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哈医大血案,令人震惊。
王浩和他的同事们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与往常一样上班,却会无端倒在血泊之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飘零在风中。
比事件本身更令人语塞的是,六成网友的第一反应是“高兴”!这些网友也是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却为何如此“幸灾乐祸”?这让人想起几年前的杨佳袭警案,有不少人称其为“勇士”。其实,那些围观叫好者与杨佳一样,和遇难的警察无冤无仇;这次杀害医生的嫌疑人和那些“高兴”的网民也一样,针对的并不是王浩和他的三名同事。或许,在他们眼里,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是所在行业群体的化身,对群体的情绪可以发泄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甚至,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所仇视的究竟是什么?让自己内心愤怒的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这是偶发的个案,不足以反映医患关系。那么,六成网友不约而同的选择又是因为什么?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也都是个案吗?
换位思考,受害者固然无辜,施害者也有一肚子的委屈和不满——虽然这不足以成为伤害别人、报复社会的理由,却是绕不过去的问题。那么,医生和患者各打五十大板么?板子无论是落在群体身上还是落在群体中的个人身上,都不足以治本。根源是什么,轻飘又沉重的两个字:“体制”。
当一个体制或制度让当事双方都不满、造成重重矛盾的时候,就一定不是一个好体制。
这“体制”问题找谁?——“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是谁?谁该为此负责?——天知道,这时却找不到具体的人了。
当然,一个体制不是说变就变的。这个漏洞百出的“体制”就像负重的破车,仍然在艰难地行进。没它不行,可它什么时候才能完善再完善些呢?还要有多少人成为无端牺牲的祭品?
于“体制”而言,个人的牺牲是前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代价;于社会而言,倒下的人们只是巨大分母之上的小小的分子;可是,于这些当事人而言,却意味着全部!还有他们身后的家庭,以及每一位同行。
难以承受之重!我不知道,有多少医生和警察黯然神伤甚至生起改行的念头,有多少人不愿意自己的后代继续从事自己曾引以为豪的职业。
什么时候,海晏河清?
二
当人们为王浩和他的同事们扼腕的同时,别忽略了施害者。
凶手李某,一个未满十八周岁的少年。他和杨佳、马加爵一样,不是天生的凶手。
“3.23”,熟悉的字眼,2010年的同一天,8名天真无邪的孩子倒在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凶手郑民生自是千夫所指,但他也不是天生的杀人狂,居民反映他是个不错的医生。是什么让一个不错的医生变成滥杀无辜的凶手?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当人有巨大的失败感和无助感时,如果这种感觉自己吞下了,就可能是自杀;如果转嫁给家人,就是杀亲;如果转嫁给社会,那就是各种惨案。
近年的杀亲案和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不忍回首。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与他们一样,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蚁民。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吗?
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造成32名无辜的学生遇难,但有人为凶手摆上了第33块石头,为什么?
我们,仅仅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吗?
三
殷红的鲜血凝成陈迹,固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血不会白流,我坚信!不会一成不变的,不能!
眼泪不仅为了哀悼,也蕴藏着力量。
生命,既脆弱,也坚韧。
逝者长已矣,一切之一切已然与他们无关。
而生者,将在这是非纷杂的人世间,继续前行。
王浩医生,一路走好!
http://www.1ting.com/player/1f/player_19090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