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fore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qforest

博文

一个在日访学者的地震记录 (第7天之二)

已有 2558 次阅读 2011-3-19 00:30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地震

    震后第七天。后来的电车上,收到研究室一个可能接班做教授的老师的邮件,劝告研究室的成员可以适度的往南撤,但强调了是以一个“素人”的角度。我坚持这么多天的判断有一些动摇,毕竟,她是研究室预备接班的老师,而且是日本人。后来知道,这个邮件给很多人都带来一些困扰,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到家,和08年做客座教师学校的藤原教授联系,就是在那个学校,我写了第一篇科学网上的博客。不好意思直接说我想去学校,含蓄的说了,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的话,我想去关西。很快收到回信,劝我别害怕,应该没什么问题,横滨应该很安全。而且他爱人的父母还在琦玉,离福岛更近,但没有撤离的计划。同时,他也欢迎我过去学校,并强调我还是学校的客座教师。这让我很感慨,我是去年办现在这个学校的手续不顺利,找他帮忙,其实相当于出了一个比较虚假的材料,这对外国人来说,尤其是异常严谨的日本人来说,不是很深的交情,很难,因为,这也是走完教授会的全部程序的。很快回来第二封信,说学校已经同意保留一个房间。心顿时落了地,一旦情况恶化,起码不用露宿街头了。这个教授,出生在长崎,在广岛念完大学到博士的课程,爷爷受过原爆,也是个传奇。
    其实这段时间,一直在内心有个想法,就是这毕竟是非重灾区,在教授们都在正常上班的时候,突然离去,是不是太不讲情义。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这么想。问过几个尚留在日本的中国人,都是这么想。也许,在别人还算困难的时候,留下,毕竟也是心理上的一个支持。地震也好,核电站也好,毕竟是一时,而人的交往,却往往是一辈子。看着留学生娃娃们一个个慌不择路的回去,我从不劝他们,谁都避免不了万一这个概念。但还是会提醒他们,和教授好好沟通,安排好打工的地方,住宿的地方等等。这个时候,不要嘲笑回国的,因为父母亲人都很担心,这些娃娃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当然,也不要嘲笑留在日本的,也许一份情义别人并不需要,但是做好自己的,对自己有个交代,能心安理得就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999-423990.html

上一篇:一个在日访学者的地震记录 (第7天之一)
下一篇:一个在日访学者的地震记录 (第1天)
收藏 IP: 118.15.52.*| 热度|

2 刘庆丰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