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东莞”地名 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一)

已有 4393 次阅读 2021-9-21 19:5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东莞”地名南迁与青、徐士族南渡

                       作者 李沣

         (一)

具有“世界工厂”之誉的广东东莞,现在已是座驰名世界的城市;实力强劲的东莞篮球,通过电视的传播,也不断地吸引着国人的眼球。眼下,“东莞”成了广东的一张名片,并似乎成了广东的一个专用地名。但查阅史籍,在中华大地上有三个“东莞”,既广东的东莞 、江苏的东莞和山东的东莞。

《辞海》对“东莞”的注释为:

1、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南朝宋移治今莒县,隋初改名东安:

2、郡名:①汉建安初分琅琊、齐郡置,治所在今沂水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阴、沂源等县地。

②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

3、县名,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汉为博罗县,东晋为宝安县,唐为东莞县(置所在今深圳市西)地。

从历史发展顺序看,汉时的东莞在山东。晋时的东莞一在山东,一在江苏。江苏的东莞是从山东迁移过去的,所以称“侨县”,又称“南东莞”,意为同时还有个“北东莞”。唐时,将广东晋朝的宝安县改名为东莞县。因此,山东的东莞最早,广东的东莞最晚。

位于山东、江苏、广东的这三个东莞,其名称相同是偶然的巧合呢,还是有其内在联系? 即三个“东莞 ”有没有氏族、家族的血缘关系?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历史的考察:

在中国的历史版图及行政版图上,异地同名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现象早就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并成为了历史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著名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中是这样论述的:

部落迁移之后,地名随之,愈迁愈远,地名亦随之愈远。前代史籍,时有同名之地,散见各处,胥由于此。原在山东迁于江苏,则江苏有共地矣。更迁于安徽,则安徽有其地矣。再迁至鄂、至湘,莫不皆然。地愈远者迁愈晚,地愈近者迁于早,地虽不同,名无不同。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地判断,山东、江苏、广东的东莞 ,有其内在的联系,是居住在古东莞地区的若干氏族、家族南迁和再南迁后,将原来的地名亦迁至新地,用原来的地名命名新住地的结果。

一、 东莞之初,在山东沂水。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齐悼惠王刘肥,高祖(刘邦)长庶男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也就是说西汉初年,山东能言齐语者,皆为悼惠王子的封地齐。

孝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以齐之城阳郡立章(齐王刘肥弟刘章)为城阳王(城阳先“郡”后“国”,均治今山东莒县城)。立二年卒,子喜立,是为共王。”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城阳共王子刘吉侯东莞,属琅琊郡。《汉书》也载:“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王子吉为东莞侯”,东莞为县邑此为最古。这是史书上关于“东莞”的最明确也是最早的记录。因此史上最早的“东莞”是齐悼惠王后裔的封地。

《汉书•表》载:“高阳侯薛宣,以承相侯,千九十户。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封。”封地为东莞。刘吉封东莞100年后,东莞又成为薛宣的封地。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载:黄巾起义时,泰山郡华人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观兄孙康,从陶谦聚众破黄巾军,屯兵开阳(琅玡国治)后曹操“以霸为琅玡相,(吴)敦利城,(尹)礼东莞,(孙)观北海,(孙)康成阳太守。”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公元200年前后。

《资治通鉴》载;嘉平四年(公元252年)“二月,立皇后张氏,大赧。后,故凉州剌史既之孙,东莞太守缉之女也。”是说魏齐王曹芳,立东莞太守张缉之女为后。

《三国志•魏书•陶谦传》引谢承汉书曰,赵昱年十三,母病三月,惨戚消脊,至目不交睫,“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后为广陵太守。

综上所述,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封城阳共王子刘吉为东莞侯;公元前20年,汉成帝时,高阳侯薛宣封地为东莞;公元200年前后,曹操封挫败黄巾军有功的尹礼为东莞太守。广陵太守赵昱曾隐居东莞。

东莞地望何处?。

《后汉书》载:琅琊国“东莞,有郓亭。有邳乡。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春秋》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预注:“纪邑东莞县北有邳乡,邳乡西有公来山。号曰邳来间。”

关于”浮来”的地望,《水经注疏》曰:“沂水又东迳浮来之山”。守敬按:“《九域志》沂水有浮来山;《续汉志》,东莞 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沂水县志》谓即《隋志》东安县下之松山,在今县(沂水)西北80里。”

关于“邳乡”地望,杜注:“东莞县北有邳乡”。《水经》云:“沭水出琅琊东莞县西北山。东南流迳邳乡南,南去县八十里许。”守敬按:“据《注》似西北下有大弁山。”《明.地理志》沂水县西北有大弁山,今沭河出临朐县南,沂水县北之沂山。”这里标示“邳乡”在东莞县北80里沭河西北处。《水经注疏。沂水》又云:公来山“在邳乡西,故曰邳来间。”这里标示浮来在沂水西,邳乡在沂水东,在东莞县城北80里许。

