个个热血青年,热爱国家,热爱领袖的朴素感情,使得大家激情满怀地参与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揪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出反动学术权威”,“打倒反革命分子”,“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们不许乱说乱动,只有老老实实接受改造,才是你们的唯一出路”等,这些口号是当年政治活动的主旋律和主基调。尽管我当时参加的属于首都大学生保守派的“斗、批、改” 组织,但是随大流参加批斗领导干部的大会也偶有参加。至今清楚记得1966年8月18号的“口号事件”,北京地质学院和北京航空学院数千名师生,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后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聆听周恩来总理教诲时的那种澎湃激情。那时还有一大特色就是盛行整人之风,打小报告,尤其是一些政治方面的积极分子,他/她们要通过这些活动来显示自己靠近政府组织。现在回想起来,不仅仅是觉得幼稚,实际上也是无奈,当时的年轻人在政治方面懂什么。所以,我渴望那样的时代千万别再来。它摧残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是非不分,“怀疑一切”,更重要是对国家正常的政治和生活秩序的严重破坏
年轻人的特点专家们总结出不少,我通俗点表达一点就是:有的年轻人有激情,敢作敢为,敢于担当,狂妄自大;年轻人能够多犯错误,重复再来的机会比我们多。然而,一些年轻人由于处在成长过程中,喜欢别出新裁,喜欢八卦,我推测大多属于性格使然。只要不是太出格,我是建议任他/她们去发泄,去放纵,等到出了点大格(我相信不至于导致社会动乱)得到了点教训,他们就会冷静,就会理性,我相信这一点。当然,如果我看到这类博文是一定会评论的,会“教训一下“,显示一点“长者风范”。我会告诉他/她们,优良的公序良俗最终一定要靠理性批评建立。有时一些年轻人的正面超前意识和行为也许会促进,加快这个进程。当然,至今在我选择阅读的部分博文中还基本没有发现值得我“如此教训”的博文。况且,在我们强大的政府面前,即使个别年轻人偏激一点又能如何,天一定塌不下来。
科学网有别于其它网站的显著特点就是关注及参与的人中,懂点科学的人,读书多点的文化人多。在这儿有时可以用深奥的专业知识自由探讨一些比较专门一点的社会问题。例如最近很火的李-饶之争就非常具有正能量。遗憾的是由于专业差异,我没有能力深入参与讨论。我对李先生的博文不让评论,饶先生从不回复评论也曾愤愤过。也为一些人隐藏个人信息而恼怒,但后来一想这是人家的自由,也就很快释然了。这些不正是科学网所要传递的正确价值观吗?曾经看到美国反对政府“控抢”人士说的理由:不能因为发生枪击事件,就限制公民合法拥有枪支。自由的普世价值观念需要尽早普照我们的国民,这是科学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一点上,也许我们这些上世纪40后出生的人经历过那种“缺失”言论自由的时代体会更深一些。那时候说“错”或者写错了几个字就可能招致坐大牢。“今昔对比”我们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评价言论自由环境的变化。当然,我也真诚希望一些年轻人在言论“放荡不羁”中慢慢成熟起来,努力做到真实和理性,你要知道过多的八卦只能满足你一时“内心痛快”,其它于事无补。
这是春节后我的第一篇博文,春节期间在老家专心陪伴老母亲过年,休博近半月。在此,向科学网的网友们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科学网里理性地自由翱翔,为社会发展传递正能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