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写作——良好的退休生活方式 精选

已有 4893 次阅读 2023-5-1 08: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写作——良好的退休生活方式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退休生活是每一个职场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重要转折的生活状态,每个人无论在职时多么风光无限概莫能外。如何适应从职场工作状态逐步过度到退休后以休闲为主的生活状态值得我们每个职场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前几天碰到与我同龄的长期出任学校党政领导朋友(我们一起毕业留校工作),我问他,你现在平常午休吗?他说没有午休习惯。我告诉他,我现在每天正常情况下都要午睡一会儿,哪怕只有半个小时,否则下午就会无精打采,做什么事情,即使是锻炼身体都没有效率。我猜想这位领导朋友在职应该是没有机会午休,繁忙工作让他无奈养成了这个“不良”生活方式。我调侃说,这是领导们退休后需要面对在职时形成的某些负面生活习惯。当然,退休老人是否需要午休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只要身心健康就行。这位老领导现任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经常在我们相关微信群中转发正能量的文章供我们学习,确保我们的思想不落伍。

在我的理念里,退休后的生活方式与状态主要取决于每个人在职的工作性质、家庭状况、知识背景、个人生活习俗及身体状态等。我们每一个人都憧憬能以健康的身心状态走完人生退休阶段旅程,最终听从上帝召唤前往天堂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给凡间的后辈亲人留一点念想。我在接近退休时开始思考如何以身心健康的方式开始退休生活。我深信,长期的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经历养成的工作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将会让我的退休生活充实阳光。诚然,我也知道不可能在法定退休时间到来后与在职工作彻底分离,一刀两断,而是应该以渐退方式淡出大学教育科研历史舞台,为此,我决定以写作方式开启我的退休生活。目前在科学网合计发布的460多篇约100万字的原创博文记录了我自退休之日起至今的退休生活以及写作的心路历程。

我是退休半年后开通科学网,在职时教学科研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那时候觉得科学网这个“全球华人科学社区”对我而言是个“新鲜事物”。尽管学院为了教学工作返聘一年,让我继续承担地球物理实验班的“地磁学”课程教学以及完成一些科研项目。然而,写作热情让我在科学网博客版上“尽情绽放”,所以,开始两年(2012,2013)每年发布了近100篇原创博文,几乎每周两篇,博文主题自然属于三句话不离本行,几乎都是科教话题,也会涉及一些社会热点。我认真撰写每篇博文,从选题到内容组织,文字书写及博文修改。我坦言将每篇博文当成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发挥一个老理工男文理兼备的学术论文写作功底,至今博文已被各种公开媒体转载30多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然而,当2013年获批退休后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开始承担学校李四光学院的学务指导与班主任工作,我不得不放慢博文的写作速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李四光学院工作是国内科学同行与李四光学院领导对我的信任,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我获聘“中山大学高年资教师岗位教授”,重执教鞭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讲授“地球物理学课程”,我不得不将博文写作进程大大放慢《在中山大学发挥余热,2016年11月21日科学网》。为此,从2014年以后发布博文数量急剧下降,从此前每周2篇到每周不足1篇,2015年只发布12篇,目前基本维持每周一篇。

诚然,科学网上退休人员众多,据我判断,写的最多,发布材料最多似乎也以退休人员为主。有的博主几乎主要属于相关信息提供者,不太撰写原创博文。每个人在科学网“表现”的心态因人而异,动机也各不相同。我的动机很简单只是为了让退休生活充实阳光,让身心尽量处于健康状态。我曾经批评过个别在职的年轻人整天在科学网上“辛勤耕耘”现象,担心这样痴迷网络影响本职工作《年轻人,科学网也可能上瘾,2012年6月19日,科学网》。

博文选题是一个有趣话题。我的选题大致来自两方面:一是数十年来大学教师岗位上的职业体验。我们常说阅历就是一个人的“春秋史记”。我喜欢以自己亲身体验的某些科教话题谈一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由网友们自由评论。我有一个自我约束的博文发布“策略”,即所有博文决不以“教育口吻”出现,免得年轻人说我“倚老卖老”,那样实属吃力不讨好。所以,我的博文题目中很多《聊聊,,,话题》,《我对,,,理解与认识》,《我敬佩,,,》,《感恩,,,》等。二来自各方面的与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即时信息。这类信息多数属于相关学者给我微信提供的案例,有的来自各种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我认为具有正能量信息。例如卓宝熙先生的博文“我老了,我还写作,2023年4月14日科学网”就与这篇文章主题相关。我很赞成一个理念:脑子越用越好使。我认为写作需要“手脑并用”(美国MIT的校训),动手写作过程,电脑敲击键盘导致十指连心有利于心身健康,而思考文章内容及写作过程中文字书写用词及逻辑关系等动脑过程有利于减缓头脑相关神经的衰老速度。这也是我愿意选择在科学网博客版持续“辛勤耕耘”的主要动力,虽然博文数量不多,但一直坚持写作。为此,我从科学网博文中选择200多篇文章编辑,即将出版的《科教人生拓思集》就是科学网博文写作成果的见证。我将继续努力写作,为科学网博客版的繁荣昌盛贡献绵薄之力。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祝全世界劳动人民节日快乐!

2023年4月3日策划,5月1日完成提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386367.html

上一篇:大学生不该“内卷”和“摆烂”
下一篇:参加地空学院老教师聚会有感
收藏 IP: 59.173.132.*| 热度|

20 张晓良 吴斌 石岩 郁志勇 汪育才 郑永军 晏成和 郭战胜 周忠浩 孟利军 王启云 何应林 孙颉 刘立 徐长庆 武夷山 王安良 王成玉 周飞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