沂水继续东南流迳东莞县故城西。今人王汝涛等考证,汉东莞县遗址,即今沂水县城。

汉徐州琅玡郡东莞县旧址,在今沂水县城。后汉末于东莞县地置东莞郡,郡治所在今沂水县城北40里的高桥乡。《寰宇记》:“惠帝,东莞郡移理莒城。”刘宋徐州东莞郡治莒县,又东莞县,遗址在今莒县城北92里的东莞乡之东莞村。

又据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当时东莞郡领县五,除沂水、莒外,还有临朐、寿光。

由此观之,从西汉到刘宋,东莞县、郡之名和治所,多有变动,但均在今沂水、莒县以北地。最早的东莞县址在今沂水县城。

二、汉末南迁荆、扬二州的青、徐士家豪族与流民

(一)北方流民和士家豪族向益、荆、扬三州的迁移。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始,大一统的东汉帝国瓦解,中华大地进入了内部倾轧,外族入侵,军阀割据混战,人祸加天灾的持续不断地动乱、分裂局面。从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十六国之乱,到东晋灭亡,江南宋齐梁陈的更替,一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才结束了东汉灭亡后的长达400多年的分裂、割据和动乱。在这400多年间,有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就是北人南迁、南北融合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南移。

北方世家豪族和流民的大量南迁,应从东汉末年算起。“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失败以后,北方中原地带遭受不断的战争破坏,人口死亡是很多的,未死的人口也大量地向外逃亡。这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期。”当时人口移动的方向,有向西的,关中三辅一带的人口向陇右迁移;有向北的,《后汉书•刘虞传》:“青、徐士庶,避乱归虞(于幽州)者,百余万口。”;但主要的是向南,“向南逃的,仍是以益、荆、扬三处为三个集结点。所以有“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庐江、九江、靳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汉末大乱,徐方士民避难扬土。”汉末晋初,九十年的战乱,全国人口由五千万减到七百万,对此何兹全先生说:“三国及西晋户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的逃亡,不向政府注籍,及依附豪族变成大量豪族的户口。”ƒ

(二)迁入荆、扬二州的北方人。

汉末晋初的北人南迁,一种是世家豪族带领宗族、佃客、部曲及依附于自己的流民的集体迁移,一种是军阀、官吏带领官兵和部曲等的征战调防。三国时的军阀武将,转战各地,都带领着自己的宗族、家兵、部曲。“则当时居军中者,多有宗族相随。”④“田畴归魏大祖,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田畴入徐无山数年,百姓归之者五千余户。”“畴与管宁、邴原、王烈等,能为流人之主。”⑤

汉末晋初,迁入长江中下游的北人集团有:

1、徐方万口。

丹阳人陶谦,为徐州剌史,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依陶谦,并大修浮屠寺,每浴佛,就食者万余人。时曹操击谦,“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徐方不安,融乃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琅琊人)以宾礼。”笮融杀赵昱,后奔豫章(今南昌),被扬州刺史刘繇打败(《后汉书•陶谦传》)。徐方万人肯定被刘繇俘获,成为刘繇的部众。

2、扬州刺史刘繇。

刘繇,山东东莱人,父刘宠为豫章太守、会稽太守,属早期南迁汉人。刘宠弟刘方二子:刘岱、刘繇。刘岱“虚及爱物,为士所附”;刘繇有盛名,诏用为扬州刺史,“值中国丧乱,士友多南奔,繇携接收养。”“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阳笮融依繇为盟主。”说明这时刘繇接纳、统领了很多南迁士友和宗族。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繇与(孙)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告谕部下,其刘繇故乡部曲不降者,一律善待,“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刘繇的两万余青、徐人又归附了孙策。刘繇奔豫章卒,剩余的士众万余人欲奉豫章太守华歆(华歆,山东平原人,与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管宁、邴原为游学之友)为主,歆以为“因时擅命,非人臣所宜。”其众未有所附,散居民间(《通鉴纪事本末》卷九)。由此可知,刘繇的数万故乡、兵卒、部曲,一部分归属了孙策,另一部分散落到了民间。散落民间者,官府就称为“宗贼”、“盗贼”。这些散落民间的青、徐汉人,后来又被孙权讨伐,收编到了扬州。

刘繇的同乡东莱人太史慈被孙策挫败俘获后,成为了孙吴政权的谋士和说客。,

3、上缭、海昏的青州人。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载:“豫章上缭宗民万余家。”《三国志•太史慈传》:“海昏有上潦壁,有五、六千家相聚,作宗伍。”《三国志•魏志•刘晔传》载:“上缭虽小,城坚池深。贺所筑。”《通鉴纪事本末》载:“遂伐上缭,至海昏,宗帅知之,皆空壁逃迁。”说明上缭、海昏是城池壁垒,居住宗民万余家数万人。此城邑主人是“贺”,“贺”是谁?数万人是何方人士?

