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瑞奖照亮科研之路
作为2014年吴瑞奖获得者之一,我在一年前已收到吴艳老师的邀请,谈一谈自己对吴瑞奖的认识及申请的经验。因为这一年来经历了博士后申请及刚进实验室的适应阶段,一直未能成文,现在将这些一并总结,与关注吴瑞奖的同学们分享。
初识吴瑞奖
第一次知道吴瑞奖是在科学网上看到的申请通知,我当时立即被关于吴瑞先生的介绍吸引住了。惊讶于培养出王小凡,王晓东,袁钧瑛和骆利群等著名华人科学家的CUSBEA项目不是政府设立的,而是由吴瑞先生一手创办的。通过在网上进一步了解吴瑞先生的科学成就以及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我感觉到吴瑞奖的创立主要是为了纪念并传承吴瑞先生在科学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及在其教育上甘为人梯的胸怀。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吴瑞奖的获奖人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奖金,更重要得是能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得到吴瑞大家庭中的长辈们的指导和帮助,并且通过与其他获奖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鼓励能得到更多前进的动力。另外,我当时正准备申请博士后,申请吴瑞奖的过程也是重新回顾并梳理自己的科研经历,凝练科研成果的机会。
申请过程
按照吴瑞奖的申请指南,我首先写自己的科研经历,兴趣及对未来科研道路的规划。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只需要实事求是,没有太多要修改的地方,重点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因为吴瑞奖的选拔标准是有创新性,独立思考能力和专注奉献精神,因此我认为需要强调自己工作的原创性和重要性,对所在领域的发展有何贡献,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为了锻炼自己的英文能力,我的所有材料都用英文书写并反复修改,一共准备了约一个月时间。在此过程中,特别感谢的我的导师陈国强老师,不仅在百忙之中亲自帮我写了推荐信,而且纠正了我的材料中不少英文表达错误。
在申请材料寄出两个多月后,我收到了初审通过的邮件,面试的地点是中科院生化细胞所,面试时间15分钟,中英文均可。尽管英语口语不是自己的强项,但我的计划是要出国做博后的,因此还是硬着头皮用英文准备面试。面试的时候,我提前半小时到了考场,看到有好几位同学已经在隔壁的教师里等待了。交谈之中发现每个人发表的文章都比我好,一时有点沮丧,不过想到吴瑞奖的评审并不以文章发表的档次为唯一标准,立即调整好心态进入考场。参加面试的四位考官都是国外知名的华人生物学家,但看上去并不严肃,目光和蔼可亲,说话也非常友善,让我一开始的紧张立马就烟消云散了。首先让我用最简短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针对我的工作提了几个问题。得益于在博士期间陈国强老师的严格训练,每次课题汇报时都会提出一堆问题让我回答,如果回答不对也不会马上告诉我答案,而是让我自己去查阅文献并独立思考后再与他讨论。因此我对于针对自己课题的大部分问题都不感到陌生。另外考官们还问了我在科研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对未来的科研规划等等,最后让我也问了一个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太幼稚,考官们都笑了,告诉我答案还是需要自己找,于是在轻松的谈话中面试很快就结束了。
面试完大约三周以后,我接到了吴艳老师的电话,恭喜我入选了!那一刻实在是太激动了,忍不住想告诉周围的每个人。
颁奖典礼
接到获奖通知后一个月左右,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各位获奖人都非常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时间,积极交流思想并相互鼓励在科研道路上前行,每个人都为新加入吴瑞大家庭感到激动和自豪。除了每位获奖人的报告外,还有袁钧瑛,骆利群,何川,任兵等著名的生物学家特意从国外赶来参加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还开了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会,学生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得到了非常耐心且详尽的解答。记得特别清楚的是袁钧瑛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独特的科研经历,鼓励我们年轻人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骆利群老师结合自己申请课题的经历,鼓励我们要大胆去做有挑战性的课题;朱冰老师跟我们剖析了博士毕业后是留在国内占位置还是出国做博后的利弊。在晚上的欢迎宴会上,大家还借此机会给正值新婚的获奖人李坤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博后经历
博士毕业后,我发现自己在科研上的一个短板是缺少unbiased的研究手段,因此我当时计划去擅长genetic screen或IP-MS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当时我一共拿到了5个实验室的offer,正不知如何选择。吴艳老师提醒我可以请吴瑞大家庭的长辈们参考,并推荐我联系孙晓红老师。孙晓红老师在帮我分析了各个实验室的利弊后,建议我加入纽约大学的Dr. Michele Pagano 实验室,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细胞增殖和DNA修复中的作用。因为她曾经与MP在同一个系里共事过,知道他很尊重博士后的想法,实验室的氛围非常好,博士后之间不用担心有任何竞争,大家都相互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
在纽约的这一年时间里,我幸运地熟识了几位特别优秀的吴瑞获奖人:洛克菲勒的李坤,康奈尔的张丽,冷泉港的王志凯和纽约大学的徐墨。我们定期都会聚餐交流思想,相互鼓励。有时冷泉港有我们各自感兴趣的学术报告,志凯都会非常热情地带我们去参加。每当有吴瑞大家庭的成员到访纽约时,大家不管有多忙,也都会赶来参加聚会表示欢迎。难忘的是,孙晓红老师曾利用到纽约开会的间隙,请在纽约做博后的获奖者一起聚餐交流,并给了我们很多有用的建议。比如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有一点困惑:博后期间是按照导师现有的研究模式完成课题还是建立新的体系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孙老师认为在博后的初期还有许多要学习的,最好先完成导师给的课题,取得导师的信任后再开始更有挑战性的课题。多亏孙老师的指导,我现在做的两个课题都是MP很感兴趣的,基本上每周能跟MP讨论一次,因此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另外有一次我准备申请博士后的fellowship,孙晓红老师也非常热情地帮我写了推荐信。
总结
吴瑞奖作为一个非官方的组织,成立的基础是CUSBEA项目的学员们对吴瑞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希望继承吴瑞先生的遗志,为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培养更强有力的接班人。因此我觉得获得吴瑞奖的核心在于感恩与传承。它不仅仅是一份奖金和一份荣誉,更多的是能够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持续地得到吴瑞大家庭中各位长辈的指导和支持。另外在加入吴瑞大家庭后,能有更多机会结识志同道合的获奖者,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鼓励,让自己的科研之路不再孤独,也有了更多前行的动力。在前辈们创造了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这一代吴瑞人不仅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心,努力争取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而且要有甘为人梯的胸怀,尽力培养并支持下一代吴瑞人做出超过我们的成就!
吴瑞五期 李杰
2016.01.01 于纽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