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人性、复杂性
本次的分享有些科幻,但我认为符合底层的逻辑,很有可能会是未来的现实。机器人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都表现出了人性,这其中既有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拟人行为,也有基于想象力将人格直接映射到机器人上的需要。那么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有人性?我认为这事很有可能成真,当然这里的人性应该是打双引号,部分的“人性”。
我们在之前探讨人性的时候,就提到了人性有动物性的基础,但本质还是社会关系的凝结。动物性的核心就是生命的几大特征,趋利避害,新陈代谢,自我复制,其中的新陈代谢本质上就是一个从环境搜集能量的负熵的过程,机器如果通过充电来实现,两者其实是同质的。自我复制是生命体存续的基础,但对于机器人而言,并不是必须的,但要实现其实很容易,当然我认为这一条对于是否会赋予人性还不是影响最大的。趋利避害应该是影响最大的那个因素,其实也是个体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从人性的本源来追究,趋利避害驱动着欲望,而贪婪、恐惧、懒惰等等都是受此所影响。目前大多数情况下的机器人都属于工具层面的定位,很少会给其算法中植入纯粹的自我保护程序,但随着军事冲突,极端环境探索,外太空探索等场景的增加,这种带有趋利避害性质的编码很快会在机器上出现,届时,机器人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就成立了。
如果说动物性是人性基础的先天因素,那么社会关系对人性的塑造就属于后天了。两者的结合是人性得以形成的要素。但这里就有个问题,我们按照教育人类的方式,对一只小老鼠进行教导,它会形成人性吗?大家都知道不会,因为小老鼠很难获得我们作为人的认知水平。社会关系的塑造其实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个体的认知能力,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讲就是逻辑推延,归纳演绎的能力。个体对外部刺激的接受后反馈,除了受感觉器官影响,神经系统传输,更重要的是需要大脑对其进行分析和判断。其实,如果所训导的小动物智力比较高,我认为还是会形成部分的人性的,但受限于表达等渠道,无法有效反馈给我们。目前有一个研究的方向是脑机实验,把动物的大脑与机器相连,如果这个方向成功的话,未来我们对动物的认知会被颠覆。
说完小动物,重新回到机器人上,我们知道当代的人工智能已经有逆袭人类的趋势了。所以在认知水平上,毫不怀疑,是可以达到跟人类同一水平的。这样的话,装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理论是可以与人类进行平行交互。那么人类社会关系的概念或者是模式也都有可能传递给机器人。并且,机器人还能直接用人类所能理解的文字快速反馈给我们,而当这样的反馈是经过机器人自我意识处理的话,本质上,这时候的机器人就已经在展现人性了。当然,如果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和机器人的所有关系。所以,趋利避害的算法植入加上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非常有可能诞生出机器人的人性。
之所以在这个话题后面引入复杂性这个话题,主要谈的还是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跟物理学中的“三体”概念不同,“三体”从理论计算的角度而言还是相对确定的,但人类社会的复杂则是让未来无法确定的。或许我们可以大致预测一万年后的大自然会如何,但我们却无法预测一年后的人类社会会怎样。这里面的关键就是人性与认知能力,而现在这个变量里面很可能还要带上机器人。金融大鳄索罗斯,号称金融家里的哲学家,他所推崇的反身性理论或者反射理论就是这种复杂性的一个典型代表。“反射理论指的是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投资者根据自己获得的资讯和对市场的认知形成对市场的预期,并付诸投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了市场原有发展方向,就会反射出一种新的市场形态,从而形成新的资讯,让投资者产生新的投资信念,并继续改变金融市场的走向。”用我们通俗些的话来讲就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你又预判了我的预判”,所以最后一片混乱。这个说法比较抽象,更形象些,我们再用一个金融市场的案例来描述这种复杂性。
我们知道价格受市场供需所影响,那么现在某大宗商品在持续下跌三年后,调研人员发现,明年的市场供应可能会有3%左右的不足,那么请问明年的价格区间可能是多少?很多人乍一看觉得供需基本平衡,差别不大,应该也就是个10%以内的波动。但真实情况完全是另一个概念:虽然只有3%的缺口,但大家都不想成为这个缺货的3%,所以当下游厂家发现供应可能不足的时候,他就会考虑提前备货,而由于市场连续多年低迷,大多数厂家为了节约资金都会降低库存甚至是零库存,这就意味着当有人开始备货的时候,市场的供需缺口会被迅速拉大,从3%到30%甚至60%都有可能。这样下来,价格就不是简单的10%,突然逆转之下,价格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能翻一倍不止。而这样的现象才是市场的常态,就像蝴蝶效应一般,微小的诱因可以被夸张的放大。背后就是人的提前预判,恐惧,贪婪等等因素。
如果有一天,机器人也加入到人类社会当中,未来的复杂性必然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