《汉书•王子侯表》:“海昏侯贺,昌邑哀王子。(封地)豫章”。昌邑哀王,武帝子。昌邑王贺,武帝之孙,本为太子,因荒淫无度不务正业,“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为了不使昌邑王贺干预朝政,把他发配到了远方。原奏发配到房陵,实际上发配到了豫章,宣帝封为海昏侯,给他的待遇就是沐邑二千户及王家的财物。豫章郡有昌邑城、有西安县、乐安县。而昌邑、西安、乐安,都是青州的古县名。上缭、海昏的万余家中,至少有两千多户是从青州昌邑迁移过来的。

(三)、江东孙吴政权的主要政治军事基础是青、徐士家

富春孙氏本属“孤微发迹”(《三国志•吴书•孙坚传》陈寿评) ,出身寒门,非世家大族,在江东更无乡土势力可依。《孙坚传》载:“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愿从坚(此时孙坚为朱的左军司马),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这就是孙氏的政治起点。

孙氏原本袁术的部曲,“所以孙策从袁术索得的孙坚余兵,主要应是后来陆续召募补充的淮、泗兵”,“孙策率领过江的军队,以淮、泗人为主体。”⑥后破刘繇得兵两万余人。刘繇,东莱人,刘繇兵也多为青州兵。

“在牧守混战之际,皖北、鲁南一带的世家豪族大地主带领了他们的宗族、宾客、部曲南渡之后,急切需要避难的立足点”而孙氏政权要在江东立足和扩展疆域,“也必须倚赖这些流寓到江东来的世家豪族大地主。”⑦对孙氏政权有重要影响的青徐之士族有:

(1)张氏家族。张 昭,彭城人,“少好学,善隶书从自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琊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张昭对孙权,“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三国志•张昭传》)张昭的发小和学友一是琅琊赵昱,一是东海王朗,如《三国志》载:“时选三署郎补县长,琅琊赵昱为吕(莒县)长,东莱刘繇下邑长,东海王朗甾丘长。”因此张昭同与赵昱、王朗、刘繇为友。张昭侍权,不只是他个人,而是个依附于他的群体,如《张昭传》所言:“及昭辅权,绥服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这个别群体多为 青、徐士人。

张昭子张承、张休、张奋,都是孙氏政权中的文臣武将。张承“与诸葛瑾、步骘、严峻相友”,官至奋威将军,封都乡侯;张奋,平州都督,封乐乡侯。张昭孙,张承子有都乡侯张震,张约、左将军张布。

(2)诸葛氏家族。

诸葛瑾、诸葛恪家族,琅琊阳都人(山东沂水),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一统志》故城今山东青州府诸城县西南三十里)诸葛亮胞兄,汉末移居江东,受到孙权优礼,以绥南将军代吕蒙为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恪,诸葛瑾长子,年轻时就为孙权器重。孙亮继位后,以诸葛恪为太傅,新秉国政;滕胤为卫将军,统领军政。诸葛恪弟诸葛融为奋威将军。诸葛恪有三子,长子诸葛绰,骑都尉;次子诸葛竦,长水校尉;少子诸葛建,步兵校尉。

诸葛直,诸葛瑾次子,吴主传曰:“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3)滕氏家族。滕胤,北海剧人(今寿光)。滕胤父滕胄,伯父滕耽,与东莱人刘繇一起避乱渡江,后事孙权,滕胄为车骑将军,滕耽为右司马。滕胤父“胄善属文,(孙)权待以宾礼,军国书疏常令损益润色。”(《三国志•滕胤传》)滕胤三十岁时就为丹阳太守,封都亭侯、高密侯,孙亮继位后,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成为孙氏王朝的左右手。

(4)依附江东孙氏政权的其他青、徐名士

太史慈,山东东莱黄县人,黄巾乱时,与北海相孔融、平原相刘备为伍,刘备遣三千精兵随慈,后过江亡入山中,成为山越首领,自称丹阳太守,后为孙权折冲中郎将,收编刘繇余众万余人,守海昏。《三国志》曰:“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

华歆,山东平原人,与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管宁、邴原和太史慈为挚友,华歆是聪明绝顶的大儒,是没有权力欲望的贤人,刘繇时为豫章太守。刘繇死后,豫章士众万余人欲奉华歆为主,华不受。太史慈对孙策说:“华子鱼良德也。”

