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去年疫情期间赋闲在家时的一段思考,抛砖引玉。
背景:“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指出,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需要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简单回顾下,科研发展方式已经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以下几个时代:
早期的科研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属于小圈子里的传承和探索,科学方面的认识在小范围内流传,师承关系非常重要,中间可能会有中断。
中国的现代科学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受限于科研条件,很多工作都在国家支持的科研院所内进行,受国家经费的分配办法影响。民国后,由于国内技术上的空白,出现了很多独挡一面的专家,占据了一个个领域的山头,很多基础型或开创性的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完成,这一阶段是快速的直线型推进。
之后,技术挖掘空间缩小,科研的节奏开始进入交叉时代,通过从两种或更多技术视角,来挖掘一个问题,提供新想法。在国内,这大概是最近40年里的科研范式,各类技术的交叉,带来了科研领域论文等成果数量上的膨胀,科研进入了交叉式发展阶段。交叉式阶段中,新知识和新技术更加透明,但依然局限于学术领域内的交叉,各教授之间的合作,跨工程,商业,学术的交叉依然比较有限。
国内科研领域具有很强的聚集特点,在单点的深度突破上比较有优势,但在广度上则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国家一直提倡的科研成果转化问题,本质上不是简单的科学发现或知识更新的问题,而是基于研发对象的价值链塑造问题,这是一个广度的问题。如何完善上述价值链中的模块?这些模块必然要涉及到商业、工程等更广的领域。从2010前后至今,我们的科研应该逐渐进入了互联时代,由于网络的连接,知识的开放获取,信息的快速共享,让大跨度的合作成为可能。
互联式发展和交叉式发展的区别何在?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互联式发展调动的数据种类更多,体量更大,更新频率更快,并依托价值链为核心,来引导和推动技术的发展。设想一下,市场端发现了一个客户痛点或者接到一个客户需求,售后工程师针对问题提出几种解决设想,产品开发工程师针对每一种设想设计出若干的产品模型,研发工程师根据每一个产品模型从整个材料、工艺大数据中去匹配用于架构产品的原料和可能的工艺流程,最后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并进行逐级逆向筛选。其中的数据量经历指数级增加然后又递减的过程,其中的过程更接近矩阵式。而传统的交叉式科研中,往往会根据材料端的特征来设计,通过与其他技术交叉,挖掘其性能所能应用的场景,但相比互联式中的数据跨度,依然有很大差距。或许是因为过去拿诺贝尔奖的大多是科学家,工程师所占比例较少,所以大家对于科学家的认同更高。但在互联式发展阶段,借助于众多的数据匹配单元,工程师可能会扳回一城。
互联式与交叉式的另一个差别体现在研发成果形态的差异上,互联式科研的成果可能是一款产品以及背后的一整套设计思路、工艺过程、生产控制等。而交叉式的成果通常是某项阶段性的技术报告,实验方案。过去的论文评价体系,是交叉式科研的主场,很多成果都只是“结果”,并不需要一套完善的过程数据支持。回到开始,国家发布的《意见》,说明顶层领导认为,两类成果不在一个维度上,如果再拿同一尺子量,对于提升国内科研成果转化率并无益。
总结一下,从久远的过去到现在,科研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短短续续的线性发展,直线型发展,交叉式发展,互联式发展。
那么,互联式发展会是科研的终极形态吗?我个人认为不会,下一个阶段的中枢神经式发展,其实已经崭露头角(这个观点跟科网博主刘锋博士所见略同)。准确来讲,不是中枢神经式发展会取代互联式发展,而是在互联式发展的基础上,会开出若干中枢神经的花。当科研发展走向互联的时候,各个单元在处理数据流量上的能力差异,毫无疑问会导致某些节点,掌握更多的数据流,逐渐成为核心。而这些核心就是中枢神经般的节点,所以可以称之为中枢神经式发展。(事实上,国家层面上的两弹一星等大工程,其实都是自上而下的中枢神经组织。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通过资源的支配,协调多条脉络上的技术突破,并有一个共同的技网。)
对科研人员而言,战场正在快速的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军对抗,而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研发人员还是处于零散状态。未来的科研意识形态可能是,中枢神经主动调用整个社会上的资源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进行信息的整合、分析和反馈,起到宏观上的引导和调度作用,而科学家可以更加高效的获得跨领域的信息情报,参与技术的“跃迁”。各个科研领域的数据,都将会成为中枢神经的营养。
中枢神经之所以是中枢,在于其所连接的神经数量巨大,科研的中枢神经所需要连接的就是互联式科研的脉络。而互联式科研脉络的核心在于其价值链。能建立和维持更多的价值链,就能升级成为中枢神经。诚然,我们的基金委等国家机构就是这样的组织,但基于市场自主运行所产生的此类组织还很少,并且这样的组织形成过程会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征。
从整个社会上看,国家队里的孵化园,科技园也是在争取成为这样的中枢神经,(虽没有提及这个概念)且还具有政策上的优势,而在资金实力跟组织体系里的分配方式上,也可以说是富有竞争力。对于想要在这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意识概念,还要有跨维度、跨领域的数据和情报,以及价值链塑造所需要的商务、工程、人事等配套资源。当然,价值链的闭环,实现技术的最终升值和兑现,将决定中枢神经的口碑。
奇材馆定位之初也在于此,从信息流入手,最终实现新材料开发价值链的塑造。发展中的互动社区模块,可以吸引研发人员参与社会需求的解决和实验室研发成果的展示,搭建一个可供“碎片化创新”进行融合的平台。奇材馆对材料研发的帮助越大,就会有更多研发人员乐于到平台上来寻找材料、创造材料,流量会带来更多信息,一部分人员会成为我们的开放合伙人。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争取成为材料开发领域中的一个中枢神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