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超,2021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现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博士生
《荔园致谢:正是橙黄橘绿时》
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像一场电影一样播放终了,演出的我认真告别,平淡却也怡然地在哈工大深圳这个剧场杀青了。这里的剧情并不像所有的青春场景里那样轻松美妙,也没有夸张复杂的冲突,只是偶尔在平静的生命之河里掀起的惊涛骇浪,点缀了我的荔园时光,喜忧参半又令人难忘。不管怎样,我的研途时光随着电影落幕而归于平静,我也在这场电影里长大了。
初识荔园
2019年,刚步入哈工大深圳的校园时,我便爱上了这座美丽、时髦的校园,那笔直高耸的公寓式宿舍,学术权杖直插云天的主楼,还有那茂密幽深的荔枝林(因此称校园为荔园),无不给一直在北方生活的我很大的震撼与新鲜感,与吉林大学庄严、肃穆的风格不同,荔园增添了不少青春活力。在荔枝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脸上,绿色的风婆娑过我的发,我不由得沉浸在荔园的温柔里,我对自己说:我终于来到这里了。
报道后的几天异常忙碌,从早到晚都是入学教育的会,还没有好好逛校园就开始上课了。研究生的课程压力是巨大的,深圳校区不但课程繁多,而且课件与考试都是英语,这可让英语不佳的我很是头疼。但是在本科吃过成绩的亏,深知好成绩的重要性,便与同乡的同学约着一起泡在自习室学习。哈工大的考试又不同于以往集中在考试周,学期中便开始了陆陆续续的考试,所以我们要一边上新课,一边准备考试,为了拿高分,一点都不敢怠慢、马虎。有几次复习到深夜,在办公区无人的角落里和昏暗的灯光下演算、背书,不到巡逻的安保催促总不愿离开,只想着尽可能多得到几分。现在想来,驱动力除了来源于自己,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外部,我总觉得自己代表了母校与导师的形象,我是什么样的,给别人留下有关他们的印象就是什么样的。念及此处,我是那么天真又是那么惶恐地努力着,不愿意成了拖后腿的一员,所以只好让自己紧张起来。
终于,以还不错的成绩通过了十门考试,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和朋友们喝了五顿酒,就这样度过了我在荔园的第一学期。
2020年初,全球暴发了新冠疫情,全国打响了抗击疫情阻击战。2月起,我在家乡哈尔滨参加了抗疫队伍,开始时疫情局势紧张,经常工作到深夜,累得直不起腰来,可每天睡得却是很香甜;后面局势好转,白天可以看论文,准备开题报告。
6月起,国内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刚结束了线上开题的我可以返校了,我很开心,可以回到荔园继续正常的研究生生活了。离家之时,在机场,我第一次主动和父母拥抱告别,在他们耳边叮嘱他们保重身体。
上半年困在家的日子是一种沉淀,一种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乎自己,也关乎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是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一直很想读博,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力量。在这次疫情期间,我更加坚定了读博的想法。
平静、恬淡的生活,家里举手投足的区区之地,让内心变得平和,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为什么读博士?我可以做好科研吗?
长久地思考让我想到:做学问也是做人,有着一样通用的法则,完全也是一个人生试炼过程,我非常愿意接受读博这样严格的考验,经历特别的人生挑战。而我也愿意在自己人生的每个关键节点制造漩涡,用内心体验做望远镜去窥探漩涡的秘密,来找到自己的宇宙,也找到更好的自己。
初窥科研
带着坚定的信念,返校后我便进入实验室开启我的科研生活。起初我的神经很亢奋,我以为只要每天努力地看论文、做实验,就能像师兄师姐那样发文章了,就能让别人刮目相看了!我用软件模拟、设计成分,在实验室跟在师兄后面认真学着实验仪器操作,一步两步,一天两天……我享受着努力科研带来的充实与快乐,那种感觉就像蜜糖一样,闻着是香气浓郁的,尝起来也是甜到内心的。可是科研不是蜜,是酒,是努力劳动和漫长岁月酿出来的美酒,没有时间见证过的“酒”是不浓郁的。
我的样品总是性能不佳,始终没有什么进展。我不放弃,重新设计,重新实验,期待下一次的成功,可结果还是一样的。整个7月、8月,我都在满心期待到失落中度过……
难眠的夜里,我总是辗转反侧,并开始怀疑自己:哪来的勇气读博士呢?怎么别人就那么厉害?
