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11时左右(美国波士顿时间晚上10时)和在MIT的一位年轻人视频,他要告诉我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一边端着饭碗吃饭,一边听他娓娓道来。他说去年他曾经应邀评审一篇本领域一份国际专业刊物论文。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一位本领域牛人,是IEEE Fellow。年轻人粗略阅读手稿后认为属于自己研究的范畴,为了履行一个同行的“国际义务”,就正式答应评审这篇手稿。年轻人在规定审稿时间内,为了判断手稿是否具有一定创新性,认真阅读手稿,查找相关文献。结果发现这篇手稿质量和水平与作者牛人身份似乎并不相称,手稿的选题和主要内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创新。为了对手稿和作者负责,年轻人写了满满2页评审意见,提出了不少建议作者对手稿进行具体修改的意见。经过慎重考虑,最后还是考虑了第一作者面子,给手稿做出了一个“Major revision”决定。
年轻人继续说他审稿的经历。他认为,除非手稿质量太差,他一般在第一轮评审时不轻易做出拒稿的决定,而是给出“大修”的意见,关键看作者修改情况再做“严肃”决定。年轻人几乎忘记了上述那篇手稿的事。他很快收到负责这篇手稿的杂志副主编对手稿的一审意见,三个评审人中年轻人为“大修”,其他2位审稿人都是给的“小修”决定。但是副主编仔细分析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后,很重视年轻人的意见,给这篇手稿做出“大修”的决定,并建议作者认真参考年轻人的意见修改手稿,修改稿将会继续请年轻人评审。几个月后,年轻人收到副主编的信,那篇手稿的作者已经提交修改稿,希望年轻人继续第2轮评审。年轻人因为研究工作繁忙,打算拒绝第2轮评审,后来经不住副主编的恳切请求,还是决定评审。然而,当年轻人仔细阅读修改稿时,发现作者并没有认真修改。尽管作者在提交论文修改稿的“答复信-Response letter”中说的那么客气,“感谢审稿人认真评审和提出很多宝贵意见等等”,但是并没有多少实际修改,尤其对原来提出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并没有修改和做出合理解释。而且副主编也告知年轻人,另外2位审稿人的意见均为:“按照现在手稿的修改版接收发表”。显然,面对如此情况,年轻人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简单对付,像那两位审稿人那样做出接收出版的决定;另一种选择是实事求是,维护学术期刊的公正、公平和权威,做出拒稿的决定,这样也许会得罪副主编。人家可能会说你只是1/3意见,不能改变手稿接收发表的决定。正在年轻人面临两难之际,还是忠诚的学术之心和“责任感”取得了胜利。年轻人果断决定:鉴于手稿作者没有对一审意见作出合理解释和对手稿进行认真修改,决定拒稿。意见返回副主编,年轻人很快收到手稿的最终结果。出乎年轻人意外,主编认真分析了三位审稿人对手稿两轮评审意见。最后接受了年轻人对手稿的处理意见,决定对这篇手稿做出拒稿的决定。年轻人的有趣事情讲完了。
我支持年轻人对这篇手稿的处理决定。从这篇手稿评审过程可以看到,年轻人对一篇国际专业刊物手稿处理的认真和严肃态度。既对手稿与作者采取认真和严格要求,但也有灵活的“先松后严”的做法。为了维护一个严肃刊物的尊严和确保论文质量,这是一个国际专业同行应当采取的态度和履行的职责。据我所知,在国际上,对于一份严肃的国际专业刊物,即使是学术圈子内的同行在评审手稿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地位,不会一味袒护圈子内同行的低质量手稿。只有在可上和可下之间做出非常有限的让步,无论国内国外,毕竟人情总还是有的。因此,我赞赏年轻人身上具有的优良学术素养和品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