严畯,彭城人,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孙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三国志•严畯传》)后为尚书令,著《孝经传》、《潮水论》。

徐盛,琅琊莒人,遭乱避江东,权以为校尉芜湖令,后遣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赐临城县为奉邑。

(五)、江东孙吴政权的青、徐情结。

在江东孙吴政权兴衰更替的历史进程中,青、徐士家的张氏、诸葛氏、滕氏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了十分重的作用。孙吴政权与青、徐士家的政治、历史情结,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孙氏封王多用青、徐之地名,二是孙家与青、徐士家结成的攀根错节的婚姻关系。

1、孙氏家族的所封之王

赤乌五年(公元)立子和为太子,八月立子霸(太子和弟)为鲁王。

太和二年(公元)春正月,吴主立故太子和为南阳王,居长沙;仲姬子子奋为齐王,居武昌;王夫人子休为琅琊王,居虎林。太子继位后,徙齐王奋于豫章,琅琊王休于丹阳。

汉时传统,男子封王,女子为公主。江南东吴孙氏封子为王,承继汉礼,实际上是承认自己的血统为北方汉人,是吴承汉制。《三国志》曰:孙坚,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史记•孙武传》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越绝书》曰:“吴县巫门外大冢,孙武冢也,去县十里。”《三国志集解》按:“孙武之后,传于吴越,当原于此。”

这些记载说明,孙氏的远祖是军事家孙武。孙武本山东齐人,战国时被吴王阖庐重用,家族由山东迁入江南。因此孙氏政权有山东情结,诸子封王时用齐、鲁、琅瑯之名。

2、孙氏与青、徐名流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

吴主孙权王夫人,琅玡人。

王夫人生子和,初立为太子,封为琅玡王,娶张承女(张昭孙女)为妻,即张夫人。《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载:“初,(张)承丧妻,(张)昭欲为索诸葛瑾女,承以相与有好难之,(孙)权闻而劝焉,遂为婚。”在孙权的干预下,张昭子张承娶了诸葛瑾的女儿为妻,张昭和诸葛瑾成了亲家。《张昭传》还载:“生女,权为子和纳之。”张承和诸葛瑾女成婚后生女,孙权又将此女纳为儿媳,成为孙和夫人。此孙夫人,即是张氏女,双是诸葛氏的外甥。孙氏与张氏,与诸葛氏,成了亲戚套亲戚。

孙和子孙皓即位后,立皇后滕氏。《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载:“孙皓滕夫人,故太常(滕)胤之族女也。”孙皓夫人,为太常滕胤之族女。滕胤,丹阳太守,北海剧人。但东汉末,剧县录属东莞郡,也可以说滕胤是东莞人。《资治通鉴卷七十七》曰:“吴滕胤、吕据之妻,皆夏口(今江苏镇江)督孙壹之妹也。”

孙壹之妹,即孙奂之女,而孙奂乃孙坚季弟孙静之子。孙奂是孙权的堂兄弟,滕胤之妻 ,孙奂之女,也既孙权侄女。滕胤之女,又是诸葛恪中子诸葛竦之妻。

综上所述,汉末及三国时期,江南扬州,甚至于孙吴政权中,已经有大量青、徐士家,并与青、徐文化难舍难分。

每一、徐州地名鲁、琅玡,青州地名齐、东莞(东莞原属徐州琅玡,后从琅玡分出立东莞郡,含青州的临朐、寿光等县,成了横亘徐、青二州的郡。)成了孙权的儿子们的封王称号,孙吴政权对青、徐,尤其是对琅玡、东莞的偏好,表明孙吴下政权与琅玡、东莞 有着内在的文化或者血缘的联系。

第二、青、徐士人或者宗族,在孙吴政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联系的是,在江南扬州地区有大量从青、徐二州以各种名义迁移过来的北方汉人。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青、徐地名随氏族、士族迁到扬州,就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哪个氏族,以什么名义,在什么时间在新居地用老居地的子命名,这就受偶然性的支配。上述的引证、叙述、分折,只能说明,在汉末、三国时期,“东莞”地名落地扬州,或者说落地京口,或者落地丹阳,都有可能。但这时可能性还没有变成现实性。在毗陵,今江苏常州地区出现“东莞 ”地名,是东晋时发生的事。

参考资料:

①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51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②③《何兹全文集》第一册第207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 ⑤吕思勉:《秦汉史》第502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⑥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第268、270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⑦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第107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305101.html

上一篇:李沣探寻寿光古国
下一篇:东莞地名南迁与、徐士族南渡(二)
收藏 IP: 114.248.236.*|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