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基金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wmf

博文

传承— 刘丹( 第七届吴瑞奖获奖者)

已有 7358 次阅读 2015-11-20 21:3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清华大学, 传承, 第六届吴瑞奖获奖者, 刘丹

传承-我与吴瑞奖

刘丹 

我是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刘丹,师从祁海教授,第六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之一。从获奖到现在已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参加了第六届吴瑞学术研讨会,见到了一群追求真理热爱科研的老师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吴瑞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受益良多。现在,我就借着这次写博文的机会,一方面表达我对吴瑞基金会给我支持与肯定的衷心感谢,另一方面想借此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在申请以及科研生活中的经历,也希望能给以后的申请者们抛砖引玉,提供一些思路。

 

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了解到吴瑞奖学金是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记得是2013年那届获奖者名单公布的时候,我来到实验室看到师兄师姐们围在电脑前讨论这次的获奖名单,那时我才开始关注这个奖学金并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继而知道了CUSBEA项目,知道了吴瑞奖学金是2008年吴瑞先生去世后,为了缅怀吴瑞先生,更是传承了吴瑞精神,促进中国及亚洲生物学发展而设立的,旨在鼓励及扶持未来的学术带头人。但当时我的主要关注点就在于,希望自己能够足够优秀,将来有机会也能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所以之后的两年,其实我并没有太关注这个奖学金的状况,主要是关注于我的科研问题上,希望能得到一些重要的发现,这样我才有机会去接近这个奖,才会有选择的资本。

 

    我认为整个生命科学与医学的主要目标除了满足人们对于我们是谁的好奇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护人类免受疾病困扰,而免疫学是能够将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两者结合来达成这个目标的完美桥梁,同时抗体是保护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免疫机制之一,所以我选择了适应性免疫作为我的研究领域。在博士期间里,我主要关注于机体如何在免疫应答中逐步增高抗体亲和力的机制,而在这过程中我也找到一些重要的分子,并希望能借此为改善抗病毒抗体疫苗提供了一些可能操控的重要靶点。而很幸运的是,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发现了协同刺激分子配体ICOSL分子驱动的T-B细胞间纠缠互作所引起的正反馈调节是机体免疫应答中有效提高抗体亲和力的新机制, 是看似随机、混乱的细胞间竞争过程的内在调节规律。这部分工作也成功发表。

 

所以,那时候我重新开始关注吴瑞奖学金的申请,在紧张的实验间隙我开始准备一系列申请材料以及联系熟悉的老师帮忙写推荐信。我的心态是比较平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当我等到初审已过的通知时,我的心里多了几分欣喜和紧张,我开始想如何准备面试,面试会涉及什么内容。但由于科研任务很紧张,我最后也没能有很多时间来准备,最后我看了看之前不够熟悉的信号通路方面的问题,就去面试了。当我走进面试教师的时候,我努力让自己看着很平静。当然,先是自我介绍,我试图让自己的语速放慢让自己有时间去思考,可是在介绍自己课题的时候,我一边在介绍自己的课题,一边总想去解释更多的相关背景,再加上紧张,语速也变快,所以最后的效果可能不太好,因为朱冰老师的评价是“觉得我写的比我说的更好”,那时候我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希望将来更好的训练自己。后来,老师们也问了一些关于课题意义及将来应用方面的东西,而我的毕生理想就是从基础研究出发,希望在了解生命本质现象中找到一些分子或者靶点,将来能临床转化,将我的研究发现运用到实际医学应用中,在疫苗研发、免疫疾病治疗及肿瘤免疫领域做出一份贡献,真正地去改善人类健康,所以我也在一直问自己这些问题,所以这部分的回答还是很轻松。之后也问了许多关于将来职业规划和未来设想相关的问题,我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整体来说,我感觉整个面试过程挺开心的,甚至有点意犹未尽,因为这也是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向外传输我对科研的想法和理念,如果不是这次机会,我也就没有机会去跟这些老师来谈谈我对科研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讨。感觉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回答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我早已记不太清了,但是有个问题,给我印象深刻,孙晓红老师问我,“如果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你将来没办法成为一名老师,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走上基础科研道路,你会怎么办?”我的回答是,“那我就去公司,将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依然可以实现我造福人类的目标”。三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都乐了,而孙老师说,在她和我一样的年纪的时候,也有人问过她一样的问题,她当时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我会去死”,其实这个回答给我的感触挺多了,我出了考场回到实验室,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在成功的路上,特别在科研这条孤独的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就需要这种不留后路,一往无前的理想主义精神。当然,面试后我总不自主的回想自己哪里没有表现好,哪里没有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悔恨自己了一周吧,又进入到了紧张的科研状态。大约一个月以后,我接到了吴艳老师的电话,我都不敢相信我获奖了,特别开心,我终于能够加入到吴瑞这个大家庭里了。

