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x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bxian 鸟儿划过天空,我心飞过云层。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网络、恐怖主义

博文

江苏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严少华,昆明请你来打捞水葫芦

已有 5203 次阅读 2016-5-2 08: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市与江苏农科院携手清除滇池内源污染

科学控养水葫芦是除污关键


发布时间:2011-03-18

《昆明日报》2011.3.18    A01

http://daily.clzg.cn/html/2011-03/18/content_191387.htm


本报讯 首席记者吴晓松报道 昨天下午,市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滇池水葫芦收集处置技术合作协议。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科学、系统、规范化运用,标志着自2008年全面提速滇池治理以来,从以治理增量污染为主以治理存量污染为主的实质性转变。


江苏省农科院院长严少华及相关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院湖泊首席专家金相灿,仇和、杨远翔、田云翔、王道兴等领导共同见证签约。


十一五3年,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滇池流域工业、生活、农业污水全面收集处理、河道“158”综合整治、环湖生态建设、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疏浚污染淤泥等强有力工作,控制滇池污染增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滇池水质污染继续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如何进一步清除滇池内源污染、减少污染存量就成为提升滇池水质、巩固滇池治理效果的关键性措施。


在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积极帮助下,以水葫芦综合利用为突破口,我市已在晋宁县开展并成功完成了滇池水葫芦富集氮磷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示范:借鉴太湖生态治污经验,通过水葫芦控制种养快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富营养化物质,利用水葫芦作为水体养分富集载体,破解了水葫芦种、采、运、加、用的种养收集处置等技术难题,形成了各环节运行稳定的工程化技术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地控养和处置利用水葫芦,是最终实现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氮磷削减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按照滇池治理工作计划,从今年起,我市将在滇池外海、草海和部分河道选择适合区域,推广开展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水葫芦种养收集处置。其中,滇池外海北部种养10平方公里,草海种养6平方公里,部分主要入湖河道下游及河口区域种养4平方公里。江苏省农科院院长严少华介绍,这项工程预计每年约可产出水葫芦100万吨,通过处置这些水葫芦,每年可从滇池水体中去除约1500吨氮、435吨磷等富营养化物质



生物采集降低富营养化治污 江苏农科院来昆圈养滇池水葫芦

http://www.yunnan.cn  发布时间 2011-03-18 06:45:37 星期五  来源:云南网

http://yn.yunnan.cn/html/2011-03/18/content_1535403.htm

昨日下午,在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见证下,水葫芦圈养和资源化利用终于形成书面合作文件,具有丰富治湖经验的江苏省农科院将在滇池外海、草海及各入湖河道、河口进行水葫芦控制性养殖,以达到水体污染物生物采集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并转化成资源的目的。


昆明市与江苏农科院将共同在滇池水域内规模化圈养水葫芦20平方公里,预计每年约可产出水葫芦100万吨,通过处置这些水葫芦每年可从滇池水体中去除约1500吨氮、430吨磷。

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说,借鉴江苏农科院对太湖的生态治污经验,充分利用滇池流域特有的气候优势,以及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把水体富营养化生物质作为水葫芦快速生长的肥料,采取污染物生物富集的手段,以降低营养化水体氮磷总量,此外,通过水葫芦控制种养快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富营养化物质,利用水葫芦作为水体养分富集载体,还能将水葫芦吸附的氮磷进行提取,实现资源化利用。

根据双方协议,江苏省农科院将组成一定规模的科研攻关团队常驻昆明,开展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污染负荷消减、环湖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湖滨生态湿地水生植物等)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蓝藻打捞、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以及水葫芦等漂浮植物控制性种养、采收、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并定期提供技术研究进展报告。(李 桀)


 现在昆明滇池的水葫芦疯狂的生长,但其主要原因在于:江苏省社科院严少华。当年他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并且进行了规模化种植,如今仇和倒了。他给滇池带来的巨大伤痛不断的在重复。

 这样的专家还在当党委书记,现在昆明应花巨资请他的专业团队来昆明,专业打捞水葫芦,费用由他自己出。因为他得到了国家资助,更得到当年的项目资助。

 他带来的恶果,是不是应该由他来治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924-974218.html

上一篇:有文凭,就能改变命运吗?
下一篇:颓废的大学生,我拿什么来拯救您
收藏 IP: 183.185.21.*|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