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基金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wmf

博文

我和吴瑞奖(第二届吴瑞奖学金获得者——游富平)

已有 11741 次阅读 2012-5-31 10:4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奖学金, 富平

我和吴瑞奖

我叫游富平,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2010年第二届吴瑞奖获得者之一。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当年与会的老师和同学,总感觉自己任重道远,总感到一种莫名的力量。

提起吴瑞奖,必定要说CUSBEACUSBEA是由吴瑞先生于1981年创建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北京大学是该项目的中国负责单位,我们北大生科院的顾孝诚教授是联系人。我无缘得见吴瑞先生,但是却时常见到顾老师。听她多次讲到过CUSBEA项目,她说:“如果没有CUSBEA,我们会蒙受多大缺憾”。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学术界包括生命科学是与世界一定程度上相隔绝的。虽然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也做出了重大成绩,但是我们的青年学生很少有机会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从事最前沿领域的研究。听CUSBEA老师说,当时出国留学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GRETOFFL考试尚未在中国展开,美国的教授不了解中国科研,更不了解中国学生。这个时候吴瑞先生虽然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他以他的信誉给中国学生担保,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拔赴美留学学生的工作。CUSBEA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成为一代华裔生物学家的主流。更重要的是,项目的成功实践让世界认识并开始接纳中国学生。

吴瑞先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引物延伸法进行DNA测序早在1971年前就取得成功。是后来Sanger末端终止法快速测序的基础。引物延伸法也是PCRDNA定点突变技术的基础,这些都是得到诺贝尔奖的成果。他在DNA合成方面也是先驱者之一,他的有生物活性的乳糖操纵子的合成以及合成的联接体(linker)衔接体(Adaptor)在基因工程的应用都是开创性的。但同时令人感佩的是吴瑞先生的人格魅力:他传承了“达则兼利天下”,“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的传统中国文人的情怀——为更多人提供了学习进步的机会,为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吴瑞奖学金就是为了缅怀吴瑞先生,更是为了传承吴瑞精神。

第一次听说吴瑞奖是在2009年春天,当时钟波(第一届吴瑞奖获得者)来北京大学生科院参加面试,我们俩所研究的方向相近,所以彼此认识。知道了他来参加吴瑞奖面试,觉得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同时也为我们北大生科院作为吴瑞奖的面试地点而感到自豪。2010年我申请了吴瑞奖学金,并顺利通过了面试。在颁奖仪式中,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其中岳瑞和雷凯我们在之前的诺贝尔奖大会上就认识。这些同学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忝列其中的我顿感觉压力很大,觉得很多事该做还没有做,很多东西该学还没有学,明天须更加努力。同时,听吴瑞纪念基金会的老师讲吴瑞先生,讲生命科学和中国科研工作者,也给了们我们很多有益的建议。我没有机会亲自聆听吴瑞先生的教诲,但是我从这些师长身上感觉的一股薪火相传的力量。他们大多来自海外,可以说是万里迢迢来到北大,来延续当年CUSBEA的选拔,来为年轻的我们指明方向,加油鼓劲。而我们这些获奖者应该继续努力,将来能够向他们一样,传递这一力量,传递吴瑞精神。

吴瑞奖不仅是一次奖励,当你融入到这一大家庭之后,这里的师长会对你的职业生涯给予无私的一如既往的帮助,这一点我个人是深有体会的。在我申请博士后的过程中,饶毅老师给我提了一些建议,基金会主席孙晓红老师更是自始至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帮助。她不仅给我写了推荐信,而且把我的简历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改了一遍,还教我在申请当中注意合适用语。我来到耶鲁大学之后申请了一个奖学金,孙晓红老师在自己也申请基金的百忙之中帮我撰写推荐信。另外,申请博后时,我计划来美国本土面试。向吴瑞基金会提交了旅行奖学金的申请,孙老师他们很快给与了批准,使得我整个旅行没有了资金上的后顾之忧。虽然最终没有成行,但还是由衷的感激吴瑞基金会,感觉在这里时刻都能够得到帮助。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又是一年吴瑞奖面试的时间,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我现在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科的Erol Fikrig实验室从事抗病毒免疫反应的研究工作。其实一来到美国,就想着去拜访孙老师,只是觉得自己还没有好的成绩汇报,所以一直只是个计划。不过,最近实验有些进展,希望能够有所发现。

吴瑞奖让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很多同学。我和很多同学一直都保持着联系,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彼此在科研和生活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在和不同领域的同学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开阔思维,也能够寻找到技术帮助,还有就是对科研的认识,对职业的规划,总是能够让我受到启发。另外就是有些事情想不清楚的时候,大家一起谈一谈,一下子就变得很简单。

所以,吴瑞奖不仅仅是一次评奖,她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有一起追寻梦想的我们,有热心慷慨的师长,有薪火相传的吴瑞精神。

说起吴瑞奖,总是有许多感激感动,还是开篇那句话:总感觉自己任重道远,总感到一种前进的力量。

2012年5月24日 于 纽黑文

 

 

 

 我(左)罗伯特·霍维茨-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中间)钟波-第一届吴瑞奖()

 

 

雷凯(左)我(中)徐墨(右)--第二届吴瑞奖,于上海交大

 

 

岳瑞-第二届吴瑞奖(左一)我(左二)雷凯(左三),当天从上海飞到河北邢台参加我的婚礼

 

 

  高翔-第三届吴瑞奖(中间)于德国林岛,高翔也要到Yale做博后,过两天会住到我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5618-576925.html

上一篇:2012年度吴瑞奖学金初选入围名单
下一篇:2012年度吴瑞奖学金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收藏 IP: 111.161.72.*| 热度|

5 孙晓红 张亮生 王传超 张海霞 dangp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