 

进入到吴瑞大家庭以后,我首先有幸见到是我们北京分舵的成员以及舵主吴艳老师,我们一起聚会吃饭,一起聊天,很惊讶的是她听说我爱吃的东西,还专门从家里给我带,还给我们分享了她亲手做的特别精致的糕点,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的不行,跟大家聊科研、聊生活等等,那些温暖是我根本想不到的,所以我特别庆幸自己能够加入到这个家庭,认识大家。而在去武汉参加研讨会的路上,我又再一次见到了孙晓红老师,她也很热情的了解我们的近况,跟我们谈科研谈人生,历届获奖者们也很快的融入在一起,感觉就是一条纽带很自然地把我们连在一起,仿佛是大家不是第一次见面,而是久别重逢。同时,不单单是见了面的朋友,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因为我刚进入博士五年级,也在考虑申请博后的相关事宜,通过微信,国内以及大洋彼岸的朋友们都很热心的给我帮助,给我推荐实验室,给我介绍实验室的情况,世界瞬间变得很小,徐墨师兄、胡家志师兄、巴钊庆师兄、钟波师兄、雷曹琦师兄以及石建金等大小伙伴们都纷纷给我建议,孙老师也很积极地帮我写推荐信,特别感谢大家,这个家庭里慢慢的温暖,我也希望将来能够用我的力量来回报大家,这份弥足珍贵的情感我定不辜负。

 

但是,有一点很惭愧的是,在去参加吴瑞学术研讨会之前,我虽然已经看了许多关于吴瑞先生、CUSBEA项目以及吴瑞奖学金的相关资料,但是冰冷的文字相对于言语总是苍白的。当我在研讨会上听到孙晓红老师和王小凡老师等一系列通过CUSBEA项目留学的前辈们追忆他们那段历史,回忆与吴瑞先生与顾孝诚先生的生活点滴时,我的内心是被震撼的,如果没有当年吴瑞先生创建的CUSBEA项目,没有顾孝诚先生的辛苦奔波,也许现在就没有如此欣欣向荣的中国生物学发展,也许现代科学的前沿发展也就少了许多华人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现在我也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来从事科学研究。虽然我不曾有机会亲身聆听吴瑞先生的教诲,但吴瑞先生那份“达则兼立天下”及严谨创新的科研精神,时刻提醒激励着我们,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在我踏上科研道路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生命的价值,“我希望老了以后回望我的人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后悔,希望我死后能给这世界留下点什么,证明我曾来过。”我认为除了生养小孩以外,还有一种更朴素的的办法可以让生命得到延长,那就是,在生前创造比肉体生命更长久的东西,从事科研工作,当老师、带学生,这样就能完美的实现我的人生理想。当研究成果真正推动人类对真理的认识,这样的工作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并且能够帮助后人踩着前人的肩膀前行。同时,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传承,让我的学识与经验传播更广更有价值,其长度足以超越个人生命的长度。所以,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那时我将更有能力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就如同吴瑞先生一样,传承吴瑞精神,将我的光热散发给更多人。

 

除了科研,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生活。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不但感受到了前辈们的严谨创新的科研态度,同时我还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那份感恩之心,也正是那份感恩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将吴瑞精神延续下去。同时,让我感触良多的还有他们对家庭的那份责任与包容,吴艳老师与周哥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王小凡老师与董欣年老师的那份伉俪情深,都让我为之动容。所谓做事先做人,他们身上的低调、严谨、感恩、责任等等就如同黑夜中最亮的那些星,指引我前行。

 

最后,一切荣誉都已成为过去,这些荣誉将会激励我继续前行,我也即将整装待发开始另一段科研冒险之旅。科研从来不易,道路纵然满布荆棘,可我们相知,一路有你。

 

                                                                                                                                                                                                 刘丹

2015年11月 于清华园


 董新年教授、管坤良教授在吴瑞奖颁奖典礼的合影


     

  第六届吴瑞奖获得者合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5618-936983.html

上一篇:第六届纪念吴瑞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顺利举行
下一篇:吴瑞奖学金获得者在上海举办第一期学术沙龙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5 张晓鸥 高建国 王传超 杨金波 kuishitianj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