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要为青年学者鼓与呼?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翻看我10年来科学网上发布的博文,其中关注青年学者工作生活状态的文章不少,它是我科学网上发声的主旋律。每次在科学网发布有关“青年学者成长话题”文章时,我常会将文章的连接通过微信发给若干中青年学者朋友,或者在发布前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时候我就能从微信回复中听到他们的声音。例如上周发布的文章《人才称号-青年学者的“烫手山芋”,2022年7月4日》后,我们学校一位不到35岁的青年学者给我回复:“谢谢刘老师对我们青年学者的关爱。其实,对于我这样北京博士毕业,然后到了武汉。在学校没有靠山,没有大树,哪怕没有学校的考核、逼迫,我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您说的非常对,做大做强自己,到哪里都吃得开。”这位教师曾经给我微信,坦诚担心考核通不过。我回答他:“怕什么?据我所知,即使通不过,只不过津贴少拿一点就是,至于暂时还没有编制,你管他干什么?只要有基本工资,能养活自己就行,全力做好你大学教师本质工作,迟早会得到承认。”现在这位青年教师表现不俗。另一位青年教师刚通过学校特任副高考核,立即给我微信报喜:“谢谢刘老师的关照和指导,顺利通过了学校的特任副高的考核,焦虑了几个月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他还说,“没有大树靠,凡事都得靠自己,只能自己拼了,不瞒刘老师您,我已经住办公室几个月了。”我曾经就他考核中的困惑,发布博文《聊聊大学引进人才聘期考核话题,2022年5月2日》。这类博文我也会发给学校几位我有微信的校领导、处级干部和教授,希望能对改善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和调动教师积极性有所裨益,有的校领导会及时回复与我交流,我很欣慰。
近日看到公众号“全科医生小孙”发布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一位38岁青年学者英年早逝的消息,并由此发表评论。这篇消息的评论中引用了我的博文《青年学者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坎”,2020年1月2日》中的一段“落后的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刘庆生教授曾多次发表博文,分享自己对当下高校青椒考核制度的看法,针对当下我国学术单位年轻人“压力山大”的现状,他曾说了一番“消极”的话:“请我们的年轻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业务上要努力做到中等,再往上尽力而为。因为,确保中游不会太累,不管如何变化总还有下游的那些人为你垫底”。这段话看起来似乎属于负能量,但确是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也是我数十年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经历的写照。当然,我最后也尽力做到了较好的结果。我在科学网上绝不仅仅发表“消极”观点,也有很多正能量理念,并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例如《做强自己是你唯一选择,2015年8月27日科学网,中国科学报2015年9月7日转载》文中的观点就得到广大青年学者的认同与支持。
我对青年学者,尤其是大学青年教师目前艰难的工作生活状态总有一种怜悯之心。我们都是躺过学术河的人,在我数十年的大学教师工作经历中,既有取得一点成绩成功晋升职称时的快乐,然而更多的是艰难困苦,用“痛并快乐”形容比较贴切《回忆我的大学科学研究经历与体会,2019年3月8日;回忆我的大学本科教学的芳华经历,2019年3月12日;时间都去哪儿了?-刘庆生大学工作生活影像集,2020年12月》。目前青年学者经历的痛苦似乎多于快乐,造成这种状况既有来自他们自身“不用扬鞭自奋起”的学者品质,但更多的似乎属于人为的“学术管理行政化”机制的弊端。
我常为青年学者鼓与呼的动机无疑纯洁,除了作为一个长者,总想坐在大树底下给年轻人讲那过去的故事,供他们健康成长参考,还有对国家光明灿烂前途的期许。我常想,如果没有一大批脚踏实地青年学者的努力,我们何以应对当今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科技竞争局面。我们的学术机构不能只会“管理学者”不会“服务学者”,那些“我是代表国家来管你们的”大学领导何以让我们的青年学者坐在书桌前安心学问《匪夷所思的“管你”,2017年8月4日》。我的文章《青椒之问?2016年5月16日》是我失去合作科学研究20多年的忘年交好朋友,国际知名地球化学家高山教授(49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4岁英年离世)和我的同行地球物理学家张中杰研究员非正常离世等背景下,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就的文章。据我所知,欧美学者也非常勤奋,他们也有很多“不用扬鞭自奋起”的学者从事自己钟爱的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事业。但是人家大多是在没有过多心理压力下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他们偶尔出现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对“科学难题”的苦苦探索和追求《简单的力量,2018年5月7日科学网,金融博览2018年第7期“广角”栏目转载》。
我为青年学者工作生存状态的鼓与呼并不限于科学网,我还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阐述我对此相关话题的认识。例如我曾经给高层领导写信就科技体制改革话题谈点认识与建议。我也曾经利用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和九三学社湖北省科技委员会主任身份就高等教育和科学评价等话题发表意见。即使在退休后,我也会在学校相关座谈会上就学校教师绩效考核需要公正公平,需要情怀发表意见。
最后总结“我为什么要为青年学者鼓与呼”的主要理由:
1、为了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未来。这可不是空洞口号,是我们这些知识老人发自内心的心声。我们亲身经历过国家发展的艰难曲折历程,当下改革开放大好形势和局面来之不易。国家发展人人有责,我真诚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术机构管理者为青年学者成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与简单的人性化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2、重视青年学者就是重视我们的未来。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这些老年学者都是从青年学者起步,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切身感受到,青年时期属于科学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具有创造力的黄金时间阶段。我们许多基于行政手段的过度量化的绩效考核举措会抑制青年学者的创造性思维,扼杀他们青春年华时期拥有的创造力。
3、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发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和号召,青年学者无疑是推动科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要素。然而,我们许多学术机构为了一些面子工程,对青年学者设置一些既不科学,也不公平不公正的考核条件。南方一所重点大学的一个青年海归教授告诉我:他们学校实施每隔几年给青年学者进行一次评分,按照评分结果发工资。这让我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我的父辈们在农村生产队劳动记公分的场景。这些考评举措容不得青年学者“十年磨一剑”。所以,大家只好为了应对聘期考核,将精力放在科研上,对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能教学无奈至于次要地位,敷衍了事。即使是科研也只能急功近利地做一些短平快的科研项目,为此,催生出大量缺乏原创的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性改变,我们的青年学者不能在一个较为宽松环境中做自己的科学研究,科教兴国,科技强国就只能是一种愿望和期许。
4、为了青年学者家庭的幸福安康,包括他们的小家庭和父母大家庭。我曾经在文章《青椒之问?》中说:在你连续“忘我工作”多日时,要想一下,“家中还有老小”需要你关怀;尤其当你的身体发出第一次警告时,你要下决心放下。年轻人要知道,父母亲人虽然在意你们的事业成就,但在事业成就与健康身体之间,一定是将儿女们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网上评论看,这段话说到很多中青年学者心坎里。
2022年7月5日完成,11日提交科学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