直到9月,我熬不住了,去请大师兄帮忙,带我走一遍完整的实验流程,大师兄在领域内深耕多年,近来更是越来越顺,颇有点武林高手神功即将大成的意味。在大师兄的指导下,我重新选择体系、设计成分,我很幸运,样品性能很好,给了我很大鼓舞继续做下去。可我又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做出点好结果就去跟师兄汇报,问他什么时候能发文章!师兄从不多说什么,只是让我对文章框架有什么想法,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然后跟我讨论、指导我向下一步。慢慢的我就不好意思再问这种傻乎乎的问题了,想到师兄在德国、在日本那些异国求学的难熬、迷茫的日子,看到他每天早出晚归在实验室看论文、做实验的坚毅身影,我就明白了:科研哪是急功近利的事情呢?苦难才能铸造伟大,苦难才能让人升华。
在师兄的指导下,加上不错的实验结果,我进步很快,还在学术论坛上做了第一次学术报告,拿到了优秀奖。由此开始,我以师兄做榜样,培养自己刻苦认真的习惯,习惯了在寂静空旷的深夜实验室做实验,习惯了公车上旁若无人地看论文,偶尔觉得累了,我对自己说: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有些事只要月亮知道。
归校后的下半年,我沉浸在科研的安静快乐日子里,那是一段真正不求关注、不被打扰却默默成长的沉默时光,可也有“抛投露面”的时刻,给这段日子加了点新鲜的佐料,让回味起来时的滋味更加美妙。
在深圳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两位校友师兄的推动我参与到一个孵化项目,并作为路演人参加了几项省市级的赛事,幸运地都拿到了奖项,得到了媒体的宣传和电台采访,我激动了好几天。更令人高兴的是,与师兄们的接触,让我开始明白团队的力量,知道真正的优秀不是自己做的多好,看起来多能干,而是推动身边人、推动这个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
眼界和格局打开了,我就更坚定自己要向哪个方向去努力了,这样增长才干的经历毫无疑问地加强了我做事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勇往直前的自信。
留学缘起
在我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时候,一些好心的师兄师姐知道了我读博的想法,多次鼓励我要去海外“镀金”深造,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我被说动了,自己深思熟虑后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便开始筹划留学的事情。
开始一切都很顺利,我的导师推荐我到在香港任教的师兄实验室,他是个崭露头角、前途光明的年轻人,几次和他交流下来,更被他的人品所倾倒,自然心向往之。他也提到英语和文章达到要求后非常愿意收下我,可直到研二的下半年,我的文章和英语都没什么进展,自己又不忍心割裂成果,导致下半年才投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章。可申请时间已然错过,自然是去不成了,我只能准备给欧洲的老师发邮件寻找机会。
7月,我在中国材料大会上做了口头报告,得到了许多领域大佬们的认可,这让我信心大增,回学校后直接给德国的一位知名教授发了邮件。没想到他很快就约了我面试,紧张的我发挥不佳,遗憾落选。即使方向特别对口,但是他从不缺学生。后来我只能又给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教授们发邮件,可是大多都没那么对口了,或者由于项目资金的原因给拒绝了。我又想尝试联系德国的另一位教授,结果他因为我咨询过组里的中国学生而不满,或许觉得我投机取巧,或许其他原因,我很委屈也很无奈,只能通过邮件解释,我只是询问德国环境,并没有问其他。我是十分气愤的,我不想因为我而给中国人带来不好印象,所以坚持把事情讲了清楚,而且这样小心眼的人,我也不想做他的学生了。
欧洲难求,又错过了香港,人生海海,只“抬眼望见天涯路”,何处又是我的归途呢?眼见出国的师兄师姐们在社媒上发布的他乡山水、学习和生活照片,我更是羡慕不已,也怨自己的平庸。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在讲座上结识了悉尼大学的年轻学者Eason,课后几次与他的交谈中,让我对冷冻原子探针技术这一新兴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表露心迹后,他也很欢迎我加入他们的团队,在他的帮助与指点下,我通过了校长的面试,她与Eason成了我的导师,我也很快拿到了悉尼大学的正式offer。我十分感恩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而今不敢许诺什么,只希望之后努力学习,不负这份知遇之恩。
当然,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终于高分通过了考试。我想,对于想走出国门去看世界的人来说,英语是非常重要的门槛,要想越过它,就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临时抱佛脚并不可取。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一样,临阵磨枪可以让你通过考试,那是你的天赋使然,可若想赢得长期成就,唯一的钥匙还是坚持、勤奋带来的积累与沉淀。
终于到了2021年的12月,我就要毕业了。
毕业真的有够忙的,刚提交了论文的我还没来得及喘息,就陷入了论文的修改、答辩准备与离校手续办理的紧张节奏中。这期间,我最后一次参加了十佳大学生的答辩,录制了优秀学生的短片,老师授权我自己来写脚本。
那天我漫步在荔园寻找灵感,走过宿舍、实验室、篮球场,这些挥洒我所有的智慧与汗水的土地上。往日的过往在脑海重现,诉之于笔端,游走于摄像机的镜头里,放映在礼堂屏幕上,那时的我想,我可能是荔园里最幸运的人了。
毕业典礼那天,我举着学术权杖入场,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耀,那沉甸甸的重量在手上,更在我的心里。离别之际,周玉校长祝辞“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我跟着人群欢呼、鼓掌、合影并告别,然后等在礼堂里看着人群散去。礼堂又开始进行当晚的新年晚会彩排了,一派全新的气象,来势汹汹地向我涌来,我的荔园生活便切实地结束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